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才哲学家罗素

天才哲学家罗素

• 无任何的枯燥晦涩之感
• 哲学与历史学的美妙融合
• 对哲学家有同情的理解
最主要影响和贡献——逻辑分析
• “矛盾分析法”
• 对本国哲学家洛克的分析,虽 然洛克对他对后世都产生过极 大的影响,但他的哲学理论在 逻辑上是有缺陷的。认为洛克 的哲学思想从纯粹意义上来说 谈不上优异。
• 在整个哲学史发展过程中,尤 其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的坏的影 响比好的影响要多,但正因如 此,这二人的名字在西方哲学 中才那么响亮。
学三一学院 36岁当选皇家学 78岁当选英国科 84岁组织著名的 95岁组织战争罪
会会员
学院荣誉院士 《维也纳宣言》 犯审判法庭
著作贡献
1896年,出版《德国的社会民主》 1897年,出版《论几何学的基础》 1900年,出版《数学的原理》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数学基础研究发 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10、1912和1913年,出版《数学原理》这部著作是20世纪科学的 重大成果,被誉为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 1905年,发表《论指谓》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 1914年,出版《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 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伯克莱、大卫·休谟和 约翰·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
罗素其思
罗素认为“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科学不同 的学问”
罗素说:“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 是独特看法”、“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正 是这种批判特性,使得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辨识功用,从而可以对科学上和日常 生活中所使用的原则加以批判的研究,最后找到某种确切性的结果。
31岁爱上奥 托琳·摩勒尔
夫人
42岁爱上 一位美国姑

44岁爱上康 斯坦斯·马
勒逊夫人
人生经历
11岁开始学欧几 21岁获得数学学 47岁因撰写一篇 79岁获诺贝尔文 90岁再次入狱。
里德数学 位,之后获得伦 反战文章而被判 学奖和英国嘉行 93岁建立“罗素
18岁考入剑桥大 理科学学位
刑入狱
勋章
和平基金会”
天才哲学家罗素
罗素其事
一战爆发以后,大哲学家罗素不去参战而去反战, 有个老太太很生气地对他说:
“别的小伙子都为了保卫文明穿上军装打仗去了,你就不惭 愧吗?”
罗素回答说: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罗素其人
如果你想简单、明快的读懂西方哲学史,请读罗素的《西 方哲学史》
如果你想真切的了解诸如“哲学是什么?它有何用”这类 问题,请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如果你想了解人的心灵,增加自己的智慧,激发自己的思 想,进而成为一个关注现实人生之人,请读罗素的《西方哲 学史》
罗素是谁?为何我们一定要读他的《西方哲学史》?
目录
1 个人生活 2 人生经历 3
主要贡献
4
名人名言
5
个人评价
6 个人总结
个人简介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1872年—1970年) 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 家、数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 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跟爱因斯 坦是同时代人。
罗素语录
幻觉不是你的错,在幻觉中做决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 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疑。
他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是时代理性主 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我们应该去仰望的智者。
伟大且行云流水般的著作——《西方哲学史》
• 内容: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时 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 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脉络。
• 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古代哲 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 个时期
• 论述主题:哲学不是卓越的个 人所做的独立的思考,而是社 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 学问题》、《贵族,是罗素爵士,生于老牌贵族家庭,其祖父两 度出任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其父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与 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穆勒是好友,穆勒也是罗素的教父。
2岁母亲去世4岁父亲去世,他和哥哥姐姐跟祖父母长大。他的祖母 是个很严厉很有控制欲的公爵夫人,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精 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曾将“不可随众行恶”题赠给罗素, 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的座右铭。
著作贡献
1915年,出版《战争恐惧之源》,颇有影响的反战小册子。 1916年,出版《社会重建原则》,该书对婚姻、教育、教会等重大 问题提出了与流行看法相左的观点 1921年,出版《心的分析》 1926年,出版《论教育,尤其是幼儿的教育》 1927年,出版《物的分析》 1940年,出版《意义和真理的探究》对堕胎、离婚和同性恋看法 1945年,出版《西方哲学史》 1948年,出版《人类的知识》
注重经验性,主张政治活动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者。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
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 平运动。
他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 学,了解哲学
罗素的哥哥反叛,罗素则压抑自己。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在他的 自传里他说:他那时考虑过自杀,是他对数学对知识的强烈热爱支 撑他走了下来。
婚姻情况
65岁与帕特
丽夏结婚生
79岁同伊迪
有一男
丝结婚 22岁与比他年
长五岁的美国
姑娘阿鲁丝结

50岁与多拉·布 莱克结婚生有
一男一女
47岁爱上 柯列蒂·奥尼尔
罗素其思
罗素是一位哲学大家,但凡是学哲学,都一定绕不过他曾提的一 个“养鸡场理论”,而这个理论一直影响到今天那些仍对哲学感 兴趣的人们,比如说世界级畅销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 就在书中引用了这个故事。罗素比喻道,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 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以为农场主和 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这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 一把猎枪,农夫把鸡杀了。所以说通过经验判断的真理不一定是 真理。科学也是值得怀疑的。
他指出,“我们所要达到的批判并不是毫无理由地就决定摒弃每种显而易见的知 识,而是根据每种显而易见的知识的价值来对它加以衡量,经过衡量之后,保留下 来任何表现为知识的东西。”
罗素还认为一切知识之所以得到建立,是基于我们的本能信仰,如果起基础作用 的本能信仰被废除,也就无所谓知识了;在我们的本能信仰中,有些信仰并非是真 正意义上的本能信仰,如果这些非本能的信仰一直和那些本能信仰纠缠在一起, 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知识得以确立的信仰基础发生危险。因而,这就有必要指明本 能信仰中的层次。这个任务就是由哲学来完成。
个人评价
英国哲学家艾耶尔 在一本讨论维特根斯坦的书中有过如此有趣
的赞叹:维特根斯坦如此伟大, 以至于成为仅次于罗素的哲学家。
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 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伯特兰·罗素:我为什么活着?
个人总结
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 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