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议书2013年12月工程名称: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工程负责人:朱博参加人员:XXXXXX (给排水)XXXXXX (给排水)前言巴彦胡硕镇位于乌拉盖管理区西南部,建于1978年,现辖3个居委会和9个嘎查村,土地总面积779.68km2,可利用草场面积99.36万亩,耕地8.67万亩,林地1.38万亩,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8万人,农牧民0.16万人。
根据乌拉盖管理区域各乡镇地表水系特点,以及近年国家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污水必须处理才能排放的相关政策,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规划巴音胡硕镇、哈拉盖图、贺斯格乌拉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巴音胡硕镇污水管网工程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巴音胡硕镇的水环境状况,美化了巴音胡硕镇的形象,还极大的改善了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城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 (1)1.2 编制依据 (1)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1.2.2 采用编制资料 (1)1.3 编制范围 (2)1.4 编制年限 (2)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 (2)1.5.1 城镇概况 (2)1.5.2 自然条件 (2)1.5.3 社会经济 (2)1.5.4 公共设施 (3)1.5.5 基础设施 (4)1.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 (5)1.7 排水工程规划 (5)1.7.1 排水体制 (5)1.7.2 污水工程规划 (5)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第二章设计概要 (7)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 (7)2.1.1 污水量计算 (7)2.1.2 工程规模 (7)2.1.3 排水体制选择 (7)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 (10)2.2.1 服务面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管网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布置原则 (11)2.2.4 管道布置走向 (11)2.2.5 管材与接口 (12)2.2.6 管道基础 (14)2.2.7 管道埋深 (15)2.2.8 附属构筑物 (15)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 (15)2.2.10 道路恢复 (15)第三章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 (17)3.1 人员编制 (17)3.2 建设进度 (17)第四章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 (18)4.1 设计依据 (18)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8)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8)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20)4.2.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21)4.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21)4.4 消防 (22)第五章下阶段设计要求 (23)5.1 需确定的主要问题 (23)5.2 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和要求 (23)第六章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24)6.1 编制说明 (24)6.2 编制依据 (24)第一章概述1.1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工程名称: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雨污水分流工程业主单位:乌拉盖管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地点:巴音胡硕镇1.2编制依据1.2.1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市政工程公用技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法律、规程、规范及标准。
1.2.2采用编制资料1、《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总体规划》(2013~2030),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3年6月;2、水质、水量资料及相关基础资料。
1.3编制范围巴音胡硕镇场镇内雨污水管网设计。
1.4编制年限编制年限:2013~2030年。
1.5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1.5.1城镇概况巴彦胡硕镇位于乌拉盖管理区西南部,建于1978年,现辖3个居委会和9个嘎查村,土地总面积779.68km2,可利用草场面积99.36万亩,耕地8.67万亩,林地1.38万亩,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8万人,农牧民0.16万人。
1.5.2自然条件巴音胡硕镇地处缓坡平川地带,东面较高,西北平缓,海拔885.1~943m,气候气象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冷季较长。
年均气温-0.9℃,年平均≥10℃的有效积温1900-2100℃,相对有效性年均日照时数2700h,日照百分率61%。
无霜期90-110天,年度变化较大。
年均降水量3423mm,多集中于6、7、8月份,水热同期。
年蒸发量1552.1mm,历年平均风速4.1m/s。
镇区内土壤属黑钙土向栗钙土过渡区,以黑钙土为主。
质地疏松,土壤结构良好,腐殖层厚度40cm-60cm。
境内植物类型多样,有62科、501种,以木科、豆科为主。
植被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两个类型,以草甸草原为主。
1.5.3社会经济2012年,乌拉盖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17万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300171万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54651万元,增长8.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540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36万元,增长16.3%。
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16396万元,比上年增长25.4%。
农牧业,2012年管理区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产值65207万元,较上年增长11.2%。
农作物播种面积39.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73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95万亩。
粮食总产量69144吨,同比增长28.37%,其中:小麦产量43200吨,其它粮食作物产量18441吨,薯类产量7503吨。
油料产量7498吨,同比增长40.6%。
大小畜存栏总头数287486头(只),较上年增加8269头(只),其中牛9034头,羊277491只。
全年出栏生猪2826头,出栏牛5922头,出栏羊298781只。
肉类总产量达690吨。
工业,2012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64871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5001万元,增长21.5%。
管理区重要依托产业的煤炭开采业中,2012年产量2113万吨,比上年增加147万吨。
其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白酒生产1105吨,比上年增加126吨,矿泉水生产11716吨,比上年增加1391吨,冻肉生产1987吨,增加544吨。
三产业,乌拉盖管理区不断扩大产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消费领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亿元,增加16.3%,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盈利性服务业的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1.5.4公共设施巴音胡硕镇现状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7.2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6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9.33平方米;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2.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90%,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1.95平方米。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主要交通两侧,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相比,服务整个镇区的公共设施总量不足,种类及布局急需完善升级。
1.5.5基础设施1、交通设施截止到2012年年底管理区境内铁路共两条,总里程77.15公里。
一是乌拉盖管理区珠斯花至贺斯格乌拉运煤专线铁路,起点位于通霍铁路珠斯花站K399处,终点位于乌拉盖管理区贺斯格乌拉煤矿。
线路全长65.7公里,跨越乌拉盖、东乌旗及霍林河地段,管理区境内26.7公里。
二是贺斯格乌拉―道特煤矿铁路全长97公里。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50.45公里。
两条铁路线年货运量1585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14120万吨。
管理区境内省道1条,县道一条,乡、村道17条。
2012年底,油路里程为165.7公里,砂石路里程为454.545公里。
2、市政设施给水:乌拉盖管理区现有供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共有水源井5座,水厂3座,备用水源2座。
巴音胡硕镇现有2眼机井作为城镇管网供水水源,出水量分别为300―400m³/d。
在城镇西北的山上有1座水塔,调节水量。
其余各单位采用各备水井供水。
排水:巴音胡硕镇区现状道路污水管道铺设工程基本完成,管径为DN300-DN500,管材为HDPE,镇区西部建有一座污水氧化塘,处理老城区污水。
供电:巴音胡硕镇镇区主要以乌拉盖35KV变电站供电,主变一台,容量为8000KV A,10KV出线9回,已全部投入运行,平均负荷3500KV。
2012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批复新建乌拉盖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50000KV A,10KV出线10回,现已开工建设,2013年年底投入运行。
1.6现有排水工程概况城镇主要干道均有排水管道,城镇污水收集排至镇区西部污水处理厂。
其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另有少量工业废水。
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排水系统不完善的,污水雨水混合排入就近水体,对部分河到污染较为明显。
由于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小,不能统一处理雨污水,所以镇区内急需新建雨污水分流管网,使未经污染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化设施,或直接排入河中,不仅解决了处理厂处理能力小的问题,还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1.7排水工程规划1.7.1排水体制巴音胡硕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1.7.2污水工程规划根据镇区发展配套建设排水设施,完善污水管网,避免出现污水收集盲区:重视各分区支管规划设计,应与干网和主干管的规划设计配套进行:在不具备改造为分流制的地段敷设污水截留管道,截留合流区的污水,以达到保护镇区饮用水源,改善镇区水环境质量,污水合理再利用,促进镇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镇区污水总量按供水量85%计算,污水处理率近期达85%以上。
排水管道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使管线短、埋深浅,以降低工程造价。
1.8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巴音胡硕镇正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体系正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和基础。
巴音胡硕镇水环境治理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将影响镇区下游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巴音胡硕镇的水环境状况堪忧,城区内现有排水管道不完善,为雨污合流排水。
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城区内的河道或泄洪渠中,造成镇区河、渠中的天然水体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