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部分中考真题演练2011年12.“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①艰苦创业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一重大事件。
这一事件是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乔冠华(左)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4.王伟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15.小强同学深受《行知天下》一书的影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某国际蔬菜博览会参观,看到了长1.45米、重17.5千克的“墨龙吊瓜”,外观奇特、长2米的盆栽蛇瓜。
他去的地方是A.高密B.寿光C.诸城D.青州16.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悬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最早发明和放飞风筝、被称为“鸢都”的是A.青岛B.烟台C.威海D.潍坊22.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6分)(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2分)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2分)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
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2012年13.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者: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分)(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23.(16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
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材料三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
(2分)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2013年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1.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2.《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3.(1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6分)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6分)2014年11.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困1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
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23. (14分)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7分)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2015年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
”这反映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0.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又分地”的意义是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反映了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13.“这是现代潍坊的文化象征,是濰坊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两朵奇葩”“两朵奇葩”是指A.板桥书画和万印楼B.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C.云门巨寿和十笏园D.高密扑灰年画和聂家庄泥塑22.(16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材料二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