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我”字
因为,先秦时期,“我”不是自己的 意思,而是一种兵器。 先来看看甲骨文中的“我”。
三.”我”的样子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 “我”这种武器流行于战国之前,秦以后慢慢消失。 从文物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猪八戒的钉耙,只不过“我”是三根齿。
•
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
• 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
• “我”是会意字,左半部从“手”, 右半部从“戈”,两字合起来,手持 戈,即‘我’字。
五.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续的最大功臣
四大文明里只有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至今,而汉字是最大功臣。 因为汉字表意不表音,幅员千里的中华都用这最核心的载体。 我以后要更认真的学习汉字。
已灭亡
•
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 期的青铜”相似
四.”我”的转化
“我”是怎么从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 上古时代,国家最重视的事就是战争,为了表示自己很厉害、鼓舞士气, 王室将自己的部落称为“手拿战戈的人”,就是“我”方的战士。 就这样,我代表自己的意思就出现了。
汉字“我”
一(XX)班
杨迦棋
日期:2018-12-3
一.古人如何称呼自己?
喜欢看历史书或者电视的同学,应该会发现,在先秦时期,自称常常 用“孤”“臣” “朕”“余”“吾” “小人”等,几乎没有“我”, 这是为何呢?
• 朕自己走
• 哀家眼里见不得脏东西
•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二.”我”本兵器
生生不息
已灭亡
已灭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