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试题第一部分(25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6分)苏州评弹是一种文化,一种人间爱情的极致演(yì)。

三两个人,轻描淡写间,_( A.传诵 B.传颂)出来的却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种种。

我喜欢听这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yōu)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令我(A.心旷神怡 B.赏心悦目)。

苏州评弹把江南水乡水的清韵味渗入到弹词丝弦音韵的骨( suǐ)里,化作评弹的灵魂,让人听后如同喝了一天碗江南水乡特酿的清香四(yì)、鲜亮甘纯的存年米酒,使人微酡沉醉……(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演(yì)②(yōu)扬③骨( suǐ)④清香四(yì)(2)从括号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处横线上。

(只填序号)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③,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⑤,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⑥登斯楼也,则有,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3.名著阅读。

(5分)(1)下面是《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的一段文字。

根据你的积累,说说文中所寻之人是要扮《水浒传》中的何人。

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

①寻胖大和尚扮②寻茁壮妇人扮③寻青面扮(2)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误解而逐回花果山。

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西天取经的征途?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6分)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

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1)根据上面的材料,给“对联”下个定义。

(2)下面的诗句可以组成三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A.清风明月本无价B.晓风柳岸春先到C.风卷去来云气虚D.霞明深浅浪痕淡E.近水遥山皆有情F.夏日荷花午不知①上联: A ;下联: ;②上联: ;下联: F ;③上联: ;下联:第二部分(4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5-7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②明驿墙。

因思杜陵③梦,凫④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档。

②[枳花]枳树开的花,多为白色。

③[杜陵]这里指长安。

④[凫(fú)]野鸭。

5.下面诗句中,与“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 “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做简要赏析。

(3分)7.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尾联写“凫雁满回塘”的梦境有什么作用。

(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2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淳于髡①者,长不满七尺,滑稽②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③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 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④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升兵而去。

(节选自《滑稽列传》)【注】①[淳于髡(kūn )]战国时期齐国时政治家和思想家。

②[滑(gǔ)稽]: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③[赍] (jī)]送东西给人。

④[禳( ráng)田]祭神祈求灾异不作,庄稼丰收。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王之蔽.甚矣B.皆以.美于徐公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C.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D.冠缨索绝.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以为妙绝.(《口技》)9.下面划分句子节奏,有错的是哪一项? (2分)A.今/齐地/方千里B.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C.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D.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2)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11.乙文最后写“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有什么作用?(2分)12.甲、乙两段文字中,邹忌与淳于髡都采用了哪种方式委婉地劝谏齐威王?他们分别想表达怎样的愿望?(3分)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13-15题。

【材料一】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

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

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

【材料二】【材料三】由中国田径协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赛于4月15日鸣枪开跑,来自海峡两岸的6000名参赛选手聚首同行,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耐力和毅力的比拼。

参加比赛的有三口之家团队,有企业团队,有跑友团队,有老年团队,还有残障人士。

选手们个个意气风发,超越自我;个个斗志昂扬,不抛弃,不放弃,不到终点誓不罢休。

最终,选手兰基勇以2小时37分55秒的成绩摘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选手吴昊旻以3小时06分46秒的成绩摘得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

冠军值得骄傲,但参赛的每一位选手也都是英雄!他们用非凡的勇气和毅力,诠释了不懈追求值面挑战的时代精神。

13.材料一的哪个词,最能概括材料二、三所表现的马拉松比赛的特点之一?(1分)14.请你对材料二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简述我国马拉松赛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分)15.用简洁的语言为材料三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①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

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档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②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

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

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

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

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

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

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

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

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

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

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

这些,都是老主顾。

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

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③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

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

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

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

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

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

”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④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

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

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

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

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

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

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⑤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明队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

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⑥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

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

“跟他们寻口汤去。

”喝了两口面汤:“回见!”⑦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

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⑧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16.选文说“烤肉刘”的回民馆子是“平民化”的,概括说说这种“平民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17.文章围绕捡烂纸的老头着重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述。

(4分)18.在众多食客当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写了“煤站副经理”的形象?(3分)19.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悻悻”一词的解释,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亲⑥段中捡烂纸的老头“悻悻”的原因。

(3分)(1)怨恨愤怒的样子。

(2)失意的样子。

20.文中“捡烂纸的老头”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用意?(4分)第三部分(60分)21.作文。

(60分)好久不见,儿时的玩伴;好久不见,故乡的亲人;好久不见,家乡的草木;好久不见,青山绿水;好久不见,蓝天白云;好久不见……请以“好久不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