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过程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创造力的培养。
然而,目前美术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现象。
现象一:教师随意让学生在纸上自由、漫无目的地绘画,学生根本不知道用什么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现象二:教师太注重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制作能力,一味地表面模仿,会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现象三: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画画兴趣,把美术知识强加于学生,使学生被动地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针对当前出现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要做到以下方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创造,培养其创造力。
1 实践生活——让创造力的培养有坚实的基础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把观察到的花草树木作为画画的原型,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展开有生命有内容的绘画。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激发兴趣——让创造力的培养注入向上的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想像力活跃,能够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作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用教师的言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情感的投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美术教学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画画的热情高涨,激情进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渐渐生成。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课题内容的艺术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取学习美术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中,笔者结合教师节,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并结合心中对老师的爱设计出一张优秀的有个性的贺卡。
3和谐课堂——让创造力的培养拥有自由宽松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把教师的权威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要求,上课被动听讲教师的内容,认真临摹教师要求的绘画内容。
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成长,会越来越没有个性,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设立宽松的环境,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促使其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五彩缤纷的舞台,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获取成功的机会,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自我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自主体验的空间,通过学生的交流就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如在制作头饰这节课中,笔者把头饰带人课堂中,让学生欣赏头饰样品后,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头饰的外形、图案、色彩等,找出制作头饰的材料。
最后结合生活中看见过的头饰,开动脑筋积极想像,动手制作头饰。
和谐的课堂体现着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想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要充分解放学生思想,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学生想像——让创造力的培养插上飞翔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就是培养创造力,而创造力如何培养?创造力和想像力密不可分,教师应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引导他们去想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美术活动中,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其想像力,发展其想像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想像中升华。
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艺术课的通感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手段。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诗情画意》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
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既让学生利用通感充分感受到诗、画、音乐中美与自由的境界,又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美术课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像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进美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容纳学生心目中的想像世界,肯定学生的异想天开,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调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使其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和思维的活跃,调动他们的创造热情,使每一次美术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活动,使每一件作品都能成为体现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树立创造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首位。
才能启发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敏感,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