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余秋雨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客这种职业的特点,体会信客的为人。
2、整体把握内容了解信客的“信”;围绕“诚信”进行口语练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重点: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难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种职业,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下,早以泯灭在时代的潮流中,仿佛已销声匿迹;有一种人,在城市与乡间踽踽独行,用他瘦弱的肩膀,挑起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因为一句嘱托,因为一句承诺,他踏上漫长的征程,挥洒青春,这就是卑微、低贱的职业人——信客(板书题目)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初识信客】
1、走进作者:
2、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唏嘘
..()噩.耗()猝.然昏厥.()克.扣()呵.斥()..()伎俩
跋涉
..()..()穷愁潦.倒()文绉.绉()颠沛.()吊唁.()焦灼
连声诺.诺()
3、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
为什么做信客——()——()——()4、我的疑惑(小组为单位搜集):
(二)【合作探究走进信客】
过渡:还有不同的吗?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合作探究,走进信客。
(点投影)
1、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文中从几个方面具体体现出
来?(结合文中句子加以分析)
2、这是一位▁▁▁▁的年轻信客?(请文中信客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句子加以分析)
师小结:同学们说,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是苦。
(板书)工作劳苦:因为他终年跋涉奔波还有生活困苦:收入微薄,家中值钱的一无所有,后来还得靠别人的帮助,可这还没有什么,一个人更不能忍受的是心灵痛苦:蒙受他人的怀疑、憎恨欺凌(边说边投影)。
在这般的折磨下,他还坚持了三十年,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这是一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恪尽职守、通达事理、、、
过渡:回头看看你们的疑惑,还有吗?
1、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2、文中的信客为什么没有名字?
3、年轻信客死后为什么要与来信客葬在一起?
……(有可能有这些问题)
(三)【拓展延伸感悟信客】
1、请你用精彩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拟写几句话表达对年轻信客的敬仰。
(如:感悟、颁奖词、小诗歌、对联等)
写好后小组交流,选取一篇最具小组实力的展示给同学们
老师展示自己的:
走出课文---联系生活体验反思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诚信总是做人之本。
请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聆听学生的心声)
(在学生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给出以下资料:那些因为劣质奶粉而永远长眠于地下的婴孩们,他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这奇妙的世界,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就被那些狠心的人剥夺了生的权利。
无视诚信,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这种道德感缺失的人或许暂时会有一定的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却已成为背信弃义之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万人唾弃之败类。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为了实现妻子的诺言,曾子杀猪,教导了孩子要诚实;为了实行变法,公孙鞅立木取信,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推行了变法;为了实现自己对楚王的诺言,晋文公退避三舍,最终成了春秋五霸的霸主之一)
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人、群体、社会是不可以不讲诚信的,诚信是我们这个世界得以支撑到今天的基石之一。
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事事讲诚信,时时讲诚信。
让诚信伴我们行天下!
老师赠送大家几句名言,希望大家能时时牢记:
传统美德: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三、板书设计:
做信客很“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
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做信客必须讲个“信”字: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
四、布置作业:
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
(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
)
五教学反思
在这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还是很好的掌握了课本的主要内容与重点,但是从设计的问题“让你们当信客你们愿意吗?”上却看出了教学设计中的一处不足之处:
在这一环节的讨论中,发现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去当信客。
大概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了信客的“苦”与“信”,却没有将其行为升华到一种人性的高度,让同学产生了一种做信客就是一个苦差事,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却未能感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