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

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或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一.江内茶山
1.革登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革登紧靠攸乐,其所产之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老百姓称为“大白茶”。

在革登,古茶树,古茶园,古石碑比比皆是,于此你可感受到古茶乡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2. 莽枝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莽枝古茶山位于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整个莽枝古茶山古树普洱茶产地,主要有: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其中以曼丫为上品。

莽枝古树普洱茶品质鉴定:莽枝古树茶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

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3.倚邦山
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倚邦曾是六大茶山的“盟主”,当时入山造茶者达十万人之众,茶产量数万担。

倚邦之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道极酽,回甘无穷,历史上以生产圆茶而著称,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的金瓜贡茶的原料和初制茶就来自此地。

倚邦的小叶种茶在一百多年前由四川茶农带来栽种,以至于终成气候,其味色特佳,连千里之外的京城达官也指明索要。

倚邦在傣语里是“茶井”的意思。

在此还存有乾隆,道光和光绪时期的三块石碑。

茶碑记录了茶山的重大茶事,昭示着茶在倚邦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4.蛮砖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

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蛮砖也由自己不同凡响的历史。

蛮砖曾是倚邦六乡的集散中心,所产之茶其芽雪白,茶味独特,是普洱茶中的珍品。

蛮砖茶山是现今六大茶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茶山。

5.曼撒山(易武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易武为勐腊县北部的一个乡,其气候呈明显立体特征,年均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均降雨900-1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7.7摄氏度,积温6000摄氏度以上,此地为种茶的上好之地。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为乔木型大叶种,是制作上佳普洱茶的优良品种。

易武村落水洞有古茶树,高10.33米,基围1.32米,人称茶树王;易武村铜箐河的古茶树,高14.52米,基围1.8米。

易武所产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之茶,经自然发酵,其汤色褐红,陈香陈韵。

易武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有茶祖会,据说是纪念孔明到此兴茶,教给当地人采茶饮茶的方法。

6.悠乐山
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神圣家园,它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茶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

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他们以孔明为祖,在祭祀时也称喊孔明先生。

二.江外茶山
1.南糯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

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

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布郎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

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
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

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

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

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
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惠明景迈山
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

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

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