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30小题)1、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A、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B、使用碱石灰(主要成份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2、在实验室不宜用来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一氧化碳燃烧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木炭燃烧D、高温煅烧石灰石3、某学生打算用如图的装置采制并收集CO2.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装置名称:a.锥形瓶b.长颈漏斗.(2)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①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面以下.②反应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液面以下.③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1=CaC12+H2O+CO2↑.(3)图A装置中的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4)确认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5)根据图B的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仪器名称:a:橡皮塞b:锥形瓶c:玻璃片d:集气瓶(2)瓶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仪器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稀盐酸;(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向上排空气法,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6、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变浑,则气体是二氧化碳.7、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镊子(或药匙);所缺药品是稀盐酸;(2)写出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3)如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cabde,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8、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示意图.(1)写出仪器名称:①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3)请用上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填编号):③④⑤⑦.(4)检查你设计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浸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两手紧握锥形瓶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请你对自己设计的装置从操作的简便性和制得二氧化碳的量作出评价:此装置操作简便且可制取较大量的二氧化碳.(6)你设计的装置用来制取氧气,其对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H2O2\underline{\underline{二2H2O+O2↑.氧化锰}}9、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是铁架台、b是锥形瓶.(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既可用来收集CO2,又可用来收集O2的气体收集装置是D.(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O2,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KClO3\underline{\underline{二氧化锰、加热}}2KCl+3O2↑;用C装置收集的O2进行实验时,发现O2不纯,其原因除与水接触产生水蒸气外,另一原因可能是加热温度过高,氯酸钾分解生成了氯气等其它气体.10、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CO2,正确的操作是()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D、将一润湿的石蕊试纸平置瓶口11、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B、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点燃12、骗子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而科学可以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例如: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解开这个骗局.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猜想与验证:(1)确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2”中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O H2+O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确定汽油的成分.操作如下: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结论: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水不能变成汽油.13、下列物质在常温下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A、碳酸钙B、碳酸钙和水C、熟石灰D、生石灰1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呈红色,加热后溶液变为紫色.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振荡后,静置,溶液会变无或变浅色.15、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此同学进入深井前需进行灯火实验,经过检验氧气浓度过低,进入时应携带氧气瓶.16、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B、C、D、17、从氮气、二氧化碳、生石灰、盐酸、苏打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①可用作干燥剂的是CaO;②可用作洗涤剂的是Na2CO3;③可用作灭火剂的是CO2;④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N2.18、《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氢气C、氧气D、氮气19、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B、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D、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20、(2008•烟台)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①②④(填序号).①C+O2点燃CO2②CH4+2O2点燃CO2+2H2O③CaCO3+2HCl═CaCl2+H2O+CO2↑④石油+氧气二氧化碳+水⑤2NaHCO3Na2CO3+H2O+CO2↑(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②(填序号).①CO2+2NaOH═Na2CO3+H2O ②6CO2+6H2O C6H12O6+6O2③CO2+H2O═H2CO3(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使用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植树造林.21、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22、“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ABCD(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 C6H12O6+O2B.CO2+3H2CH3OH+H2OC.CO2+CH4\stackrel{\stackrel{催CH3COOH D.2CO2+6H2\stackrel{\stackrel{催化剂}{→}}{△}CH2=CH2+4H2O化剂}{→}}{△}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A,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3)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凝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在采煤工业上,把干冰与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能增强爆炸威力的原因是干冰汽化为二氧化碳气体;能防止火灾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23、现测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8%,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1)目前有以超临界(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作致冷剂(以前曾用氟利昂),这种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防止臭氧层破坏.(2)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K2CO3溶液,发生反应K2CO3+H2O+CO2=2KHCO3.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①分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②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和循环的方向(用箭头表示).③在该流程图中,吸收池和分解池所起的作用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将空气直接通入合成塔,可能会引起的危险是氢气不纯会引起爆炸.④合成塔内的反应为CO2+3H2=CH3OH+H2O,生产3.2吨甲醇,可回收空气中的CO2 4.4吨.24、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是()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下部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D、用一小虫放入瓶中观察25、以下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各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26、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⑤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27、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试管;b 铁架台;(2)用A装置制取O2时,A中应放MnO2 其作用是起催化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连接制取装置;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大试管内放入石灰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C;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⑤③④D.③④⑤②①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stackrel{△}{=}K2MnO4+MnO2+O2↑,选用的发生装置B,收集装置C、D;(5)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A,收集装置是C、E.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8、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划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D、丁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9、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倒人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30、二氧化碳(化学式:CO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够与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近年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这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是引起“温室效应效应”的“元凶”.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共30小题)1、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A、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B、使用碱石灰(主要成份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