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_复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_复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复习题一、判断分析题1、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比海洋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具有学术性;()错误,海洋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的法律体系比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具有学术性;2、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不能用法律调整;()错误,中国共产党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既定方针3、法治与民主无关;()错误,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本内容。

4、熟悉法律的人必然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错误,熟悉法律的人不一定就有积极的法律意识5、法是衡量全人类是非正义的标准。

()错误,由于是非正义本身有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并不是衡量全人类是非正义的标准。

6、党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党法。

()错误,未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不具有法律效力7、统治阶级意志就是法;()错误,法表现为国家意志8、法是从来就有的。

()错误,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9、自杀是违法行为。

()错误,对国家、集体、他人不构成直接危害的自杀行为不构成违法。

10、违法行为必然会带来法律责任。

()错误,违法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免予追究法律责任,且对违法者能否追究法律责任还取决于法律实施的情况。

11、人权是天赋的。

()错误,人权不是天赋的,阶级社会中,人权主要是靠斗争和立法取得的。

12、法仅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政权的少数人的意志。

()错误,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13、法所规范的行为只是社会关系中围绕权利和义务实施的行为。

()正确,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所规范的行为只是社会关系中围绕权利和义务实施的行为。

14、法律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

()正确,依据证据的有无等等认定的法律事实不同于客观事实。

2第四、现实生活中,很多行政机关越权实施行政行为应该禁止,也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3、用所学有关法理学的知识指出以下法律规范的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

“严禁吸食、注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处15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或单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吸食、注射器具。

”答:(1)假定:吸食、注射毒品的(2)处理:严禁吸食、注射毒品(3)制裁:由公安机关处处15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或单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吸食、注射器具4、村民刘某于某夜12点左右到离村子有3公里远的集体所有树林里盗伐树木,同村村民李某深夜回家,途经树林边时听到树林中的伐木声,出于好奇,偷偷走近刘某处,被伐倒的大树当场砸死。

刘某在次日看到木头上的血迹,才发现出了人命。

问:刘某伐倒树木砸死人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答:1、不是违法行为,而是属于法律事件;2、违法行为作为一种法律现象,是由特定的要素构成:第一,违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第二,违法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第三,违法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第四,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人或组织。

3、上述四条件缺一不可,本案中至少行为人刘某伐倒树木砸死人的行为根据当时的情境下,不能算是主观上有过错;4、所以,刘某伐倒树木砸死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5、张三与李四(两人均是化名)共同供职于我国某建筑工程公司科威特海外工程部,1990年元月某日,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进而发展到持械殴斗,张三凭着人高马大,用砍刀把李四砍成重伤,李四被送回国内治疗,张三被科威特警方拘留。

案发后中国外交、司法机关同科威特外交、司法机关协商后同意张三由科威特司法机关适用科威特刑法定罪量刑。

后张三经科威特司法机关审判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被关押在科威特监狱服刑。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十几万军队在坦克大炮掩护下向邻国科威特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狂轰滥炸的过程中,关押张三的监狱被炸的只剩下残垣断壁,所有犯人四散而逃,张三也随其他犯人逃出监狱。

此时,我国政府派出民航飞机在约旦接中国公民回国,张三也搭上该航班,安全抵达中国。

1990年10月6日,李四在北京城闲逛,发现张三。

他秘密跟踪至张三住的旅馆,然后到北京市公安局报案。

北京市公安局经过讯问,证明李四所述事实真实,经北京市检察机关批准,将张三依法逮捕。

问:科威特法律对我国公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对犯罪人在国外执行刑事处罚后的情况应如何处理?张三、李四均为中国公民,但是张三砍伤李四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领域外的科威特国,根据以属地原则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在维护我国利益,坚持我国主权的同时,也要尊重科威特国的主权,因为该案件发生在科威特国,因此科威特对发生在本国领域的犯罪案件有刑事管辖权,另外也为了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所以我们通过与科威特协商,由科威特行使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但这并非是我们放弃管辖或没有管辖权,因为我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七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在国外接受过审判,在监狱服过刑的人,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其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体现了法律规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6、有8人在某山中挖洞,在洞中违法设地下兵工厂非法制造枪支弹药,后被公安机关发现。

问:检察机关在起诉时,应指控地下兵工厂犯罪?还是起诉8人共同犯罪?为什么?答:应起诉8人共同犯罪。

因为:第一、地下兵工厂不是独立的犯罪主体,而是8人为违法而设立的。

第二、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为实施犯罪行为而设立的企业,仍以公民个人作为犯罪主体第三、本案中,8人为非法制造枪支弹药而设立地下兵工厂,应以8人作为犯罪主体来追究,而不是以地下兵工厂作为犯罪主体来追究。

7、黄某因强奸并残忍杀死女青年徐某,一审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黄某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案件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下发了死刑执行命令。

被害人徐某的弟弟,年仅17岁的徐强发誓要亲手杀了黄某为姐姐报仇,徐强从同村王某家中偷出王某私藏的猎枪,用大衣包裹,潜伏在公判大会会场,在公判大会上,人民法院宣读了对黄某的死刑判决书和死刑执行命令。

在公判大会结束时徐强对准黄某的头部开枪,当场将黄某击毙。

徐强被武警当场抓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问:徐强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为什么?答:徐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因为:第一、虽然黄某被判处死刑,但应有法定的机关执行,并非徐强能够擅自杀死他,而作为执行。

第二、徐强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四个要件:1、主体符合。

2、客体符合。

3、在主观上,也确实因仇恨而去仇杀黄某。

4、在客观上,也确实实施了杀人的行为。

第三、所以,徐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三、问答题1、成文法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参考答案要点:成文法的含义;优点在于:(1)法律比较系统;(2)法容易普及;(3)律师的地位不是很高。

(2分)缺点在于:(1)法律发展变化慢;(2)不容易很好体现司法公正;(2分)(3)法律本身的逻辑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较差。

2、论法的局限性。

1、法律具有保守的倾向。

法律的稳定性(实质上就是倾向于过去、倾向于保守)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性总是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出现“时滞”问题。

2、法律具有不能适时应变的弊端。

法律规范从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的特点中派生出僵化的一面。

因而,当面对具体个案时,它就有可能成为非正义的、僵化的规则。

3、法律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发生或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会存在遗漏。

因为(1)立法当时不可能完全预料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物;(2)法律毕竟是通过简明扼要的言词来表述社会现象的,任何语言都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去穷尽所有的行为与事件;(3)法律调整的范围只限于那些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去干预的社会关系,而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少方面用法律干预是不适宜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法律也不必去穷尽一切社会现象。

4、法律语言有其拙劣性,它留有许多自由裁量的余地,给适用带来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

尽管法律是统一的行为尺度,但它存在许多不能作具体、确定规定的地方,这主要有:一是需要作价值判断的规定,如涉及“适当”“必要”“正当”“合理”等词汇之外;二是后果归结中关于罚则幅度的规定,如“有期徒刑3年至7年”这样的规定,就需要进行自由裁量。

法律推理过程中往往会离不开适用者的主观意志。

因而也就渗透了适用者个人的非理性因素。

5、法律存在着从管理走向强制,从控制走向压制的潜在危险。

6、法律是通过法定程序经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执行的,这就会引起法律执行的成本问题,即司法与行政资源的投入问题。

7、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社会或人为因素的制约。

为了减少和克服法的局限性,应当进行适当的弥补和匡正。

补救措施包括:规范并加强法律解释,判例形式的补充,法律程序的科学设计,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造就职业法律工作者,其他治国手段(道德、政策、行政等手段)的辅佐,等等。

23、法对于国家政权有什么积极作用?第一,法为确认国家的政权的合法地位所必需。

法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国家政权必须以法律形式确认自己的合法地位,确认和体现国家政权的性质以及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

第二,法为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所必须。

只有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国家机构,确定国家机构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及其活动方式和原则,才能保证整个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

第三,法为实现国家职能所必需。

法具有高度规范性和特殊强制性,它可以将国家职能的各项任务明确化、具体化,并以其特殊强制力保障实现。

第四,法为制约国家政权活动所必需。

现代民主国家的各项职能活动都需要有法律上的根据,受法的制约,以防止其背离民主政治的要求。

第五,法为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

法的高度规范性有助于建立和保障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