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

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树木学实习报告《树木学》教学实习报告08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 1班第三组本组成员:唐洋洋、王阔、丁大舜、杨群、邹应妮、左碧、安静姓名:唐洋洋学号:080903110082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课堂上的知识与实践初步结合起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也使我们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学习和训练。

2.要求我们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贵州省中高山林区大部分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特点和生态习性,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树种间的生物关系,学会野外植物调查得到方法及有关工序,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0.06.21~2010.06.27三、实习地点:1.花溪水库2.花溪公园3.贵州林业学校树木园四、实习工具与主要参考资料:工具:枝剪、标本夹、吸水纸(标本纸)、采集带、标签、采集记录本、针线参考资料:工具书(贵州植物志)五、实习内容:1.任务要求:①在试验之前小组成员需认真阅读实习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养成注意野外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习中熟悉某一区域树种、数木蜡叶标本采集制作方法以及植物名录编制方法、进一步掌握检索表编制(150种),了解贵阳地区常见树种资源及分布情况。

②每组至少完成200种木本植物标本的采集、记录、压制和物种鉴定工作并编制其名录;编辑采集的150种植物标本的定距或等距检索表。

③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时间、地点、实习工具、任务要求、是西方法、结果分析、问题讨论、实习总结;在实习的最后天(星期天)识别标本,每人识别50种植物标本。

2.实习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沿设定的路线观察、采集记录。

将未来得及定名的植物标本带回实验室利用试验用具和工具书进行鉴定定名与记录。

①标本采集方法:木本植物需选用无病虫害、具花或果的枝条剪下,其长度在 25 - 35cm 左右。

采集同时要在标本上挂上标签;并同时做好记录。

②记录方法:现场记录采集编号,记录树皮、小枝与树叶等特征。

③标本压制方法: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即台纸制成的标本。

④检索表编制方法:把各种植物的关键性特征进行比较,抓住区别点,相同的归在一项下,不同的归在另一项下,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成相对应的二项,依次下去,最后得出不同种的区别。

⑤名录编制方法:按照老师给的模板将所采集到的物种的信息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

3.结果分析:我们小组这次《树木学》实习,共采集木本植物标本216号,共有200种,隶属70科138属。

其中裸子植物7科19属24种被子植物6科118属176种。

在所有的标本中,因为季节还相对较早,较多的标本由于没有采到足够的花枝和果枝而显得不是很好,不过我们可以以后再采集花和果实,那么就得到完整的标本了,一般地说,没有花和果实的标本不能作为鉴别种类的根据,所以必须采叶、花(或叶、果)齐全的枝条,同时标本上最好带着二年生的枝条,因为当年生的枝条,变态比较大,有时不容易鉴别,此外在查检索表的时候发现同种植物雌雄异株的关系如杨树和柳树等,那么这种植物特别注意要采齐雌株和雄株的标本。

在压制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已压标本,所以造成一些标本的叶子发生卷曲,花或果实发生掉落现象,使得一些标本看起来不太完整,所以总得来说这次标本质量不是很高,但我们一定会吸取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运用在此次实习中学到的知识。

标本采集制作统计完成后,对其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群落作了大致的分析,首先第一天,我们先到了花溪水库沿路采集标本,这次采集了约75种,可能是由于地质的原因,沿路木本植物的生长主要以灌木为主,特别是越往里走大型乔木的生长就越少,小型灌木越来越多,灌木中又主要以蔷薇科为主,大概占了当天所采物种中的三分之一,而且一部分又生长的很相似,所以使得对其鉴定有很大的难度。

综合分析是因为花溪的地表土壤主要以碎石中的沙页岩为主,粘土层较少,所以不太适合大型树种的生长,分布也比较松散,不过马尾松比较适宜生长在沙页岩土层中,所以分布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天的采集地是花溪公园,在这里因为是公园,所以很多树种都是移植到园内的,所以树种分布情况比较集中,但是树种的数量却比较少,所以我们只采到了三十多种数目,其中乔木占据了大部分,主要又以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杉科为主,很多植物都是作为园林绿化用的,比如一条长长的道路上都栽种的是水杉,或者蝶形花科植物。

使得很多物种成片分布,形成错落有致的风景。

最后一站是贵州林业学校的树木园,一进校园,就发现这里的树木多种多样,而且主要栽种的是乔木类植物,在校园内的树种多以柏科、松科和杉科为主,最多的还是柏科植物,往树木园里走,以前没有见过的树种更多了,而且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仅仅一个小的区域就有数十种不常见的,比如在一个直径大约20米的范围内,光是槭树科的植物就有五六种,桑科也有三四种,加上其他种类如榆科、苏木科、大戟科等等,把那里变成了植物的繁盛地。

而且光在校园内就有好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池杉仅有两科,罗汉柏也唯有那小小的一簇,还有香果树更是十分珍惜了。

综合起来得出一些粗浅的结果,这几个地方的常见树种加上我们认识的估计两三百种,其中在土壤好多位黏性土壤的地方多生长乔木,在土质多为沙石的地方多生长灌木,且各地表同种植被分布不是很连续,但数量多,种类多,分布广泛。

而且一路上都看见贵阳地区都是青山绿水,说明目前这边的植被生态环境保持的还是不错的,环境多样化也体现的比较好。

4.问题讨论: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类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整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经过小组成员仔细分析讨论,得出了相对较好的答案。

比如,首先是分工合作问题,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实习,我们实行采集、记录、询问种类等的分工;在采集时由于只有一把枝剪,所以其他同学采集标本时只好直接用手去折,回来就发现一些标本的树皮被撕掉一些,经讨论发现这不但影响标本的美观,而且还可能影响标本质量,所以就必须用枝剪剪下标本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运用工具书进行种类鉴别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标本鉴定错误的情况,讨论发现,必须要根据看到的特征,从头按次序逐项检索,不允许跳过某一项而去查另一项,并且在确定待查标本属于某个特征两个对应状态中的哪一类时,最好把两个对应状态的描述都看一看,然后再根据待查标本的特点,确定属于哪一类,以免发生错误。

在进行植物检索便剪辑的过程中就按科分类编辑还是根据标本特征分类编辑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如果是在没有实物标本的情况下翻书根据科类编辑更为方便,而现在有实物标本,而且不同平常的是这次要编写150种植物,所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编写更为简便。

六、实习总结:此次树木学实习,虽然是较初水平上的学习探究尝试,但其过程却让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各个同学各个树种的种名,让我更加意识到这次实习的重要性,其次它让我们认识到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是远远不够的,也懂得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体会到了实习探究的无穷乐趣。

标本的制作还是比较繁琐的,要每天都换纸晒纸,一方标本发霉变黑,检索表的编写更是大家熬了一晚上才做好,编排名录也比较费时,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抱着紧张的心情考完试,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对各个树种的了解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也越来越觉得其是非常吸引人的。

实习结束了,我们发现野生植物采集最忌草率行事,草率行事有仅影响活动质量,而且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因此,在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准备图书资料,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了解植物采集方面的知识以及准备采集的用品、用具等内容。

野外记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日后对一份标本进行研究时,它已经脱离了原本的环境,失去了生活时的新鲜状态,特别是木本植物标本,仅仅是整株植物体上极小的一部分,如果采集时不作记录,植物标本就会丧失科学价值,成为一段毫无意义的枯枝,虽然我们考完试标本用处就不大了,但我们应抱着严谨的科学工作态篇二: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华南、白云篇一、实习心得除了之前去的越秀公园、珠江公园,这次学校又特意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习时间,先后去了华南植物园、白云山、钟落潭农科所。

这次实习不但是对之前知识的巩固加深,还让我们认识了更多园林物种。

不仅仅是植物的特征外貌、它们的经济用途,还有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此外,我们还收获了快乐。

亲身于大自然中,绿意盎然,甚为惬意。

当然,身心得到舒展还是其次的,重要的还是学到了什么。

行程第一站是华南植物园。

据刘念老师介绍,中国三大植物园是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植物园。

当前植物园的功能包括,科学研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保教育、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珍惜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引进并推广应用新的植物资源、种质保存等。

不得不说,华南植物温室令我们开了眼界,沙漠馆、热带温室馆、水生植物馆还有奇异植物馆,令我们不禁大呼植物品种之繁盛,造型各异、花色繁多。

馆外也有很多园林常见的植物,而且山石配置与园路造景都很好,另外老师还特地着重地提醒我们也应该关注水岸植物的配置,由此引发我思考,因为今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返璞归真,而水很能予人亲切感,那么水岸和水植植物的配置就很有价值了。

书上提过: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线条构图的造景效果。

同时还可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水石榕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留意下可以发现水边植物配植一般不会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在应用水边乔木时,若有探向水面的枝、干,或者树作似倒未倒状,很能增加水面层次亦富有野趣。

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可配置不同植物做到与水相映成趣,比如土岸可断断续续间植地锦来遮丑,而混凝土岸则可种垂柳掩映。

园内的湖边驳岸种植有千屈菜、纸莎草、旱伞草、水烛(香蒲,香蒲科)、梭鱼草、水竹芋(再力花),老师介绍莎草科和千屈菜科植物可考虑水岸种植。

其中湖内种有睡莲、王莲,甚是好看。

行程的第二站是白云山。

相比较于华南植物园,白云山种植的植物更代表岭南一般栽培树种。

讲解的老师也相当幽默风趣,将科种特点介绍得生动易记。

虽然很累,但也懂得了对于园林这样一个人文艺术兼顾的学科,实践相当重要,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多看多想对园林景观设计帮助很大。

第三站我们去了钟落潭农科院,这一站主要是自主学习,园内很大,视野很开阔。

最有趣的莫过于看到了无土栽培的实况,欣赏到兰花的美丽,亦深感花卉种植与园林密切相关。

分享完心得,下面是我对这次实验做的部分资料的整理。

二、资料整理篇三:树木学实习报告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园林班级:10级姓名:xxx学号:2010512439老师:权俊萍老师一.实习时间 2012年6月23号---27号二. 实习地点石河子大学、西公园、游戏广场、石河子宾馆三. 实习目的与要求1、目的:(1)基本掌握常见园林树种主要形态特征,学会野外鉴定和识别树种的基本方法、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