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
(5)穿刺
①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11.5cm处。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穿刺点旁的皮肤拉 紧并固定,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头接 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入骨质。当 感到阻力减少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直立不倒时为 止。 ②拔出针芯,接上无菌干燥的20ml注射器, 适当用力抽吸,即有少量红色骨髓进入注射器。吸 取0.2ml左右骨髓液,作涂片用。如作骨髓液细菌培 养则可抽吸1.5ml。或抽不出骨髓液,可放回针芯, 稍加旋转或继续钻入少许,再行抽吸。
①穿刺位置不佳,未达到骨髓腔 ②针管被皮下组织骨块阻塞 ③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如骨髓纤 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如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等)
谢 谢!
(3)操作者准备
①核对病人信息 ②无菌观念应强(洗手,戴口罩、帽 子、无菌手套) ③掌握骨穿操作的相关知识、并发症 的诊断与处理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体位: 取平卧位(适于髂前上棘、胸骨穿刺)或俯 卧位(适于髂后上棘)
(2)穿刺点定位: 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后1-2cm较平骨面 髂后上棘:位于L5和S1水平旁3cm处一圆钝的 突起 胸 骨:位于第2肋间隙胸骨体的中线部位
2.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 (2)骨髓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
3.操作前准备工作
张 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2)器械准备
①骨髓穿刺包1个,无菌手套1副, 5ml及20ml注射器各1支 ②消毒用品:2.5%碘酊和75%酒精或 0.5%碘伏 ③麻醉药品:2%利多卡因5ml ④其他:胶布1卷,骨髓推片1张,玻 片10张等
试验方法及步骤
1.适应症
(1)血液病的诊断和是否有肿瘤细胞骨髓侵犯 或转移 (2)原因未明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者 (3)某些感染性疾病作骨髓培养或寄生虫病骨 髓涂片找病原体 (4)某些代谢性疾病,如骨髓涂片找到 Gaucher细胞可确诊Gaucher病 (5)观察血液病及骨髓侵犯的疾病的治疗反应 和判断预后 (6)作骨髓干细胞培养、骨髓细胞染色体及基 因检测等
注意事项
(3)胸骨骨髓穿刺应注意什么?
胸骨穿刺部位骨髓含量丰富,但胸骨 较薄,其后方为大血管及心脏,所以操作 者应谨慎,动作应柔和,进针方向与骨面 成30°-45°角,向头侧倾斜。进针深度 约1cm。
注意事项
(4)骨髓取材作细胞学检查,抽吸骨髓液 多少量为恰当?涂片时注意什么?
抽吸0.2ml为恰当,因为抽吸过多,骨髓液 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涂片时应迅速,以免骨髓液凝固。
注意事项
(5)骨髓穿刺前对穿刺针应进行哪些方面检查?
①针管(或称针套)与针芯长短大小是否配 套。 ②针芯插入针管内,针芯柄上的凸出的栅应 能嵌入针管柄上的凹口内,使针芯不转动。 ③针管尖端与针芯尖端方向是否一致。 ④针尖是否锐利。 ⑤固定器能否固定。 ⑥穿刺针与注射器乳头是否密合。
注意事项
(6)抽不出骨髓液有哪些可能?
③取得骨髓液后,将注射器及穿刺针迅速拔 出。在穿刺部位覆盖以消毒纱布,按压1-2分钟后胶 布固定。嘱患者3天内穿刺部位不要着水,并保持清 洁。
(6)骨髓涂片
迅速将取出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作涂片6-10张。 如作细菌培养或骨髓细胞染色体、基因检测,则将 骨髓液注入培养基或抗凝管中送检。
注意事项
(1)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是什么?
骨髓穿刺术
血液内科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掌握骨髓穿刺的穿刺方法 3.熟悉骨髓穿刺时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
骨穿模具1套 骨髓穿刺包1个(内含穿刺针、孔巾、消毒棉球、 纱布)2.5%碘酊和75%酒精或0.5%碘伏 2%利多卡因5ml 5ml和20ml注射器各1个 无菌手套1副 胶布1卷 骨髓推片1张 玻片10张
①抽吸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短暂的锐痛感 ②抽出的骨髓液可见淡黄色骨髓小粒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 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等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 细胞之比大于血片细胞分类中的杆状核细胞 与分叶核细胞之比
注意事项
(2)2岁以下小孩骨髓穿刺选择哪一部位 为好?
以胫骨粗隆前下方为好,因为其他常用 穿刺部位尚未骨化好。
(3)消毒
先2.5%碘酊、后用75%酒精脱碘。或直接用 0.5%碘伏消毒2次,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 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解开穿刺包,戴无菌 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 覆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
以2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在穿 刺点皮下打直径5-10mm皮丘,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 沿皮下至骨膜逐一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