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冠亚军的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1)材料分析: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各自读书状态是不同的。

雷海为的“状态”:在送外卖的状态下读诗,他需要挤时间,体现了生活中挤时间读书的辛苦,但读诗的追求让他有所成就,这种状态,叫“身处喧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是不容易的;彭敏的“状态”: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诗,他有优裕的时间,也懂得珍惜这大把的时间,一个人最容易迷失的恰是在拥有幸福却不自知的情况之下,玩游戏的、玩手机、睡觉、逃学等等。

在校读书,这种状态,在材料叫“雅室求学”,同样是不容易坚持的。

(2)要求分析:要求①:“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和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

两种状态,两种方式都是值得称赞的,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可以有所侧重。

要求②: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其实就是联系你现有的学习环境状态和应持的学习态度。

(3)立意分析:①终身学习酿诗意。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

……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外卖下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②雅室读诗志趣高。

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绩!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

……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③“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

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社会,也要仿彭敏。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

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范文01读书静心朋友从德国归来,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些见闻。

朋友说,德国人爱读书,在普通大众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德国还有一种“图书医院”,进入这种“医院”的“患者”一般都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医生开出的药方是:读书,且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书籍,让“患者”在“医院”里静静地读书,以抚慰心灵上的创伤。

给人印象一直是严谨认真、严肃古板的德国人却想出了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把读书当成药方,在喧嚣浮躁的时代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可以静神养心,陶冶情操。

现代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沏一杯茶,读一本书,在书香中寻找一片清新幽静之地,让疲惫的心灵栖息下来,在藏于书中的大千世界与智者慧语,品味人生,感受生活,在凡尘俗世中寻找几分雅趣。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去疾疗俗、益智增寿。

书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朋友。

落寞时,可以在书中得到鼓舞、寻求慰藉;得意时,可以在书中反省自我、戒骄戒躁;烦恼时,可以通过读书放松心情、温暖心灵;孤单时,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知音,与书中主人公相伴,一起经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浩瀚的网络信息确实能给人带来快意,但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往往会带来一种失落感,“手机控”、“电脑控”、“信息控”,让我们的期待与寄托变得如此单薄脆弱。

展卷翻书、轻松惬意的传统阅读离我们越来越远,阅读的快乐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阅读养心,静享书香。

让我们给心灵寻找一所幽静的花园,怀几分惬意,在其中徜徉漫步。

02总冠军,这个外卖小哥拿得当之无愧2个月前,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何谓“平凡而卓越”;2个月后,一个并不起眼但坚韧淡定、成竹于胸的身影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击败“北大才子”彭敏,一举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他叫雷海为,一个热爱诗词且再普通不过的外卖小哥。

他就像苔花,即使“如米小”,依然“也学牡丹开”。

即使没有多高的学历,多惹眼的外表,但哪怕平凡如苔花,只要找到生活中的价值所在,也能像牡丹一样光彩盛放。

正如他的对手彭敏所形容的那样:“雷海为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不管江湖,但是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江湖。

”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这个扫地僧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即便金庸对他着墨并不多,但“深藏不露”、“深不可测”的标签可是贴了十成十的足。

就说这样一个细节吧:在图片线索题的对垒中,出题人康震老师不过才只画了一个屋檐,一堵墙,一扇窗户和坐着的一个人,雷海为就极其笃定的按下抢答器,脱口而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不可思议”的一猜用雷海为自己的解释就是:“我看到了窗户画在左边。

”此话一出,让人不得不叹服他极强的细节洞察力和对诗词的理解领悟力。

这不,“这个太厉害了!这个真是很服,不服不行!”康震如此感慨道。

尽管,也有稍许不和谐的声音说到这个冠军是被对手的“太想赢”而“送”出来的,但在我心中,“外卖小哥”雷海为这个冠军拿得当之无愧!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强大。

雷海为就是这句话最有利的印证者。

尽管送外卖的工作辛苦又极其占用时间,但他无论风里雨里都会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学习、背诵,比如在商家等餐时,在路上等红灯时,甚至骑车在路上时。

也正是他的分秒必争,才将这忙碌的生活过成了诗。

曾经他还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太舍得花钱买太多书,于是他就去书店将自己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回到家后再默写出来,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不小的诗词储备。

连董卿也不禁感慨道:“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腹中有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如此这般吧!从雷海为身上,我似乎又看到另一个白茹云,一个怀揣诗词梦想,自内而外的阳光之人。

正如这位知乎上的网友所言:“诗是他的光,用诗词去拥抱伤痛。

在舞台上,不是为了名次,是信仰。

没有功利,不争不抢,淡薄如烟,水到渠成。

”好一个“水到渠成”,说的实在太贴合不过!13年的坚持,无数个潜心钻研的日子,诗词就是他前行的微光与快乐源泉。

他的夺冠,与其说是逆袭,不如说是厚积而薄发。

但在那个舞台上,没有谁是没有两把刷子的,就连雷海为自己也说:“战胜彭敏几乎不可能,但是只有百分之一分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而他正是付出了这“百分之百的努力”,才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希望”。

他的对手彭敏不可谓不强,先抛去他北大才子、《诗刊》编辑的光环,单是央视的各种“大会”他就一人夺得了2个冠军、1个亚军,可以说,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于他而言是“势在必得”。

然而,“扫地僧”雷海为却在与他的对决中尽得先机,其中,“心态”是重要一环。

“太想赢”的彭敏从一开始便杀气腾腾,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频频按响抢答器,也不知是太自信,还是太自负,接连出现失误的他给对手送了3分。

反观雷海为,始终从容淡定的站在那里,仔细从题中领悟线索、串联答案。

先是从画在左边的窗户推断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是从“藏书家”、“因貌丑著称”、“自称是贺知章的后代”的零星线索中自信抢答道:“贺梅子!”要知道,这时候董卿的问题都尚未说完,最关键的信息也尚未揭露,雷海为竟就说出了标准答案!“小宇宙爆发”的外卖小哥引人讶异的同时,也早早就为比赛胜负埋下伏笔。

一个越答越崩溃,一个越答越自信,高下立判,如是而已。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就是他吧!不得不说,从雷海为身上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无论是他对传统诗词的热爱,对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还是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拼搏,面对强敌依然稳健淡定的心态,都给我们以启迪:再平凡的人都有追逐不平凡的权利,“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它就像一针强心剂,给我们以力量,以信心,让我们坚信着:与其继续缩在潮湿的角落,做那只不起眼的苔花,不如怡然自得,悠然盛放,无论有人关注也好,无人赏识也罢,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就够了。

虽然不如牡丹开的那般阳光灿烂、芳香怡人,但那抹属于苔花,属于每个平凡之人的光彩也毫不逊色。

(公众号:作文百宝箱)03雷海为与《中国诗词大会》的启示与思考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湖南小伙雷海为战胜北大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雷海为在生活中是一名外卖小哥,其学习背诵诗歌的经历也是甚为辛酸。

这一爆炸信息迅速登上各大门户网站头条,也刷爆许多人的朋友圈。

雷海为“屌丝逆袭成功”(当然雷海为腹有诗书,笔者佩服啊!),似乎为我们尤其年轻人给予了一道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曙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对此事件,博主想从以下三点进行讨论与分享,以便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1.雷海为追求自己诗歌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我国教育体制是否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3.读书目的是为何?一、雷海为被称为“诗坛扫地僧”,过去的岁月里,雷海为为了心中的诗歌梦,不断学习诗歌,凭借着兴趣与毅力,坚持自己的所好,获得第三届诗词大会冠军,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褒奖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