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SPL)系统布置设计
第四章 (SPL)系统布置设计
• 当物料移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析就是工 厂布置设计的核心工作,也是物料搬运分析的开始,它 对应布置设计问题“钥匙”的第三个字母R(路线)。 • 零部件物流是该部件在工厂内移动时所走过的路线,物 流分析不仅要考虑每个零部件在工厂内的路线,还要遵
循两个最小和两个避免的原则:
• 两个最小原则: 经过距离最小和物流成本最小。 • 两个避免原则: 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
产量指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也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方 案决定,可以用件数、重量、体积等来表示。
3)生产路线R
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必须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形成生产 路线,可以用工艺过程表(卡)、工艺过程图、设备表等表 示。
4. 2.1 概述
4)辅助服务部门S
把除生产车间以外的所有作业单位统称为辅助的服务部 门S,包括工具、维修、动力、收货、发运、铁路专用路线、 办公室、食堂等,有时,辅助服务部门的占地总面积接近甚 至大于生产车间所占面积,所以布置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 视。
4.1.3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
O 预规划 规 划 阶 段 I.确定方针 II.总体规划 III.详细规划 IV.规划实施 V 规划后
规划时间
• 设施规划与设计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阶段结构, 并且各阶段是依次进行的;阶段与阶段之间应 互相搭接; • 每个阶段应有详细进度; • 阶段中自然形成若干个审核点。 • 这种结构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全局到细节、 从设想到实际的设计次序。即前一阶段工作在 较高层次上进行,而后一阶段工作以前一阶段 的工作成果为依据,在较低层次上进行; • 各阶段之间相互影响,交叉并行进行。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对物料搬运路线、运量、搬运 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
4.1.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
4)建筑设计
需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空间的需要,满足安 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要求,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
5)公用工程设计
生产或服务系统中的附属系统包括热力、煤气、电力、 照明、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空调等。
4.3.2工艺过程R分析
(3)设备选择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必须选择加工设备, 设备的类型及功能对工艺过程又有很大影响。 可按下式计算所需设备数量:
计划产量 工作时间 负荷率 成品率 1 故障率 单件时间
设备数量
4.3.3作业单位S划分
企业的各级组成部门称为作业单位。 一个企业应该有: 生产车间:直接承担企业的加工,装配生产任务。 仓储部门:原材料仓库,标准件与外购件库,半成品仓库, 成品库。 辅助服务部门:辅助生产部门(工具机修车间),生活服务 部门(食堂),其他服务部门(车库,传达室)。 智能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人事 部门,供销部门,负责协调生产和控制等工作。
第四章 系统布置设计
4.1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4.2 系统布置设计(SLP)的模式 4.3 SLP的分析方法 4.4 方案评价与选择
4.1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设施规划与设计以企业生产系统的空间静态 结构(布局)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动态——物 流状况分析出发,探讨企业平面布置设计目标、 设计原则,着重研究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步 骤),使企业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的目的。
4.3.1产品P——产量Q分析
表4-2
产品类型 电子工业 机床 重型机械
不同行业产品类型划分
零件重量(kg) 中型零件 4.0~30.0 15.0~50.0 100.0~200.0 重型零件 >30.0 >50.0 >200.0
轻型零件 <4.0 <15.0 <100.0
表4-3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重型零件 <5
2
3
1 0.01
2 1.2
1
1
3
1
叉 车 生 产 工 艺 过 程 图
0.06
1.81
0.35
0.2 0.15 6
0.02 0. 20 0. 05
0. 50
0. 3
5 0.2 0.08 (0.55) 4
5 (0.23) 9
0.1 5 (0. 3)
0.15
0. 40 废料 0.1 废料
4
废料
10
0.01
生产类型的划分
零件重量() 中型零件 <10 轻型零件 <100
小批 成批 生产
中批 大批 大量生产
5~100
100~300 300~1000 >1000
10~200
200~500 500~5000 >5000
100~500
500~5000 500~50000 >50000
4.3.1产品P——产量Q分析
5)时间T
时间要素是指在什么时候,用多少时间生产出产品,包 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在工艺过程设计中, 根据时间因素,确定生产所需各类设备的数量、占地面积的 大小和操作人员数量,来平衡各工序的生产时间。
4.2.2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4.2.2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1)准备原始资料:P、Q、R、S、T。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针对某些以生产流程为主的工厂,物料 移动是工艺工程的主要部分时,如一般的机械制造厂,物流分析是布置设 计中最重要的方面;对某些辅助服务部门或某些物流最小的工厂来说,各 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流联系)对布置设计就显得更重要了;介 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则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单位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 关系。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根据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考虑每 对作业单位间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把各作业单位占地面积附加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 图上,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只是一个原始布置图,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 调整与修正,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因素包括物料搬运方式、操作方式、储 存周期等。 7)方案评价与择优:针对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 价。
6)信息网络设计
各生产环节生产状况的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生产调度、 管理,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也就成为了设施设计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
4.1.2设施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目标 (1) 简化加工过程; (2)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3)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4) 缩短生产周期; (5)力求投资最低; (6) 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 条件。
图4-13 随车工具箱加工工艺过程(单位:t)
原材料 油漆 2 0.01 1.20 6 0.2 4 5 原材料 1 1 0.35
0.40 废料 10 0.81 0.2
0.15
废料
图4-14
车体加工工艺过程(单位: t)
图4-15
液压加工工艺过程(单位:t)
机油
外协件
原材料
油漆
原材料
原材料
标准件
原材料
设备布置基本形式: 不同的生产类型有完全不同的工艺特征。 分别适应不同的生产类型: • 产品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也称为流水线布 置或对象原则布置。当产品品种很少而生产数 量又很大时,应按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顺序配 置设备,形成流水生产线。
• 工艺原则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也称为机群式布 置。这种布置 形式的特点就是把同种类型的设 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4.1.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
场(厂)址选择 布置设计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设施 设计 建筑设计 公用工程设计 信息系统设计
设施规划 与设计
4.1.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
1)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就是对可供选择的地区的具体位置的有关 影响素进行分析和评价,达到场址最优化。
2)布置设计
对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位置布置是设施规划与设 计中的中心内容。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 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 场地作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布置最 优化。
阶段 名称 成果
0 预规划 确定目标
主要工作 内容
财务工作
制定设施 要求预 测、估算 生产能力 及需求量 财务平衡
Ⅰ 确定方案 分析并确 定位置及 其外部条 件 确定设施 要求 生 产能力及 需求量 财务再论 证
II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Ⅲ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
Ⅳ 规划实施 设施实施 计划
Ⅴ 规划后 竣工试运 转
•原则
(1)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 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规划设
计的始终。
(3) 运用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系统的整体优化; (4) 重视人的因素,运用人机工程理论,进行综合设计。 (5) 设施规划设计是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反复 迭代、并行设计的过程。
5
(0.3)
4
0.01
0.30 0.20
7
0.31
标准件
原材料 原材料
3 0.02 0.20 0.50
1 1 0.2 0.15 0.1 5 (0.3) 0.08 5 (0.23) 0.05
0.3
4
9 0.2 0.1 0.1 废料
0.01
0.3
7 0.31
废料
图4-12变速器加工工艺过程(单位:t)
4.4.3 物流分析方法
1)工艺流程图(Process Chart)。 在大批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用标准 符号绘制的工艺过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
标准件
原材料
3
1
0.02
0.20 0.1
0.50 0.30
生产的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析只
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道工序之间的物 流量,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 中的物料搬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