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2.专业代码:0536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登记证书举例加工制造类(05)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053600)生产制造(06)通用工程机械操作(6-30)、机械设备修理(6-31)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电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技并修,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制造类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应用企业的需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保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智能制造中生产、服务一线工作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6)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7)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8)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9)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专业知识和能力(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 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具有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

(7)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8)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9)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2.1 专业技能方向: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与调试(1)能识读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机械装配和电气线路图纸,制定安装计划和步骤,完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机械组装和电气接线。

(2)能根据任务要求和工艺要求,编写和调整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程序。

(3)综合运用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液压气动技术、PLC与触摸屏技术、电机与伺服驱动技术,制定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调试计划,设置传感器、伺服、变频器等参数,输入PLC、触摸屏、工业机器人的程序,完成系统的联调。

3.继续学习专业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本科: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

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实训实习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1 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开设36 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开设32 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开设36 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开设322 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2003 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1364 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1365 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726 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1807 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开设368 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329 中职生心理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开设32(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1 机械制图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掌握使用绘制工具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能使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形。

1082 计算机绘图了解AutoCAD软件的基本内容;掌握使用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能使用软件绘制简单的图形。

963 机械基础了解机械原理、结构、材料、机械加工等基本内容;掌握材料加工、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724 电工基础基本电路知识、基本电工仪器、以及基本电工技能。

要求能学会使用常用电工仪器,能完成基本的电工安装任务,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1085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知识、数字电路知识、电子元器件知识、电子基本技能、以及常用电子仪器。

要求能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能完成基本电子电路的装配和测试,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外特性,并能正确选用;理解各种基本的模拟与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种常用电子线路。

966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掌握焊接基础知识与技术,掌握电子线路调试和检测基础知识,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和检测,会依照电子线路原理图安装线路,会用仪器测量有关参数。

487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了解交、直流电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能解决生产实际电气控制的一般问题。

728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结构和特性一,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I/O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1089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以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编程和应用为基础,采用模拟化工艺设计理念,掌握工业机器人本体操作与编程、以及与周边设备的简单I/O信号设置等内容。

9610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及应用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方法,完成复杂空间轨迹的高精度编程应用操作,实现脱离实际硬件完成编程并仿真功能过程,最终实现实体工业机器人验证调试。

722.专业(技能)方向课(1)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与调试方向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1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完成自动化生产系统编程应用操作,实现结合实际硬件完成编程并调试功能过程,最终实现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运行的验证调试。

962 工业机器人电气装调与维护掌握工业机器人电气组成、安装工艺、能进行手爪工装安装,能进行元件选型与安装调试,典型电路安装连接,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维修常用方法进行故障分析。

80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典型应用掌握机床上下料工作站、焊接工作站、生产线工作站的组成和原理,能进行相关工作站的安装、编程、调试以及维修维护1203.实训实习课(1)专业(综合)实训本专业开设专业综合实训,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保证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正常运转,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维护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专业(毕业)实习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或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制度,共同培养,共同管理。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责权限,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就业观。

(三)选修课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确定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及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 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根据中职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段设计有中职特点、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和形式,对中职生实施系统的人格与行为规范培养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专题教育、塑造健康人格、规划职业生涯、企业与职业等五大方面。

1802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 了解企业文化 ,认识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先进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让学员快速融入公司环境,职场规则。

203 岗位认知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快速进入一个社会人的状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自我,行为符合专业工作规范。

204智能制造生产线装调与维护掌握PLC 和触摸屏的编程基础,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与数控设备联机安装与调试、整机设备电气故障分析、外围设备装配、生产线联机调试。

120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按毎天安排6节课计),校外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三年总学时约为3000—3300学时。

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校外实习、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按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本方案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认知实习可安排在第一学年,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原则上累计总学时约为半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