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七篇【篇一】初春时节,大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三八前夕,我作为办事处的妇联主席走进各村看望妇女姐妹们,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农村女干部和农家妇女,在村组院户精准扶贫,在产业发展努力拼搏,在田间地头春耕忙碌……她们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主心骨3月8日,春意暖暖。

**路办事处**村文书**行走在各组的一个个院落,挨家挨户地为贫困户统计需要栽植的各类树苗。

**村地处城郊,全村2702人,贫困户166户、483人**年,**来到村里担任文书,进村第一天,她就暗暗发誓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于是,在**村的山路上、田地里、院场中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奔走忙碌的身影。

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发放各种补贴、完成各种表格、材料、为贫困户办理各类具体事项等,忙碌的文书工作让**天天顾不上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年仅十岁的孩子经常陪着妈妈在村里加班。

同样,在办事处的扶贫干部中,还有一位巾帼女性也让广大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她便是**路农技服务中心的彭玉华。

3月8日当天,办事处在计家沟村举办了开年来的第一场柑桔管理培训会,彭玉华一来到贫困户王同平的桔园开始教授柑桔的修剪技术,周边的桔农们就把彭玉华团团围住。

今年全市柑桔受低温雨雪冻害天气影响严重,柑桔作为计家沟村主导产业,柑桔种植面积大、受灾害影响面广,因此群众对相关培训的参与热情也很高,通过对柑桔冻害原因、防治措施和修枝施肥等桔农“关注点”进行深入讲解,为桔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培训效果比较明显。

如何减轻桔农经济损失,确保培训实效?彭玉华逐村逐组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桔农开展剪枝等实际操作。

“一棵树上‘当家的’不能太多……”彭玉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贫困户对剪枝、冻害防治等柑桔春季管理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培训很及时,避免了我们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该处**村贫困户秦文群乐呵呵地说。

一年来,彭玉华累计培训桔农600余人次,深受桔农欢迎。

**路办事处目前共有在职村组干部46名,其中女干部12名;全处103名包户工作队员中有31名女干部,正是在在这些女干部的带领下,各村正大步行走在奔康路上……女能人,成致富奔康领头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下足“绣花功夫”的不乏女性身影,她们和村里的女致富带头人们一起构成了脱贫攻坚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市的“巾帼脱贫行动”实施以来,女性扶贫干部、女致富带头人、贫困妇女已经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列,不仅展现了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风采,更撑起了脱贫攻坚战的“半边天”。

今年55岁的**是三里桥村五组村民,全家共3口人,本来一家人的日子虽不算富足却也衣食无忧。

但自从1992年起,她丈夫、女儿先后生病,让她家的日子一下子掉进了无低深渊,高额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为了给家人治病,**四处向亲戚借钱,到处求医,家里陷入了窘境,养家糊口的重担也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屋漏偏逢连阴雨,**年,她又因患子宫肌瘤,做了子宫切除手术。

**年底,村里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时,将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三里桥村支部书记苌光燕担任她家的包户干部。

在一次买菜中,**了解到在市场上的豆芽供不应求,而自己又居住在城区,发展豆芽产业既不污染周边环境也不影响周边邻居,于是在反复琢磨和苌书记商量后,**借钱买回200斤黄豆、水缸等工具,开始在家长起豆芽。

每天凌晨三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就已经起床将当天要卖的豆芽进行检查、封装、装车,为保持豆芽新鲜、口感最好,五点之前她就要将豆芽送至城区各处的早餐店。

通过反复试验,**的豆芽终于长成功了,通过她的勤劳苦干,她的豆芽质优价廉,受到购买者的欢迎,每天可以达到200多斤,每天的收入在300元左右,**年她家也成功地实现了脱贫。

面对艰难困苦,她不等不靠,凭借勤劳的双手,撸起袖子加油干,并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她还准备今年将自家闲置的2间房屋扩大规模来加工豆芽。

**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现在,村里人都会对**高看一眼,以**的自强精神为榜样来鼓励贫困村民,办事处对**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引导贫困妇女克服“等、靠、要”思想。

47岁的**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2003年前她开办过采石场,饲养过万只鸡和近百头山羊。

2003年,她拿出积蓄承包了安置点的70亩荒山,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开山修路、挖树窝、买树苗,栽植樱桃、桃子、柑桔等果树和银杏、栾树、桂花等风景树,硬把的贫瘠、荒芜的乱石堆变成了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果园、观赏园。

**年年底,**联合村里的21名妇女姐妹,创办了以柑橘苗木种植、生态土鸡养殖及农家乐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盈专业合作社”。

**年春季,她带领社员们一起种植了大规格樱桃500株、桃子600株、梨子500株,把谷庙岭建成了名符其实的“花果山”。

山场内办起了农家乐,共同时接纳60余名游客休闲娱乐。

她们还把谷庙岭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划分成小块,对外进行认种招租,建成了“开心农场”。

现在已经有32个城市家庭到她们的“开心农场”认种菜园,每到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菜园里种菜,非常热闹。

**年,她带领45户贫困户种植柑桔,并有32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增收1200元,实现脱贫。

目前,在“同盈专业合作社”引导下,当地已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40余家,女子合作社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在**路,像**、**一样的女能人还有很多,遍布种植、养殖、商贸、服务等各个行业,她们不等、不靠,主动学知识、学技术,勇敢自主创业,团结和带领周边群众奋力脱贫致富,被乡亲们由衷地称赞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领头雁”。

好媳妇,成农村“最美家庭”新典范三八前夕,办事处深入开展了“水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宣传和树立部分妇女孝老爱亲、友善邻里、勤劳朴实、发家致富的文明新风和典型事例,并积极为广大妇女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引导和帮助她们学技术、立志向、找工作,激发妇女同胞主动参与“巾帼脱贫”行动,成为了全处农村“最美家庭”的新典范。

今年47岁的**,是三里桥村二组村民。

她自己身患乳腺癌,丈夫在外打工,上有古稀多病的公婆,下有一对上学的儿女,这个苦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可她却在大难中挺直腰杆,做完手术后,不但毅然挑起了全家重担、艰辛劳作,还不忘经常帮助邻里乡亲。

为提高家庭收入,她当了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并在农闲时出外做小工、干零活,里里外外唱“独角戏”。

**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善良朴实和对亲人的大爱,立志脱贫、奔向富裕,慢慢地过上了好日子;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纷纷称赞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好媳妇、好母亲。

立下愚公移山志,但愿苍生俱饱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对于各级妇联而言,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帮助贫困地区妇女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是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巾帼不让须眉,铿锵玫瑰绽芬芳,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妇女姐妹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一朵朵“铿锵玫瑰”誓在扶贫路上绽放青春之花!【篇二】我的帮扶对象户主叫**,今年81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风湿病等多种疾病,长年吃药,每年都要住院,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其老伴曾显斗72岁,身体看起来倒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能干一些简单的农活。

儿子**早年离异,一人在市里某乡镇务工,孙女熊梦,远嫁他乡,已为人母。

家里所有的活儿都落在老伴曾显斗身上,天天忙了地里忙家里,很辛苦。

今天是**年5月24日,我们单位一行四人早早地赶到了****村部,完成签到后,先后领取了健康扶贫宣传单往扶贫户家里赶,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宣传健康扶贫相关政策,了解农户小麦、石榴的种植情况,而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他们送**办理慢性病门诊需要的二甲医院医生诊断证明和出院小结。

几个月前,我上门向刘婶家宣传了慢性病门诊的相关政策,他们听了非常高兴,表示马上去**镇卫生院办理,可直到上个月慢性病门诊仍没办成,原因是刘婶因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在**市人民医院的住院手续都不见了,没有二甲以上医院的医生诊断证明和出院小结,就没有办法办理慢性病门诊,而他们又没有想办法重新补办。

看着刘婶夫妇苍老的面容和蹒跚的步伐,我自告奋勇地说:“你们年纪大了,坐车不方便,要不我去试试吧,去医院帮着补办一份,办好了给你们送来。

”第二天我来到医院,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找到当年给**治病的周俊医生。

周医生很爽快,二话不说开了诊断证明。

可当我到病案室复印出院小结时,当班医生根本不听我的解释,非要本人或家属来才行,我一个外人,不能复印病案室的相关资料。

难道今天这一趟白跑了吗?难道非要让年迈的**亲自来一趟吗?我不甘心,又找到在医院上班的亲戚,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当几天后我拿到医院的出院小结时,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回想着这些,不知不觉来到了**家。

刘婶已经早早地在门口迎着。

当我把材料交给他,并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后,刘婶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你啊,你真是个好女子呀!”我说:“刘婶,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到镇里办理慢性病门诊,早点享受门诊的优惠政策啊。

”我又拿出宣传单对**及老伴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随后我和曾叔顶着烈日到地里查看了石榴及小麦的长势。

今年又种的石榴成活得很好,都绽开了鲜艳的红花,小麦颗粒饱满,压得麦秆弯了腰。

曾叔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单位的路上,我和大家交流了刘婶家的情况,大家都为刘婶家感到高兴。

听着头顶上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我的心情愈发激动。

刘婶家不是我的亲戚,却比亲戚还亲,比亲戚更让我挂念。

几年来,我和刘婶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能为刘婶家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心里很充实,也很幸福。

现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为刘婶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同时也让我见证了刘婶家的巨大变化。

祝愿刘婶家越来越好!【篇三】第一次到她家走访,是**年11月20日,她家因为有一家庭成员患重病,经群众评议需纳入精准扶贫户,我和一位村干部是去她家调查情况的。

她家住在**村二组,离村部大约有3公里。

走进她家大门,主人连忙招呼端茶拿烟,只见一个20多岁的姑娘,进进出出忙前忙后。

待我们坐定说明事由后,男主人叹声说:“我家儿媳妇潘雪琴,今年9月查出甲状腺双侧肿瘤,在十堰太和医院住院做手术花费药费 9万多元,医院嘱咐定期化疗。

”说着,他忙叫家人把住院的资料找出来让我们看。

我们一边看资料,一边让患者来到跟前,询问有关情况,患者走上前来,原来患者就是刚才给我们端茶递水的姑娘,中等高,她圆圆的脸,眼睛清澈明亮,面带着微笑,是个很标致的姑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