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述
XXX锅炉钢架系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
锅炉钢架从炉前至炉后共有6列(依次为G、H、J、K、L、M),深度为39.42米,从炉左至炉右共有5列(依次为B34.2、B27.7、B17.1、B6.5、B0),宽度为34.2米。
锅炉钢架共6层,第6层钢架顶部为顶板层钢架。
在顶板层H-K列,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有三个板梁,H板梁重37.241t,J板梁重49.2t,K板梁重65.3245t。
K板梁顶标高73.100米,为顶板层钢架最大标高。
板梁吊装顺序:从前往后依次吊装,主吊机械CC1800履带吊,辅吊机械QLT400塔机。
CC1800履带吊选用72米主臂+24米副臂+30米超起臂杆+40t超起配重工况,吊装H板梁、J板梁、K板梁。
二、编制依据
1、四川锅炉厂提供的锅炉钢架图纸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09.1-2002
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
5、起重机械工况性能
三、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工期
1、主要工程量
2011年9月20日——2011年9月26日
3、主吊机械工况
CC1800工况表
1、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1钢架整体找正验收完。
1.2板梁设备检查划线和挠度测量工作结束。
1.3吊装器具检验合格,对主吊机械整机进行检查、维护及保养,校对所有安全装置,负荷试验结束,确保吊车良好状态。
1.4 吊装H、J板梁时,CC1800履带吊布置在炉左,中心线距钢架B34.2列1
2.5米。
吊装K 板梁时,CC1800履带吊布置在炉后,中心线距钢架M列11米。
履带吊行走路基平整、坚实,铺路基板。
1.5施工人员已交底,并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2、施工人员配置
施工组织:施工负责人 1人
施工技术管理:技术人员 2人
施工安全管理:安全员 1人
设备组合吊装:起重工 6人
起架工 8人
安装工 12人
电焊工 6人3、施工工器具配置
4、施工用消耗性材料
5、施工用措施性材料
五、施工作业方案
1、H板梁吊装
H板梁重37.241t,卸车采用CC1800履带吊。
CC1800履带吊吊装半径为18米(额定负荷56t,钩重3.4t,绳重0.8t),负荷率为74%。
运输车将板梁运至停车点,CC1800履带吊将H板梁卸至所示卸车点(图一),将H板梁扳正。
CC1800履带吊单车吊装H板梁。
CC1800履带吊工况为72 米主臂+24米副臂+30米超起臂杆+超起(SWSL)。
两吊装点距离6米(图二),吊装点内侧设置挡头,选用一对Φ43 ×24米钢丝绳吊装,吊装半径为30米(额定负荷48t,钩重3.4t,含脚手架及绳重量1.5t),负荷率为87.8%。
起升高度可以达到85米,满足吊装需要。
图一
图二2、J板梁吊装
J板梁重49.2t,运输车将板梁运至所示停车点(图三),卸车采用CC1800履带吊将J
板梁卸至卸车点。
CC1800履带吊工况为72 米主臂+24米副臂+30米超起臂杆+超起(SWSL)。
CC1800履带吊18米半径,额定负荷56t,加钩重3.4t,绳重0.8t,负荷率95%。
J板梁吊装由CC1800履带吊,两车共同抬吊,CC1800履带吊吊点距J板梁左边8米(图四),吊点内外侧均设置挡头,选用一对Φ43×16米钢丝绳;QLT400塔吊吊点距J板梁右边2米,选用一对Φ32.5×16米钢丝绳。
CC1800履带吊工况为72 米主臂+24米副臂+30米超起臂杆+超起(SWSL),28米半径,额定负荷49t,承担37.2t负荷,加上钩重3.4t,绳重
0.8t,,负荷率84.5%,QLT400塔机31米半径,额定负荷16t,承担12t负荷,加上钩绳重
1.5t,负荷率84.4%。
两车同时起吊,板梁高出钢架顶部约一米时,CC1800履带吊向炉前慢慢跑车,QLT400塔机随着CC1800的车速慢慢向炉右摆臂,CC1800履带吊距离H排柱约
2.5米时停车,就位板梁。
图三
图四
3、K板梁吊装
K板梁重65.33t,卸车采用CC1800履带吊和QLT400塔机抬吊卸车和吊装就位,CC1800履带吊布置在炉后B6.5 、B17.1之间,距M排柱11米,左右行走。
运输车将板梁运至停车
点(图五),CC1800履带吊吊点距K板梁右端6.5米(图六),承担负荷41t,加钩重3.4t,绳重0.8t,米,吊装半径为23米,额定负荷53t,负荷率85%;QLT400塔机吊点距K板梁左端3.5米,承担负荷24.3t, 加钩绳重1.5t,吊装半径为15.5米,额定负荷30t,负荷率86%。
K 板梁卸车后由两台吊车共同将K板梁扳正。
由CC1800履带吊和QLT400塔机共同抬吊K板梁。
CC1800履带吊工况为72米主臂+24米副臂+30米超起臂杆+超起(SWSL),QLT400塔机钩下起升高度115米,CC1800履带吊杆头高度在QLT400塔机下方。
抬吊时,CC1800履带吊吊点距K板梁右端6.5米,承担负荷41t,加钩重3.4t,绳重0.8t,米,吊装半径为23米,额定负荷53t,负荷率85%;QLT400塔机吊点距K板梁左端3.5米,承担负荷24.3t, 加钩绳重1.5t,吊装半径为15.5米,额定负荷30t,负荷率86%。
图五为两车抬吊板梁的过程图。
吊装过程中CC1800履带吊吊点始终在23米半径的轨迹上,QLT400塔机半径在15.5米内可以任意调整位置。
保证两车吊装半径的前提下,调整板梁吊装位置,直至吊装到位。
图五
图六
4、次梁吊装
除M列顶梁外,其他次梁的重量均在6.5t以内,都可以使用QLT400塔机完成吊装。
M 列顶梁共两件,重13.4t。
其中,M列顶梁右件中心距QLT400塔机中心35米,QLT400塔机工况无法满足,需采用CC1800履带吊吊装就位。
M列顶梁左件中心距QLT400塔机中心22米,QLT400塔机工况可以满足,故可采用QLT400塔机吊装就位。
5、施工工序:
1、顶板层主要大件吊装顺序:
G顶梁H板梁J板梁K板梁M顶梁
2、按吊装顺序将板梁依次运至卸车吊装。
3、H板梁、K板梁吊装前,在地面搭设好板梁通道。
4、钢丝绳兜吊板梁。
为保护钢丝绳,在钢丝绳与板梁接触的位置垫放木块或垫瓦。
5、板梁通道搭设完以后,开始吊装板梁。
5.1在起吊位置,将大板梁吊起约100mm时,停止起吊,观察10分钟,重点检查主吊机械起升及制动机构;无异常后再将大板梁起落三次。
5.2单车吊装板梁过程中,用溜绳将板梁稳住。
5.3就位时,待板梁稳定后,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就位。
5.4在板梁就位后,施工人员从两侧钢架穿装螺栓,穿装高强螺栓完后,在四角拉好板线,主吊机械逐步减负荷至空载,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钢架受力情况及主吊机械负荷有无异常。
5.5 板梁就位后,及时连接两板梁之间次梁。
(为吊装受热面,需缓装部分次梁,缓装方案见《锅炉大件吊装措施》)
6、施工注意事项:
1、抬吊K板梁时,CC1800履带吊杆头高度不超过95米,QLT400塔机起升高度115米,故两车不会发生抗杆情况。
另外,板梁起升到钢架顶部后,CC1800履带吊吊装端的板梁端部与其副臂距离很近,要注意监护。
2、风力5级以下方可进行吊装。
吊装过程中,安排人员在钢架上进行监护。
六、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均经体验合格,并具有登高证,特殊工种应具有特种作业证,高处
作业人员随时做好自我保护。
2、吊装前主吊机械由机械公司全面检查合格,经负荷试验,满足使用要求。
3、吊装用的索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具有签证。
4、大板梁吊装前应明确安装方向。
5、大板梁吊装前应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6、设专人指挥,明确分工,做到职责分明。
7、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必须清晰、准确;对讲机设专用频道,备双电池。
8、钢丝绳与棱角板梁接触处应加衬瓦或方木,并防止坠落。
9、大板吊装时应停止锅炉上一切与板梁吊装无关的作业。
10、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11、吊装过程中,密切观察与钢架间隙,严防碰撞,设专人监护。
12、吊装前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均应进行施工交底,并熟悉现场。
13、未尽事宜,按《安规》有关规定。
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
1、施工后的现场卫生应及时进行清理。
2、焊接用后的焊条头应进行集中放置。
3、钢丝绳防止雨水对其进行冲刷。
4、氧、乙炔瓶使用时应保持8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防止漏气。
5、气割后残渣应及时进行清理,集中堆放。
6、施工用后的油手套、油棉布集中放置到危险固废处置场。
7、现场的脚手架应注意防火。
15
附图二:CC1800履带吊吊装K板梁立面图
另附:板梁吊装施工组织网络图。
16
附图一:CC1800履带吊吊装H、J板梁立面图
附图二:CC1800履带吊吊装K板梁立面图
另附:板梁吊装施工组织网络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