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课时)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课时)


(2)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
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在气候宜人、环境 优美、科技人才密集、通信与交通便捷的地区 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 环境标准也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例如:硅谷、班加罗尔、中关村、日本筑波
(3)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 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计算机软件工业需要高技术人才,这类 工业又应该怎样布局?
技术指向型的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知识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一)工业联系
请你阅读课文69页第一段 思考: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 (二)工业集聚 的?
(三)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读图思考:
请你认真读以下几幅图思考,工业 部门之间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
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生产流水线联系)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动力指向 型 技术要求高
接近市场
普通服装、电子 接近大量廉价 装配、制伞、制 劳动力地方 鞋、玩具 集成电路、卫星、 接近高等院校 飞机、精密仪表、 和科技发达地 电子制造 区
(2)污染水源的工业部门布局的原则: 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或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布局 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力发电厂 服装厂 印染厂 绿化带 自来水厂 D A B 西南 C 靠近煤矿和铁 地处城区,有 靠近河流且位 与重工业分隔, 路,且位于与 位于河流上 大量劳动力和 于城区河流下 在铁路与城区之 主导风向垂直 游,水质较 广阔市场 游 间,减轻污染, 的远郊,既便 好。 减弱噪声 于原料运输, 又污染较小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如果你想建一个啤酒厂?
原料
原料便于运输 而产品不便于运输
产 品
这类工业宜布局在市场附 近(大城市及附近地区)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 素有哪些? 2、结合实例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并能 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 3、通过实例,分析环境因素对现代工业区 位选择的影响。 4、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知识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一)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
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工业部 门
生产成本(单位:%)
原材料 运费
劳动力 20
20 25 35 20
技术研 动力 其 产品 发 他 运费 10
10 40 10 10
原料 市场 B 技术 C
D 劳动力 动力 E
A
35
10 5 15 20
10
10 5 10 30
15
15 15 15 10
10
35 10 15 10
(2)归纳辽中南地区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并简述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①工业结构主要特点:以重工业为主的工 业结构 ②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造船工业 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飞机制造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
传统工业区 总结:
形成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
鞍钢区位
(1)分析鞍钢的主要区位条件。
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2)分析宝钢的主要区位条件。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 运输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 运出
(3)两者在区位选择上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宝钢区位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 特点 2、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 啤酒厂、家具 离运输或运输产 厂、印刷厂等 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制衣厂布局?
劳动力指向型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总结: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生 产 联 系 空 间 联 系 信 息 联 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
合作探究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①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②有辽河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 ③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④市场广阔; ⑤水陆交通发达; ⑥劳动力资源丰富; ⑦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较好 ⑧农业基础较好;
1、经济效益—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出发点 目的
厂商(老板)
经济效益
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理想区位条件
不同工业部门
不同的地区
现实区位选择
生产成本构成不同 现实区位优势不同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
如果你想建一个制糖厂?
每生产1吨糖需5~7吨甜菜或6~12 吨甘蔗。甘蔗在贮藏期间,蔗糖会逐渐自 然转化,在微生物的侵入下,甘蔗会发生 霉烂腐败现象,影响制糖操作及糖分回收, 严重腐败的无法用来制糖。 你会如何选择它的区位?考虑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什么?
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 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B.二战后,日本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工 合作探究 业带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 ,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 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 (2)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 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 (3)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 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 ,利于投资设厂。 (4)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 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 地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普通服装、电子 装配、制伞、制 鞋、玩具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接近市场
接近大量廉价 劳动力地方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 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 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 技、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 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 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 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 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 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10家。
C.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调整工业布局 的原因和设想分别是什么? 原因:太平洋沿岸工业带逐渐趋于饱和 设想:见课本
知识点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 2、不利
风向
河 流 ⑤
自来水厂
300果林业 200 甲 100 ① 罐头厂 ③

石油输出港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
接近市场
普通服装、电子 接近大量廉价 装配、制伞、制 劳动力地方 鞋、玩具 集成电路、卫星、 接近高等院校 飞机、精密仪表、 和科技发达地 电子制造 区
加拿大的炼铝业的分布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经济
社会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 要 工 业 区 位 因 素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 素
原料、动力(燃料)、 劳动力、市场、技术、 交通运输、资金、 政府政策、工业惯性
3、环境因素
保护环境需要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一般规律: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 标是要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 润最高、污染最小。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 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影响 工业的主导因素不同 (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_______往往是 原料 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传统工 业区 原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等对工业区 交通 市场 位的影响逐渐减弱;_______和______等 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 著。
2、集聚的有利影响: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 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 能源消耗等,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集聚的不利影响:
引起工业“饱和”、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 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 工业的扩散
工业区处于“饱和状 态”,用地、用水紧张、 环境状况差,出现许多 社会问题. 交通、高压输电、信 息化技术,为工业扩 散提供有利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