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六机械加工精度【课堂练习】

单元六机械加工精度【课堂练习】

单元六机械加工精度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零件的质量指标包括和。

2.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与的符合程度。

3. 轨迹法是依靠的相对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

4.机床的是安装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把动力和运动传给工件或刀具。

5.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的“漂移”。

6. 分析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时,应着重分析方向的影响。

7. 复映系数ε定量地反映了毛坯误差在经过加工后减少的程度,它与工艺系统的刚度成,与径向切削力系数A成。

8.精密及大型工件应在工艺系统达到后再进行加工。

9.细长轴在顶尖间车削时,热变形将使工件伸长,导致工件的,加工后将产生误差。

精密丝杠磨削时,工件的受热伸长会引起螺距的。

床身导轨面的磨削,由于单面受热,与底面产生温差而引起热变形,使磨出的导轨产生误差。

10.当单位时间内传人和散发的热量相等时,则认为工艺系统达到了。

11. 车床类机床的主要热源是主轴箱中的轴承、齿轮、离合器等传动副的摩擦使主轴箱和床身的温度上升,从而造成了机床。

12. 精密丝杠磨削时,工件的受热伸长会引起螺距的误差。

13.零件的冷校直只是处于一种暂时的相对平衡状态,只要外界条件变化,就会使内应力重新分布而使工件产生。

14. 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是指在查明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后,设法对其直接进行消除或减少。

15. 是人为地制造一种误差,去抵消工艺系统固有的原始误差,或者利用一种原始误差去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从而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16. 在加工和装配中,有些精度问题牵涉到很多零部件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单纯地提高零件精度来满足设计要求,有时不仅困难,甚至不可能达到。

此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来解决。

二、单项选择题1.用麻花钻头、铰刀、拉刀、槽铣刀和丝锥等刀具加工以获规定的尺寸精度是()。

A主动测量法B定尺寸刀具法C调整法D试切法2.齿轮上各种齿形加工,如滚齿、插齿等方法都属()方法。

A轨迹法B展成法C成形法D定尺寸刀具法3.机床导轨副是实现直线运动的主要部件,其制造和装配精度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导轨误差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A直线运动精度B旋转运动精度C相对位移精度D安装定位精度4.()是安装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把动力和运动传给工件或刀具。

A机床的主轴B机床的导轨C机床的尾座D机床的工作台5.在车削圆柱表面时,回转误差沿刀具与工件接触点的法线方向分量△y对精度影响()。

A最大B最小C有时最大有时最小D无法确定6.车削螺纹时,要求工件旋转一周刀具直线移动()。

A一个被加工工件的导程B一个被加工工件的螺距C一个丝杠的导程D一个丝杠的螺距7.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加工后会形成()误差。

A鼓形的圆柱度B鞍形圆柱度C锥形圆柱度D椭圆形圆柱度8.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时,主要考虑()的变形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A机床B刀具C夹具D工件9.误差复映系数ε是远小于()的系数。

A0 B1 C2 D-110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是刀具和工件热变形的主要热源。

A切削热B摩擦热C环境热D辐射热11. 精密及大型工件应在工艺系统达到()后进行加工。

A室温B热平衡C较高温度D任意温度12. 切削加工过程中,机床各部件的热变形()。

A变形程度相同B变形程度不同C变形随时变化D变形始终不变13. 在切削加工中,工件的热变形主要是()引起的。

A切削热B摩擦热C环境热D辐射热14. 轴类零件在车削或磨削时,一般是(),温度逐渐升高。

A均匀受热B不均匀受热C不会产生热变形D热变形对直径精度没影响15.细长轴在顶尖间车削时,热变形将使工件伸长,导致工件的弯曲变形,加工后将产生()误差。

A圆柱度B圆度C直径D圆锥度。

16.床身导轨面的磨削,由于单面受热,与底面产生温差而引起热变形,使磨出的导轨产生()误差。

A直线度B平行度C垂直度D平面度17.对于精密轴类件进行加工时,不能采用()加工方法。

A精细车B精磨C冷矫直18 .将工件放在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再随炉冷却以达到消除应力的目的,这种时效处理的方法称为()。

A振动时效B人工时效C自然时效19.在加工薄壁套筒内孔时,采用过渡圆环以使夹紧力均匀分布,避免夹紧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

这是属于()。

A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B误差补偿法C误差转移法D误差平均法20.用校正机构提高丝杠车床传动链的精度,这是属于()。

A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B误差补偿法C误差转移法D误差平均法三、多项选择题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A主动测量法B定尺寸刀具法C调整法D试切法2.获得几何形状精度的方法有():A主动测量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3.机械加工中,由()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A机床B夹具C刀具D工件4.利用调整法获得尺寸精度广泛应用于()A普通机床B半自动机床C自动机床D自动生产线5.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A近似的成形运动B近似的刀刃轮廓C较大的加工余量D较高的加工温度6.机床的几何误差主要包括():A主轴回转误差B导轨导向误差C传动链传动误差D机床的热变形误差7.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有():A主轴误差B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及热变形C轴承误差D发动机转速8.车削加工时,主轴的纯轴向窜动主要影响()A工件内、外圆的直径B工件内、外圆的圆度C端面的平面度D端面与内、外圆的垂直度误差9.夹具误差主要是指夹具的等的()加工与装配误差,它对被加工工件的位置误差有较大的影响。

A定位元件B导向元件C夹具体D刀具10.下列()都属于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

A切削热B摩擦热C环境温度D辐射热11.切削热是由切削过程中(),和以及刀具与工件、切屑间的摩擦所产生的。

A切削层金属的弹性变形B切削层金属的塑性变形C刀具与工件间的摩擦D刀具与切屑间的摩擦12.以下()是属于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

A减少发热和隔热B加强散热能力C用热补偿法减少热变形的影响D控制温度的变化13.内应力存在于()。

A铸造、锻压和焊接等热加工的毛坯件B常温下经过弯形加工的工件C经过切削加工的工件D冷矫直加工的工件14.热加工毛坯件产生内应力的原因主要有()。

A工件结构复杂B各处壁厚不均匀C各处散热条件差别较大D各处材料冷却收缩速度不同。

15.工件在切削加工时产生内应力的原因是()。

A切削力B摩擦力C切削热16.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主要有()。

A合理安排工艺过程B采取时效处理C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四、判断题()1.加工精度是评定零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形状误差应该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误差要限制在尺寸公差内。

()3.一般尺寸精度高,相应的形状、位置要求也高。

()4.工件各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的精度,主要和机床、夹具及工件的定位精度有关()5.零件的质量指标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6.加工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7.零件有关表面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存在。

()8.铰孔加工是采用试切法获得尺寸精度。

()9.调整法加工广泛应用于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和自动生产线上。

()10.轨迹法是依靠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

()11.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12.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误差因素都同时出现的,对加工精度影响的程度也基本相同。

()13.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弯曲变形,这种弯曲变形会使工件在加工后形成鼓形的圆柱度误差。

()14.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与工艺系统刚度有关。

()15.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的刚度成正比。

()16.一般来说,工艺系统刚度越高,越容易保证加工精度。

()17.传动力对加工精度没有影响。

()18.误差复映系数有时会大于 1。

()19.因为加工原理误差的存在,所以加工工件时一律不准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工件。

()20.主轴的回转精度是机床的重要精度指标。

()21.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独立存在的。

()22.一般来说,法线方向是误差的敏感方向,切线方向是误差的非敏感方向。

()23.车外圆时,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工件的内、外圆加工没有影响。

()24.当磨削长外圆柱表面时,机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会造成工件的圆柱度误差。

()25.减少传动链中的传动元件数目,可以减少传动误差。

()26.一般刀具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影响。

()27.热变形不仅降低了系统的加工精度,而且还影响了加工效率的提高。

()28.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大致可分切削热、摩擦热、环境温度和辐射热。

()29.切削热是刀具和工件热变形的主要热源。

()30.精密及大型工件应在工艺系统达到热平衡后进行加工。

()31.在车削或磨削轴类零件时,由于受到热变形的影响,使加工后的直径变大。

()32.精密丝杠磨削时,工件的受热伸长会引起螺距的积累误差。

()33.床身导轨面的磨削是属于均匀受热,对导轨的直线度没有影响。

()34.精密机床(如精密磨床、坐标镗床、齿轮磨床等)一般需安装在恒温车间,以保持其温度的恒定。

()35.零件的内应力是由外加载荷引起的。

()36.内应力的存在不仅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而且对装配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37.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是不允许安排冷校直工序的。

()38.工件在进行切削加工时,表层产生拉应力,里层产生压应力。

()39.切削热也会使工件产生内应力。

()40.在零件结构设计中,缩小零件各部分厚度尺寸的差异,可以减少铸、锻毛坯在制造中产生的内应力。

()41.采用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必须首先查明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始误差因素。

()42.在精密螺纹加工中,采用螺纹加工校正装置以消除传动链造成的误差,这种方法是属于误差转移法。

()43.误差转移法的实质是转移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等。

()44.就地加工是针对机床自身重要零部件可采用的一种精加工措施。

()45.采用误差分组法保证的零件加工精度,与分组数有直接关系,分组数越少,零件精度越高。

()46.误差平均法是利用有密切联系的表面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修正,或者利用互为基准进行加工,以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

五、简答1.什么叫机械加工精度?它与机械加工误差的关系是什么?2.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是什么?3.简述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哪些?4.什么叫机械加工工艺系统?5.按照误差的性质,可把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归纳为哪四个方面?6.举例说明什么叫加工原理误差?7.主轴回转误差有哪三种基本形式?影响主轴回转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什么叫误差敏感方向?8.简述导轨导向误差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9.举例说明什么叫传动误差?10.车削细长轴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加工误差?为减少加工误差可采取哪些工艺措施?11.什么叫误差复映?12.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常用措施有哪些?13.引起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有哪些?14.什么叫工艺系统的热平衡?15.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6.什么叫内应力?内应力对零件精度有什么危害?17.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有哪些?18.什么叫自然时效?人工时效?19.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有哪些?20.什么叫误差补偿法?什么叫误差转移法?21.什么叫就地加工?什么叫误差分组法?单元六机械加工精度课堂练习答案一、填空题答案1.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2.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3.刀具与工件4.主轴5.理论回转轴线6.误差敏感7.反比,正比8.热平衡9.弯曲变形,圆柱度,积累误差,直线度10.热平衡11. 主轴抬高和倾斜12. 积累13.变形14. 原始误差15. 误差补偿法16. 就地加工二、单项选择题答案1.B定尺寸刀具法2.B展成法3.A直线运动精度4.A机床的主轴5.A最大6.A一个被加工工件的导程7.A鼓形的圆柱度8.D工件9.B110.A切削热11. B热平衡12. B变形程度不同13. A切削热14. A均匀受热15.A圆柱度16.A直线度17.C冷矫直18.B人工时效19.A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20.B误差补偿法三、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BCD3.ABCD4.BCD5.AB6.ABC7.ABC8.CD9.ABC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16.ABC四、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40√ 41√ 42× 43√ 44√ 45× 46√五、简答题答案1.什么叫机械加工精度?它与加工误差的关系是什么?答: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