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择业大学生择业需要做哪些准备董事长在东北农业大学讲座一、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大学生择业:主要有三种1、是考公务员,2、是自主创业,3、到各类公司打工。
打工是90%以上大学生的选择。
而中国最多的是民营企业,大家好多要到民营企业打工。
借这个机会,与大学生交流一下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样打工的,大学生如何在学校做好打工的准备。
做好就业准备是大学生开始入学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的,在学习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围绕毕业的打工做好准备。
要知道企业的老板需要什么样打工的。
1、会干的:所说的实践动手能力,交给一项工作会干,知道怎么干,会干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同岗位有不同要求,这是对基本专业技能要求,2、能干的:仅仅会干,但不用心去做,工作完成的不会好,需要敬业精神,需要能吃苦,有耐力,有良好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健康,承受能力强。
3、干得好的:有的人会干工作,也很刻苦,但工作质量不高,真正能高水平干好不容易。
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协作单位的支持,上下工序的配合,同事的配合等,这需要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二、如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国大学生毕业就找到工作的就业率55.8%,半年后的实际就业率88.7%,也就是说毕业半年还有12%找不到工作的。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地区政府出资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让人不可思议,上了12年中小学,4年大学,大学毕业还要培训。
1、有大学教育存在某些脱离实际的原因,忽视就业能力的培养。
2、有社会的就业环境差的问题,3、还有大学生自身问题,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提高基本素质,是关键。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需要做哪些准备?知识是能力的前提,我假设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了,如果大学的专业学不好,那提高能力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提到注重能力不是忽略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是具备专业知识不等于具备能力。
不同职业需要的能力不一样。
我下面提到的是基本能力:一、学习能力:企业学习同学校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学习很多时候,是需要个人自学。
因此,一个员工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是其能否快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衡量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企业发展,其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关键能力。
另外一个方面,学生在学校中,其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对其应变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
但当毕业生处于企业环境中,随着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应变能力,以不断的调整自己以适应企业、市场以及工作岗位的职责、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其在动态环境中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
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对其学习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趋势。
学习力从大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不断充实新的知识,目前知识更新快,大学课本有些信知识来不及编进来,大学生要主动获取新知识。
现在的知识太多太细,根本学不过来,咋办,根据自己的就业目标,毕业想做什么工作,就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说你是学广告设计的,除了书本知识外,你要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设计能力:企业最起码需要会做产品包装设计,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同,包装不同,你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产品包装设计,但你可有自己的侧重点,你准备从事什么行业包装,比如食品包装、医药包装、食品又包含许多,你到超市就会看到各种食品,包括白酒,比如你可侧重白酒包装,你首先应当收集白酒包装的资料,注意积累漂亮的包装,研究不同档次的包装、研与众不同的学识、很高的修养、甚至丰富的阅历,但在实际工作中业绩平常,这一点往往让人力资源的主管困惑,甚至怀疑当初选人的眼光。
其实,并不奇怪,知识不等于能力,素质也不等于能力,知识、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可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知识与素质只有通过转化才能成为能力,但好多人转化的不好。
说的头头是道,实际做起来不行,只有把知识变成为方法、变为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把知识与素质转化为能力。
当然,这种转化需要适当的条件。
而有的单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个人是否有很高的认识、判断能力很关键,只有认识到了,才会知道怎么做。
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才会少走弯路。
达到人生几十年的理想。
从我本身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看,光能干不行,还要会干,努力才有机会,会干走捷径,坚持可以到最后,但能保证走在前面吗?影响成功的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的,外部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人的相互影响,例如家庭成员、教师、同学、同事、朋友、领导等。
这里主要谈领导的影响:人们都知道,在学生时代,遇到良师是学生的幸运,好的老师会会使孩子的变为优秀,反之可能误了孩子的一生。
同样对走上工作岗位的人。
他的直接领导的工作作风,爱好,工作方法都将对一个人有所影响。
如果遇到一个严格的领导,对工作时间、业务能力、工作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这位员工就会成长很快。
如果是善于学习的人,还会从他的领导那里学到领导方法、管理艺术等等,而在未来成为领导人物。
二、环境的影响,例如居住地、学校、单位。
这里谈一个人的工作单位对人的影响。
工作单位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实行分配,不好选择,相对而言,现在可以选择。
比如,一个最初参加工作的人,选择的是规范、严格,要求标准高的公司,那么他的成长会很快。
反之如果的是悠闲、没有压力、没有严格要求的公司,会形成散漫的作风,提升不了业务能力,而且在这种公司时间越长对人的成长危害就越大。
比如我们龙江龙集团对员工的要求是很高的,但对于人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在一个规范严格的公司,如果坚持两年下来会有很大的收获。
尽管我们的企业也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在这样的企业大家都会有提高,这就是一个单位对人的影响。
上述都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不可逾越的外部因素,因所遇的情况不同,造成人与个人之间的反差。
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人的世界观影响人的品质、性格、心理素质等等有的可以选择。
有的不可以选择。
例如出生的家庭、出生的环境不可选择。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还有很多的内部因素,例如一个人是否具备以下优点,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成为成功人士,而且缺少其中的某一方面,都影响最终的结果一、善于学习:学习是一种能力,不善于学习就会落伍,有的人满足于吃老本,接受新知识的思想淡薄,缺少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表现在工作缺少创新,面对变换无穷的市场,就会没有思路、没有好的对策,只能败下阵来。
善于学习对领导尤其重要,不善于学习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
二、善于思考:思考乃是人的本能,但善于思考不是人人都会的,反思、总结就是一种思考,思考会产生灵感。
行动来源于决策,决策来源于认识,认识来源于思考。
所以说越是高级管理干部,在工作上用来思考的时间就要越多。
三、善于自检:好多人不善于自我检查、不会自我检查,这样的人很难有进步。
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这应该是一种天性。
因此,好多人在失败时,习惯于找客观原因,会找出很理客观理由来。
关键是能否首先找自己的原因,然后找客观原因。
如果不能做到从自身找原因,自己的思想意识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方法不改变,还会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四、善于总结:仅有干劲、能干还不行,要善于总结。
不善于总结仅停留在低水平的循环,不会上新的层次,甚至重复着原有的弯路。
只有善于总结,不断的提高,才能快速发展,方法正确自然提高,效果不好,很显然方法不好。
每个员工在每个单位都想做好,但往往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被赏识,工作不顺利,如果不对过去的工作好好反思、好好总结,就白走一个单位。
如果做的好,那就总结怎么做的,如果做的不好,怎么不好,原因是什么,想好,想透。
然后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新的企业。
如果不善于总结,做成功了也不知道成功在哪里。
不会有提高。
五、贵在坚持:好多人会做、能做,但最终没有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下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六、优良品德:优良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是否有高尚的情操,是否乐于助人。
品德是内在的,但修养程度不同,外在表现不同,品德修养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产生片面的、消极的心态,狭隘的性格、偏激的行为等等,这些都影响一个人的良好发展。
七、良好心态:在日然界、人类社会,人们会碰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事情,直接关系到结果。
因人不同,每个人思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心态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不一样。
只有认识提高了,才会对事物有正确认识。
就我们从事的销售工作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管理活动,会面对许多困难,许多一线的销售人员深有体会,如果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你就不能够战胜困难。
对待工作的心态,也因人而不同。
想起多年前读到的一个故事,当时体会不深。
故事大概说:有两个焊接工人,在制做艾菲尔铁塔,别人问这两个人在做什么,两个人两种答案,一个说在焊铁架子,一个说在制作艺术品。
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两种认识,前者焊接铁架子,回答的没有错。
而后者把工作当作艺术去做,可以想像到工作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当差思想;另一个是倾注自己的感情的艺术创作,就会用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就会产生许多想法,达到完美。
实际上,许多在工作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承认,存在当差的思想,在工作上,满足与一般的水平,常常是被动地接受任务。
因此缺少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如果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工作,当作艺术,这实际是一种人生观,思路就会多,不论在那里工作,遇到每件事,只要不当差事做,自然提升一个境界。
当一件事与当做一个艺术品来做,结果不一样,当作艺术品的人就会有高度,人站的高度不一样就会结果不一样,高度使你产生好多想法,你就会站在高度上思考,假如当大家冲破一个思想高度,就会做的很优秀,也就能体现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