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练习题(-一)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练习题(-一)

11、与18°正好相对的经线是()12、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 、一个方向B 、两个方向C 、三个方向D 、四个方向13、 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方向是() A 、都是正南B 、都是正北C 、都是正东D 、都是正西14、 本初子午线是() A 、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C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5、 经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练习题(一)1.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是正球体②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4万千米 ④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 下列哪个地理事实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大陆漂移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C.人类活动影响气候D.世界各地冷热不均 3. 以下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A.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B. 站在海边看到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 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 5•在地球仪上,符合“东半球、低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条件的是( A.甲 B.乙 C.丙 D. 丁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赤道B. 20 ° NC.40 ° ND.60 ° S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 B . 回归线C .赤道8•“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 ) A.地球表面任何地区 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 9.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是 ( A.两极 B.地轴 C.经线 D.纬线 10. 本初子午线是指( )D .极圈 D.赤道地区 ))A. 180。

经线B. 20 ° S 经线C. 160 ° E 经线D. O 。

经线A 90B 、 162° WC 、 162° SD 、 170° WA.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16.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 W 经线和160° E 经线C. 20° E 经线和160° W 经线17. 与80° W 构成经线圈的是 ( )A. 60° W B . 20° E C . 100 18. 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 北半球、 A.165° E , 20° N B . 21° W , 7° oD .西半球 B .赤道 D .本初子午线19. 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 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 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 A. 20.A.没有变化 B .度数减少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 50° N 、40° E E D . 180 °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N C . 15° W , 25° S D . 15° W , 25° N 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 张开双手 西变化规律是 ()D .变化无规律 ( 、60° C .度数增大 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B . 26° S C . 21. A. c. 22. 80° N 、 110° W 关于经纬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每一条经线和每一条纬线都有相交的一点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用处很大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55° S ) 、25° A . —个 B .两个 23. 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 A .是相邻的两条经线C .两条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24. 沿一条纬线一直向前走A.可以一直向正东行进 C .能够到达南极点.南极点和北极点不属于经纬网之内 .能够确定地表一些特殊的点的位置D ( C .三个 ) D .四个 ( B .是同一条经线 D .都位于西半球上 ) B .能够到达北极点 D .最后能够回到原地经线 2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下列关于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26. 右图中a 点经纬度是 A 、(2° N , 26° E ) C 、(2° S , 26° W ) 103、4 E )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 B (2° N , 26° W )D (纬度2 °,经度26 : ) C.纬线 D.经纬网27. 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 A.人造卫星照片 B.本初子午线28. 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 度,该地位于( ) A.20 ° W , 23. 5 ° S C. 20 ° W , 60° N29. 一架飞机在燃油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能到达(A.北极B.南极C.北京D.赤道o 往北是中纬度,往南是低纬 B. 160° E , 30° N D.160° W , 30° N30.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动地球仪,如图,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交替B 、昼夜长短变化C 、四季变化D 、地球是“球体”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日期为如图日历 所示。

据所学知识完成 37〜38题:37 •小强和爸爸于6月11日从北京乘飞机去莫斯科观看比赛,出发时,太 阳刚好升起;到达时,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B •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 •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38. 造成北京时间和格林尼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两地的纬度不同D.两地的海拔不同39.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A.方向B.周期C.绕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40. 家住北京的小明同学分别绘制了教室的正午时刻在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某四天的入 户光线示意图,正好是夏季某一天的光照情形图的是()A.B. C. 材料: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 察的杨阳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 A 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 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 31-32问题.31.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 ° S 112° W C.29 ° S 112° E 32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33.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1 了昼夜更替现象 C.自转方向是自动向西 34.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个球体D.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112° 113")B. 29 ° N D.29 ° N 112° W 112° E28°ZC. 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B.周期是一年 D.产生了四季的变化"Wi 丿I V-35.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D 、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36. 演示地球自转: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自西向东拨D.29°41.广东的小明暑假到澳大利亚旅游,此时该国为()A 、春分②处B 、夏至①处 48.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应该处在( A 、①〜②B 、②〜③49地球上某一点位于高纬度,则( A.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寒带A.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2. 2018年6月18日(晴),小明在衡阳某地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

读图,从日 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再变短小明于2014年6月21日(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 探究活动。

读图回答:43•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 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C 、北极圈D 、南回归线4444•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 )A 、热带B 、南温带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45•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 A 、①B 、②46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A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 、北半球昼夜平分 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47.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及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C 、北温带D 、北寒带(如图所示),回答:) C 、③D 、④B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读图回答47-49 : C 、秋分④处D 、冬至③处 )之间 C 、③〜④ D 、④〜①)B.肯定位于寒带B. D.如 阳光 答图,是某日太照图,读图回 44-46 :45C.肯定位于温带D.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热带50.留心观察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A .短--- 长----短 B. 长---- 短----- 长 C. 长-- 再长 - 更长 D. 短- 再短-- 更短答案:1.C2.B3.B4.B5.A6.A7.C8.D9.C10.D 11.B12.A13.B14.C15.C16.A17.C18.D19.C20.A 21.A22.A23.B24.D25.A26.B27.D28.B29.C30.C 31.D32.B33.A34.A35.C36.A37.A38.A39.A40.A 41.D42.A43.B44.C45.D46.B47.B48.B49.A50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