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资料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资料


2、北半球气压中心:
夏季 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冬季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3、全球气压分布特征及原因:
(1)、分布特征 北半球 纬向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 南纬30°以南,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2)、原因
北半球 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 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亚洲高压 东北风 干燥 南印度洋 西南风 湿润
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 平衡;同时对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
北半球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图2、18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返回
季风环流:
1、季风定义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小范围: 沿海地区
思考:海陆风是不是季风? 日变化: 周期一天
2、哪个地区季风最典型?为什么?
一月
冰岛 低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亚欧大陆
西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夏威夷 高压
30°N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
冬季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温度 高 低 低 高
气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海陆高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特别显著。
3、季风环流的类型:
1月
高气压
F
低气压
7月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
低压
高气压
类型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成因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 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 温暖湿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3)考虑A、B、C----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30°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北太平洋高压
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高压)
30°
60°
图2。18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返回
极 地高气 压带
副 极高 地 低低 气 压高 带低

热 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气压带
副 热 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高气 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D
CE
A FB
G
S 90° 60° 30° 0° 30° 60° 90° N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太阳直射点 偏向力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