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自然 》 设计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
全文运用了层
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
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
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
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四、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
高天流云,大漠
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
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
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
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
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2、检查字词预习。
狼藉.(j í ) 咫.(zh ǐ )尺 呐.(n à )喊 相形见绌.
(ch ù ) 美味佳肴.(y áo ) 沾沾.
( zh ān )自喜 蓬 蒿 p éng h āo 深邃 su ì 混淆xi á
o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自不量力 )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相形见绌 )
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精巧绝伦)
美味的饭菜。
(美味佳肴)
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
(沾沾自喜)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整体把握课文。
点拨: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2、结构解读
引论征服自然不自量力(第到第自然段)
敬比喻
畏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第到第自然段)拟人
自本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到第自然段)对比
然宇宙生命(第到第自然段)反问
结论敬畏自然和平共处(第到第自然段)
或者: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11),人应当敬畏自然。
【重点研读,品味赏析】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
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⑷、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着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归纳: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
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
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当学生提及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话题时,可带出:人类有哪些做法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惩罚?请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归纳: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3、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示例参考:
1、保护绿化,人人有责。
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3、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
4、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
5、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6、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一)课堂小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
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敬畏自然》赋予了我们思维的力量,让我们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了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从下列各对象中选出你最想诉说的一位,写出你的心里话,如果能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引用诗文俗语,那就更好了。
字数200字左右。
1、自然;
2、自然中某一具体事物(如花草树木、动物等);
3、人类。
七、自我反思: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严春友,男,1959年生于山东省莒县大砚疃村。
1974年在本村初中毕业。
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跟随杨寿堪先生学习西方哲学,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
相关知识
科学家发现可能来自外星球的生物
据报导,科学家在大气外层发现可能来自外星球的微生物。
威尔士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高空探测气球在离地面16公里处收集到了活的
细菌样品,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活的细菌样品可能来自太空,过去人们仅在离地面11公里高处发现过活的细菌。
有些科学家一直认为太空陨石在落向地面时在83公里处开始燃烧、粉碎,因此如果外太空细菌能到地球的话,最可能的高度是离地面40到85公里处,因此有科学家认为这次从15公里高度发现的微生物高度不够高,还不足以说明这可能是太空生物,因此还将进一步证实。
文题资讯
课文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散文》1998年第5期),有改动。
标题是编者加的。
“敬畏”就是敬重畏惧的意思。
它的宾语是“自然”,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类应敬重自然界的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尊重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破坏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人类再也不要无知地去“征服自然”,只能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
未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