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及应用技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复合材料2、土工合成材料3、比强度4、混杂复合材料5、纤维临界体积率6、混合律7、功能复合材料8、结构复合材料9、Ο95 10、纤维临界长度11、界面粘结系数12、韧性13、压缩韧度指数14、弯曲韧度指数15、韧度16、冲击韧性17、疲劳试验荷载循环特征值18、单体19、高聚物20、疲劳试验应力比21、链节22、土工材料抗拉强度23、加聚反应24、聚灰比25、缩聚反应26、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27、透水率28、导水率29湿热效应30相容性31物理相容性32化学相容性32润湿性32界面工程33复合材料界面34复合效应35诱导效应36蠕变37降解反应38交联反应39钢纤维的回弹率40改性沥青41沥青外掺剂(改性剂)42调和沥青43沥青稳定碎石44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45集料视相对密度46集料有效相对密度47沥青吸收量48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49组合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二、是非题:1、纤维复合材料其纤维含量越高,力学性能越好。
()2、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越高越好。
()3、因钢纤维不耐腐蚀,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其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差。
( )4、镦头形钢纤维混凝土较长直形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好。
()5、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40mm。
()6、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其砂率较普通水泥混凝土低。
()7、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其水泥用量较普通混凝土低。
()8、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其分散系数越小,表示钢纤维分布越均匀。
()9、钢纤维水泥混凝土从均匀性方面看其钢纤维长径比不宜超过60。
( )10、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采用坍落度评定其工作性。
()11、钢纤维与水泥基间界面孔隙率低于基体。
()12、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其抗压强度大大提高。
()13、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钢纤维水泥混凝土时,要求斜向插入,并与平面的夹角不大于30°。
( )14、路面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其钢纤维体积率在0.75%-1.5%之间。
( )15、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板厚一般取普通水泥混凝土板厚的0.55-0.65。
( )16、垂直于植物平面的渗透特性可用垂直渗透系数和导水率表示。
( )17、软土地基固结时使用的排水板排水范围越小,软土的固结时间越短。
( )18、土工植物的排水能力与其水流方向材料长度成反比。
()19、粘性土使用土工材料反滤时易形成天然滤层。
()20、我国规范中加筋挡土墙破裂面按朗金理论破裂面确定。
()21、我国规范中加筋挡土墙其内部稳定计算时,其土压力系数取主动土压力系数。
()22、分子量大于500的化合物称高分子化合物。
()23、每种聚合物的原料称为链节。
()24、聚合成大分子链的最小基本结构单元称为单体。
()25、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可变的。
()26、线型结构的高聚物特征是分子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固化后硬而脆。
( )27、体型结构的高聚物特征是大分子链之间以强的化学键交联在一起表现为良好的塑性和高弹性。
()28、经拉伸后高聚物纤维(伸长率为400%)具有各项异性。
()29、玻璃钢是一种硬而脆的钢铁材料。
()30、钙塑材料即以碳酸钙等粒子改性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三、填空题:1、按用途复合材料可分为和两类。
2、按照增强材料形状复合材料可分为、和三类。
3、按基体材料不同复合材料可分为、和三类。
4、影响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纤维的性能、基体的性能和纤维与基体间界面强度。
5、按钢纤维体积率不同,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可分为、和三种。
6、钢纤维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和四种。
7、钢纤维的几何参数指、和。
8、评价钢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性依混凝土稠度不同可采取、和方法。
9、钢纤维水泥混凝土拌和按其投料顺序和方法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10钢纤维级别划分依据。
11按材质不同钢纤维分为、。
12钢纤维混凝土各类强度指标的统一计算模式为。
13、土工合成材料通常包括、、和四类。
其土工织物可分为和两类。
14、滤层材料必需具备和两个条件。
15、土工材料防护作用按其在结构中位置不同可分为防护和防护。
16、土工材料主要功能有、、、、和。
17、土工织物孔径表示为,评定孔径方法有和两种。
18、土工织物的水力学特性指、和。
19、土工织物的淤堵可分为、和三种。
20、影响土工织物淤堵的因素主要有、和。
21、沿织物平面的渗透特性可用和表示;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渗透特性可用和表示。
22、塑料排水板在软基加固中垂直排水时可按形或形方法布置。
23、筋土间相互作用原理目前主要有原理和原理。
24、加筋土工程计算包括和两类计算。
25、加筋土中筋带的无效长度指位于区的长度,有效长度指位于区的长度。
26、加筋挡土墙倾覆稳定验算时,其转动点为。
27、验算加筋土整体稳定时,一般将滑弧通过加筋墙体,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
28、大分子链的组成元素有(举出五个元素)、、、和。
29、线型无定型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
30、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中做为热运动单元的链段越短,则高分子链柔性越。
31、对塑料制品,通常希望玻璃化温度些,对橡胶制品,通常希望玻璃化温度些。
32、用来合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
33、高分子的合成方法有和两种。
34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一般以来表示,单位为。
35撕裂强度反映了土工材料的能力.可评价不同土工织物和土工膜被扩大破损程度的难易,36顶破强度是反映土工织物及土工膜的能力。
37刺破强度是反映土工织物或土工膜的能力。
38测定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相互作用的界面摩擦特性的试验,一般采用。
39土工材料水力学特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和。
40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
41沥青物理改性指。
42硫磷在沥青中的链桥作用,可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但应采用,否则改善了高温稳定性,但低温抗裂性则明显降低。
43受阻酚、受阻胺等沥青抗老化剂的改性效果好,但价格较为昂贵,因此目前常用的耐老化改性剂是。
44沥青的弹性恢复能力强,则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在荷载通过后迅速恢复,从而残余变形。
45沥青混合料短期老化是指在;长期老化是指。
46改性沥青的加工制作及使用方式,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47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方式分为和两大类。
四、问答题:1、增强体、基体和界面在复合材料中各起什么作用?2、复合材料有何优异的性能?3、应用混合律计算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前提条件(或基本假定)是什么?4、比较粒子(颗粒)增强和纤维增强的作用和机理。
5、改进界面结合应从哪些方面考虑?6、钢纤维在砼中分布的方向性对性能有何影响?工程中是如何考虑这种影响的?为了消除方向的不利影响,施工中应注意什么?7、氯离子对钢纤维有腐蚀作用,如何理解钢纤维砼较普通砼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增强?8、简述钢纤维砼和易性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9、钢纤维与水泥基间界面有何特征?举出2~3种具体改善界面的措施?10、简述改善钢纤维增强效果的措施?11、简述钢纤维水泥砼路面的设计过程?12简述引起钢纤维结团的因素。
13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与素喷混凝土相比具有哪些特点?1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哪些?15简述干喷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过程。
16简述干喷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17简述与干喷钢纤维混凝土相比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优点。
18、简述土工织物与传统过滤与排水材料相比时优点?19、何谓反滤特性,滤层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20、加筋挡土墙外部稳定分析时包括哪些内容?21、什么是高分子材料?简述高聚物机械性能?22、线型无定形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各具什么特征?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23、简述影响聚合物砼强度的主要因素?24、简述SBS改性沥青与原始沥青在路用性能上的差别?25简述影响固体颗粒沥青改性剂效果的因素。
26简述SBS改性沥青的主要特点。
27简述PE改性沥青的主要特点。
28我国评价改性沥青性质的方法有哪些?29、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组成特点。
30比较SMA与普通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DAC)力学性能形成及高温稳定性的差别。
31比较SMA与沥青碎石混合料(AM)性能差别。
32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原因。
33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原因。
34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抗滑、车辙小、平整度高、噪声小、能见度好)原因。
35我国《SMA技术指南》对SMA混合料需要采用的沥青结合料规定有哪些?36简述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稳定剂的主要作用。
37简述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使用性能的差别。
38 SMA混合料参数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什么?39 SMA混合料设计的内容有哪些?40简述集料的四个体积特性参数。
41 简述SMA混合料的施工特性与施工工艺特点。
42 简述SMA路面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43、简述高分子聚合物减水、保水机理。
44简述复合材料的特点。
45简述复合材料的湿热效应现象特有性质。
46如何改善基体与增强剂的润湿性。
47常见复合效应有哪些?48选择复合材料单元组分材料时应主意什么?49影响土工材料界面特性的测试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50影响土工织物渗透的因素有哪些?51加筋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是将试验室测得的极限强度值除以几项系数获得的,这几项系数分别为哪些?52简述选择土工模的应考虑的因素。
53简述土工膜上的保护层的用途。
54简述土工膜下支持层的用途。
55作为隔离层的土工织物和土工膜应满足哪两方面的要求?设计时必须对材料的哪些性能进行核算?五、计算题:1、假设用空心玻璃球填充热固性聚酯,该玻璃球外圆直径lmm,壁厚0.01mm,玻璃密度为2.5g/cm3,聚酯的密度为1.28g/cm3。
若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85g/cm3,试计算每立方米所需玻璃微球数。
2、聚酯碳纤维复合材料含高强碳纤维30%(体积),若换用聚乙烯纤维达到相同的弹性模量,试问:(a)所需聚乙烯纤维体积百分数;(b)比效两种复合材料的比模量。
聚酯的密度为1.28g/cm3,模量为4.55GPa;碳纤维密度为1.78g/cm3,模量2.0GPa;聚乙烯纤维密度为0.97g/cm3,模量1.17GPa。
3、有一块2m×2.35m×6.25m铝板。
(a)计算铝板的重量;(b)计算厚度、横向弹性模量相同的聚乙烯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板材的重量。
环氧的密度为1.3g/cm3,模量为31.5GPa;聚乙烯纤维密度为0.97g/cm3,模量为117GPa; 铝的密度为2.7g/cm3,模量为69GPa。
4、用单向排列的S玻璃纤维增强聚酯作为船体外壳,密度为1.6g/cm3,聚酯基体的密度为 1.28g/cm3,弹性模量为4.55GPa,计算纤维的体积分数和比模量,S玻璃纤维的密度为2.5g/cm3,模量为0.89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