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1)班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二)姓名得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3.如图2-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2中的()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图4表示的是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图,MN 是界面,α和β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7. 图5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8.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30° B. 60° C. 90 D. 120°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用光学知识来解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6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12.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太阳的影子 B. 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D. 无法确定13.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在路灯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是温反射现象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D.当入射角为0°时,入射线.反射线.法线重合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5.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2分)16.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18.图7是_________成因的示意图。

(选填“日食”或“月食”)。

v19.图8是潜水员在潜水艇里面看水面上的飞机,此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引起的。

20.太阳光穿过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时,由于折射向地面偏折,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1.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m。

若他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动,经过2s,像到人的距离是;22.小王同学身高1.60m,若他想要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镜子的高度最低应为 m。

若小王能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李的脸,那么小李看到小王的脸(填“也能”或“不能”),这是因为的缘故。

23.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

24.汽车的车头里装有一个反射灯光的镜,它对光线具有作用。

汽车的驾驶室旁装有一个镜,它对光线有作用,用于扩大司机的。

25.目前,光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种,如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等。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26.白光通过棱镜后,能够分解成_______七种色光。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它说明:白光就是由这七种色光_______而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

三、探究题(一)作图部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27.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9所示)。

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28.图10中的箭头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AB的像A′B′的位置。

29.如图11,已知入射光线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

30.如图12所示,MN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作出S点发出的能通过P点的光线。

31.如图13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面,完成光路图。

32.如图14所示是一条鱼A在水中的实际位置,画出用鱼叉叉鱼时所看到的鱼。

(二)实验探究部分(共30分)33.(3分)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秒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激光信号,则用此方法测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A.7.68×108千米 B.7.68×105千米C.3.84×105千米 D.3.84×108千米34.(9分)如图16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_,同时还可以确定_________。

实验中我们能确定出像的位置,凭借的镜后的物体与像的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35. (6分) 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7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1移向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到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36.(3分)吴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18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37.(3分)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

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栋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38.(6分)小东喜欢和同学玩手影游戏。

玩得过程中他们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

他们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于是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19。

实验中,他们把手电筒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图1—2—7所示),由图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 35 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2=30分)1. A2. B3. D4. C5. B6. C7.C 8. A 9.D 10. C 11. A 12. C 13.D 14. B 15. C二、填空题(22*1=22分)16. 月亮17. 3×10818. 日食19. 折射20. “高”21. 5 622. 0.8 也能反射23. 反射折射24. 凹面会聚凸面发散视野25. 镜面反射26. 红橙黄绿青蓝紫色散复合红绿蓝三、探究题(一)作图部分(3*6=18分)27.28.29.30.31.32.33. C34. 大小像距等效替代35. 上升下降36. C37. 关着的窗户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局部看上去很晃眼;打开的窗户阳光照射在屋内墙面,发生了漫反射,发射出来的光线较少,所以看上去较暗。

38. (1) 减小(或变小)(2) 15.5 cm (15.3——15.7均正确)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