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一、机械设备使用计划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精心编制详细准确的机械使用计划,明确机械名称、型号、数量、能力及进出场时间等;如果自有设备不足,将组织各种力量租用或购买需要的设备投入本工程。
2、在满足本工程机械设备投入的基础上,将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如发电机、输送泵等,以保证在意外情况下连续施工。
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保证1、现场成立机械使用管理机构,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并配备合格的机械维修人员及专门维修工具,保证一般中小型机械设备场内维修。
2、大型机械提前与厂家签订维修保障合同,保证施工期间的及时维护。
3、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均要求按规定持证上岗。
合理调配操作人员,做到专业班组操作,专人管理设备。
三、机械设备进场检验1、严格按照ISO9000程序文件要求,对所有进场机械设备进行性能鉴定,凡设备的使用过程可能故障率超过10%的不得进场;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所需的设备还必须进行过程能力鉴定,坚决杜绝设备的过程故障,影响工程进展。
2、机械设备进场时,由总承包单位的专业机械工程师进行安全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
3、机械设备进场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放置,暂时不用的设备统一由总承包单位安排地点停放。
4、需要入库的小型机械设备在库房区建立机械库房存放。
四、机械设备的使用1、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其它施工人员不得操作有此规定的设备。
2、机械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及时调出备用设备投入工程使用。
3、机械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必须由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排除安全和质量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4、小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离开施工现场时,必须将其使用的机械设备带离现场,不得随意放置;无法移动的大型设备必须派专人看管。
五、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保养,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使用率和生产效率。
此项工作由专业机械工程师完成。
大型机械设备的保养按照与厂家签订的维修保障合同由厂家进行维护。
2、在机械设备每次使用前的检查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交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大型机械需要修理时,根据与厂家签订的维修保障合同及时联系厂家维修。
第二节编制依据一、道路工程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6、《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4月;11、《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T29-142-2005);以及现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管线工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给排水管道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268-97)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5、《给数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年版)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1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15、《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16、《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17、《给水用(PE)聚乙烯管材》(GB/T 13663-2000);第三节安全施工措施(一)项目经理安全职责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负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时,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并制定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二)安全员安全职责1、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
2、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
3、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4、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三)工长安全职责1、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2、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置进行验收。
3、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四)操作工人安全职责1、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
2、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3、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
4、爱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5、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拒绝违章指挥。
(五)安全检查1、由安委会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确定安全检查内容,指派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
2、安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时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
3、安全检查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实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记录检测结果。
4、安委会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和预防措施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5、安检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限期纠正。
第四节文明施工措施抓好文明施工管理,认真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达标,展示企业形象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为发挥企业整体优势、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城市市容整洁和城市安全、加大企业标准化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的水准,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穿着有明显区别的制服。
对劳动人员装备,统一服装、被褥和生活用品,配戴胸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卫生管理制度齐全、上墙,措施得力,各项制度管理严密,认真落实,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坚决杜绝有损害周围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及损坏企业形象的现象发生。
为确保文明施工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贯彻落实,成立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首,我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以施工工长及材料为责任人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工地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
第五节质量施工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在施工过程中以设计文件及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标准,遵循既定的质量方针,建立更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使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对质量要素和质量程序的控制,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总工、生产项目副经理要对质量总负责,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员,作业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项目人员培训(一)人员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为满足本工程施工目标的圆满完成,实现对业主的各项承诺,凡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均进行培训。
本工程施工中人员培训将按1SO9001:2000程序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实施。
(二)培训对象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作业人员均为培训对象。
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班子、项目技术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施工队伍操作工人等。
(三)培训内容对进场的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程的工程概况,本工程的质量要求和达到的标准,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教育,并对员工进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教育,以及各项安全操作要求教育,并做好记录。
对项目经理进行工商管理知识更新、领导管理艺术和企业质量方针为主的培训教育。
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技能、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等方面和知识培训。
对作业层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和技术交底。
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各的使用,在使用前对其操作方法进行学习、研究,正确掌握其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有关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学习,作好培训记录。
(四)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组合。
内培:组织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外培: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外部有培训资格的单位开展培训;委培:委托地方有培训资格的单位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参加认证单位的培训班:对特殊工程,参加专门认证机构培训班,以取得认证资格。
三、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参加,依据施工图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且需有针对性,必须有编制人、审核人员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报上级总工程师审阅,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业主及有关部门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实施。
4、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报业主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实施。
(二)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施工队伍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完毕。
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项目责任工程师必须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项目质量总监确认。
3、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评定。
(三)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关键工序必须编写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经理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认真阅图,并由业主和甲方组织技术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