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绘画作品,
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画面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通过描述、分析、讨论等方法欣赏中外绘画名作,尝试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初
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以及油画的魅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世界名画卡片、绘画工具(毛笔、宣卡、墨、笔洗、盘、画架、油画笔)、教师示范的国画和油画作品实物(两幅风景油画、两幅国
画和一个扇面)
生: 自己查阅、搜集的中国画和油画代表画家及作品的相关信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艺术特点,掌握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以及油画的魅力,运用适当的美术术语欣赏和评述中国画和油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去过美术馆吗?去过的举手?生举手。
师: 看来同学们对艺术还是很有热情的,那你们对美术馆讲解员有了解吗?有了解的举手?谁能说说讲解员具体是做什么的?生: 答
师: 美术馆讲解员通过专业的评述让观众能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的内涵和文化价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馆,都来体验一次讲解员的身份。让我们一起推开美术馆的大门,注意观察有你认识的画家吗?
播放视频(视频旁白)
师: 刚才美术馆里有熟悉的画家吗?生: 分享课前搜集信息。师:但做一名合格的讲解员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良好的艺术鉴赏能
力,才能将作品的信息有效传达给观者。刚才我讲解时提到了两种绘画形式,是哪两种绘画形式呢?生: 中国画和油画。
师: 为了让同学们晋升为合格的讲解员,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如
何去欣赏中国画和油画。(板书课题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二) 探索阶段:
阶段一——鉴别形式:
师: 当面对一张作品时,我们首先应该会鉴别这张作品是国画形式还是油画形式?(板书形式) 师: 老师准备了几张画(一张山水,一张人 物,两张风景油画),这个是哪种形式?生: 答。师: 画面有明显的区别吗?现在老师再邀请同学上来摸一摸我的画。质感一样吗?什么感觉?
生边摸边感受回答。师: 为什么它们质感不一样呢?造成质感不一样的
原因是什么呢?生: 工具/材料不一样。
师: 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的工具。小组触摸。
师生共同:通过工具,我们知道国画是用什么毛笔蘸水、墨、作画于宣
纸上,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油画是用油画笔蘸以调和油调和油性颜料,作画于油画布、木板或厚纸板上,覆盖力强,可逐层覆盖,使画面产生立体感,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
师:哪个形式更立体?生: 答。
阶段二——描述内容:
师:在摸不到的情况下只靠肉眼是不是真的能立刻区分国画油画了呢?
(发给每个小组几张名作照片) 每个小组手中都有一些名作,这些作品哪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呢?把国画贴到黑板左边,油画贴在右边,看看哪个小组分的又快又准?现在开始!(学生互动)师:现在老师来
整理一下。(师整理) 这样整齐了吗?我是按什么分的呢?生: 画了什
么,也就是画的内容(板书内容) 。
师: 油画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风景、静物。油画分完了,谁来上台给国画整理整理呢?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我们再看
这两幅作品(《出水芙蓉图》南宋 吴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永玉
《荷花》),同样是国画,同样画的荷花,同样属于花鸟画题材,你更喜欢哪一幅呢?生: 说一说。师: 有什么不同吗?生: 说。师: 一个求形 似,工整、细致、缜密的画法我们叫做工笔画。一个粗放、简练大气、以形写神,注重一气呵成的技法我们叫做写意画。可是为什么两位画家都选择画荷花呢?你能联想到关于荷花的什么诗句吗?想表达什么精神呢?
生: 说。
师: 除了画,画中还有什么?生: 诗书画印。师: 中华文明 5000 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的画家都具有较高的文人气和文化素养,他们用画
配以诗文、书法题款、印章,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分析画作内容时,还可以结合诗句体会画面内涵。
师: 这种取材山水、花木等题材用诗书画印融一体来象征人格精神、抒发
个人性情的画面,在文人画中最具代表性。什么叫文人画?最爱表现的
题材是什么?生: 四君子。结合诗句并体会背后的精神。阶段三——分析造型语言:
师: 刚才我们解说的都是画面浅显的部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详细的分析画面了,我们连线一下古人,问问她们提供了什么关键词?播放视
频后,我们得到第三个关键词是什么?生: 造型(板书造型)师: 绘画中的造型是指使用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明暗等艺术手段
创造出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师: 先看老师两张作品,哥你什么不同感觉?生: 谈感受。我们在六年级之前其实已经学过关于色彩的冷暖关系、明暗强度对比等等基础知识。今天我只想让大家通过色彩聊一下你自己的感受。我们先欣赏一部电影短片,这部电影是由 6 万多幅油画一张张画链接而成的。请欣赏《至爱梵高》。(播放视频) 师: 谁来谈谈刚才哪些场景给你深刻的印象?那些色彩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 聊感受。
师: 此时梵高先生也有话要说。(播放视频) 什么是油画的灵魂?生:
色彩。(板书色彩) ,
师: 色彩是油画的灵魂,那国画的灵魂是什么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对比这两幅画,以吴冠中的两幅国画《万里长城》《水田》为例,国画更注重运用什么造型语言呢?生说线条。
师: 国画注重以线造型,同学们说一说这些线条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呢? 生说。
师: 为什么线条的力度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感觉?生说。(板书:
笔)师: 国画强调用笔。所以当我们欣赏国画时,要尝试体会在用笔产生的线条变化和情感。同样是水上植物,张大千《荷花》和莫奈《睡莲》在画面和色彩上有何不同。生: 聊感受。
师: 油画色彩布满画布,不留空白,而中国画呢?很注意空白的经营,
但国画画面上必不可少的基本色是什么?生: 墨。(板书墨) 师: 别
看只有墨,它一样能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墨分五色,哪五色?生: 焦、浓、重、淡、清。师: 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魅力,
难怪绘画大师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中国画注重以线造型,强
调骨法用笔,画面色彩又强调用墨,所以国画的灵魂是什么?生: 笔墨。
(三)欣赏评述:
截止到现在,我们的关键词得出来了 区分形式
中国画
油画
描述内容
①题材
②表现 诗书画印
人物、花鸟、山水
工笔、写意
人物、风景、静物具象、抽象
分析造型 笔墨 色彩
感受内涵
思想、文化、情感
利用刚才学到的欣赏方法来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和王冕的《墨梅图》,也可以从老师手中的讲解卡中挑选一幅,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做最后阐述。开始讨论吧!
我有画说。学生讨论,选学生评述。师简单总结。
(四)总结拓展:
师: 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搜集了关于两位画家们的故事,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在描述画作的同时,尝试体会他们所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创作意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艺术慢慢开始交融和交流,
中华文化所禀有的包容态度,催生了油画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那油画是如何在中国发展的?涌现出哪些名作或大家?中国画和油画还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希望同学们课下尝试着搜集材料和信息,下节课由你们讲给老师听,做一个艺术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