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A——偿债能力分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地产)原系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办(1988)1509号文批准,于1988年11月1日在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基础上改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发行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3年5月28日,本公司发行之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3年12月28日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经营范围为: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请);国内商业的;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进出口业务(按深经发审证字第113号外贸企业审定证书规定办理);房地产开发。
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投资咨询等。
偿债能力:(debt-paying ability)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和在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的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等。
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基本情况: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201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2826.466亿元,非流动资产135.618亿元,资产总额2962.084亿元,201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2055.207亿元,非流动资产101.168亿元,资产总额2156.375亿元,至2003年12月31日止,公司总资产105.6亿元,净资产47.01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
1993年3月,本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等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
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于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
公司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东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6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二、2008至2011年资产负责表三、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2008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13,456,373,203.92/64,553,721,902.60 =1.76 2009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30,323,279,449.37/68,058,279,849.28=1.92 2010年年末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5521000000/129651000000=1.59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84,说明与同类公司相比,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比率,万科存在的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少。
同时,万科09年的流动比率比08年大幅度提高,说明万科在09年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
但10年呈下降状态,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
2.速动比率2008年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13,456,373,203.92-85,898,696,524.95)/64,553,721,902.60 =0.432009年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流动负债=(130.323.279.449.37-90,085,294,305.52)/68.058.279.849.28=0.592010年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5521000000-333000000)/129651000000=0.56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速动比率为0.57,可见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当。
同时,万科在09年的速动比率比08年大有提高,说明万科的财务风险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增强。
10年,速动比率又稍有下降,说明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偿债能力稍变弱。
3、现金比率2008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199********/64553721902=30.95%2009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23001900000+740471)/68058279849=33.8%2010年的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37816900000/129651000000=29.17%分析:从数据看,万科的现金比率上升后下降,从08年的30.95上升到09年的33.8,说明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增强,但10年又下降到29.17,说明万科的存货变现能力是制约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率= 负责总额/资产总额=80,418,030,239,89/119,236,579,721.09=0.674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负责总额/资产总额=92,200,042,375,32/137,608,554,829,39 =0.670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率=负责总额/资产总额=161051000000/215638000000=0.747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56,万科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万科的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较强,长期的财务风险较低。
此外,09年的负债水平比08年略有下降,财务上趋向稳健。
10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说明偿债能力变弱。
2.负债权益比2008年年末负债权益比=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418,030,239,89/38,818,549,481.20 =2.072009年年末负债权益比=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92,200,042,375.32/45,408,512,454.07 =2.032010年年末负债权益比=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61051000000/5458620000=2.95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负债权益比为1.10。
分析得出的结论与资产负债率得出的结论一致,10年万科的负债权益比大幅度升高,说明企业充分发挥了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
3.利息保障倍数2008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6,322,285,626.03+657,253,346.42)/657,253,346.42=10.622009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8,617,427,808.09+573,680.423.04)/573,680.423.04=16.022010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4.68分析:万科所在的房地产业08年的平均利息保障倍数为3.23倍。
可见,万科近两年的利息保障倍数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企业支付利息和履行债务契约的能力强,存在的财务风险较少。
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从上可知,已获利息倍数呈上升趋势,万科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
四、同行业(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资料略)(一)基本情况: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383)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开发商之一,在1992年开始涉足房地产,於2005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房地产开发及经营为主,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止年度,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营业额与毛利分别约人民币229.45 亿元和人民币123.54亿元,较2010年分别上升约11.8%和31.6%;年内净利润(不包括投资物业除税后公允值收益)约人民币51.61 亿元,及净利润率(不包括投资物业除税后公允值收益)约为22.5%,较2010年分别上升约28.4%及约2.9 个百分点。
于2011 年12 月31 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人民币73.28 亿元;未支取的借贷额度约人民币18.14 亿元。
(二)2008年至2011年现金流量表(三)2008年至2011年资产负债表(四)2008年至2011年财务比率五、总结(一)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
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段认为2:l的比例比较适宜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镇短期供务。
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
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商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
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由于应收帐款占用过多,在产品、产成品呆滞、积压的结果。
因此,分析流动比率还需注意流动资产的结构、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流动负债的数量与结构等情况。
根据万科与雅居乐2008年流动比率表明与同类公司相对,均明显高于同行业比率,存在的流动负债财务风险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