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接地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〇一八年九月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工程地点:吉林省松原市长山镇
工程说明:本项目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四十家子村西南侧,距离松原市约26km。
场址坐标:东经124° 31',北纬45°13'。
本站址东北侧G302、G12 国道,附近有乡村道路,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光伏站区内地势平坦无大起伏,平均海拔高度在~ 之间。
光伏发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
项目地
图项目地理位置图
本工程项目规划规模容量为50MWp,分期建设,本期建设规模为20MWp,下期为
30MWp。
安装多晶硅组件,组件支架采用固定倾角方式,本项目在站内新建一座66KV 升压站,以一回66 出线接入电网。
编制依据
1.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图纸
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管理办法》〔2012〕1377号
3.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
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
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2012〕1587号
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 19号)
7.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2012)
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一、施工组织机构、主要任务及施工准备
(一)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施工队长:
技术员:
安全员:
质检员:
(二)主要任务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铜排、镀锌扁钢、铜包钢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及外观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必须具有出场质量证明。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焊工及安装人员。
4.工器具一览表
二、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
接地沟开挖→垂直接地体安装→主网接地网敷设、焊接→主接地网防腐→隐蔽工程验收→回填→刷接地标示漆
(二)施工要求
1.全站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接地网边部的接地带应连成闭合型,且边角做成圆弧形。
圆弧的半径不应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均压带埋深。
2.室内接地带暗敷设。
引致地面部分的接地线均露出地面100mm。
3.垂直接地极间距为5米,主接地网接地极埋深,主建筑物防雷集中接地极埋深1m,距建筑物3m,距主接地网5m.
4.接地装置所有连接处均采用40×4热镀锌扁钢。
5.控制保护室内设专用的接地铜排,铜排首末端连接。
6.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屏内的交流供电电源的中中心线(零线)不能接入等电位接地网。
7.焊接前应将扁钢端头外表面的铁锈及污物等清除使之具有金属光泽。
8.焊缝应平整而无间断焊缝,不得夹渣气泡未焊透处及咬边情况。
9.焊接完毕后应将焊接处的焊渣清除干净并涂以沥青防锈蚀。
三、标准工艺应用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工艺标准库01号、05号、06号
四、强制性条文
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
角钢、扁钢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 100mm 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接地极的型式、埋入深度及接地电阻值
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装置的材质及结构应考虑腐蚀而引起的损伤。
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电腐蚀。
3.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定:扁钢为其宽度的 2 倍(且至少 3 个棱边焊接);
五、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质量通病:设备本体接地无设计,施工单位无统一的施工标准。
防治技术措施:设备本体的接地应纳入设计范围内,在设备支架的设计时应酌情考虑设备接地点引接在支架上的位置(即在支架上预留设备本体接地端子)。
便于施工单位按图施工,避免在支架镀锌安装后再因加装焊接接地端子而破坏支架防腐,同时也使该部分施工更加规范。
2)质量通病:爬梯无接地。
防治技术措施:设计应将爬梯、构支架格法兰连接处等部分的接地施工统一要求,确定连接的方式和方法、选材的要求等,使全所内构支架法兰连接处及爬梯接地整齐美观,符合要求。
同时建议将爬梯分段处及顶部与构支架的连接部位做以接地跳线与构支架可靠连接。
保证接地可靠,因此在构支架和爬梯加工时,就应该预先留好接地连接安装孔。
六、安全施工措施
1、所用工具牢固可靠,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将土堆至沟槽1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米。
安全监护人到位,监督指挥。
2、采用钩机挖土时,钩机的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3、严禁人员进入钩机斗内,不得利用挖斗传递物件。
4、严禁任何人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
5、进行焊接及切割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专用的工作服、防护手套等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6、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并应通风良好。
7、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焊把线应完好,移动焊线和地线时不许两手同时移动,以防触电伤人,防止弧光打眼。
8、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米的范围内进行焊接及切割。
9、电焊机其露裸的导电部分必须装设防护罩,电焊机露天放置应选择干燥场所,并加防雨罩。
10、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二次侧出线端接触点连接螺栓应拧紧。
11、电焊把线应使用软橡胶电缆,焊钳应能夹紧焊条,钳柄应具有绝缘、隔热功能。
12、接地开沟要有专人负责,同时作业人员之间要保持5m以上距离。
将大锤头固定牢,严防锤头脱落或将大锤甩出,造成伤人事故。
13、接地带、接地极焊接要由经过劳动部培训的专业焊工作业,且有操作证书。
作业时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电焊手套,穿焊接作业防护服,接地沟潮湿处要垫干燥木板,焊接点处要清除残土,保持足够的作业空间。
14、接地网敷设要尽可能减少留甩头,留甩头处做平整处理,设备与地网处不可留甩头,要在地面下连接,室内变电站所要将所有钢筋进行接地,主要过道及施工通道的接地甩头处设警示牌或围栏。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施工电源、电焊机、机械加工、文明施工应由专人负责。
施工及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运至专门的垃圾处理场。
2.植被保护应达到设计要求。
环境保护控制达到国家标准。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员工环境意识,形成人人重视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局面,避免施工需求以外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4.在施工中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清除施工垃圾。
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5. 施工人员穿戴整齐,着装要统一,正确佩带安全帽,胸前佩带胸卡,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还要持证上岗,施工前发现有不符合要求者不允许上岗工作。
6.施工班组长认真负责,及时发现、纠正施工现场的不文明现象。
7.认真贯彻国电公司《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在施工之前宣读《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明确文明施工标准及奖惩办法,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