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清华历史与文化
“一二· 九”运动
西南联大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2月,师生启程奔赴云南昆明。 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 校训:刚毅坚卓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培养毕业生2522人,师生中118人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杨振宁:‚我几乎爬过清华园里的每一棵树,研究过那里 的每一棵草。‛
1919年5月4日
清华学校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抄录岳飞《满江红》词, 贴在高等科饭厅门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战,解放了仰光,光复缅甸全境。他前后几年内共歼灭数万日军,成为 抗战中歼敌最多的将领。
杨学诚,1934年考入清华物理系,共产党员, ‚一二〃九‛运动骨干,
后来曾先后担任中共鄂中特委书记、区委代书记、新四军第五师鄂皖兵 团政委及鄂豫边区行署副主席、党团书记等职务。由于连年敌后艰苦斗 争积劳成疾但仍抱病工作,1944年在随军转移中3月7日因肺病加重高烧去 世,年仅29岁。
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太宗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 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 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讵:jù,怎么。方:比得上。
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校风
行胜于言
FAGTA NON VERBA
清华学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二中校训: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有标必 夺 清华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二中校训={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开拓,创新, 有标必夺} 二中校训
“清华”二字的由来
窗 中 雲 影 任 東 西 南 北 去 來 澹 蕩 洵 是 仙 居
游西池 華清木水
[晋]谢混 ……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檻 外 山 光 曆 春 夏 秋 冬 萬 千 變 幻 都 非 凡 境
朱自清雕像
朱自清《荷塘月色》描写的地方 (当时没有亭子)
八个强盗闯进你家来,洗劫了你家中的财物,还把你 痛打一顿;打人之后居然索要巨额赔偿,因为他们打 你打累了——这就是‚八国联军‛的所作所为。
清华学堂——“背负着民族耻辱的学校”
美国分得赔款3200多万两,承认‚实属过多‛,经谈 判最终同意‚退还‛部分‚额外‛的赔款,但表示 退款须用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用。 美国试图以这种方式‚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 人,……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 获……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 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 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校长 詹姆士(Edmund J. James)给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 福(Theodore Roosevelt)的《备忘录》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 也。”
1931年,梅贻琦校长的就职演说: ‚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 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 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广聘名师 教授治校 清华由大学“新军”迅速成为全 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部分院系的名教授
清华校风
希望同学们发扬沈阳二中的优良传统,以清华大学 的学风严格要求自己!
清华学堂——“背负着民族耻辱的学校”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4月29 日,后来学校把4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
历史背景:庚子赔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史称“庚子赔款”
清华学堂——“背负着民族耻辱的学校”
1909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培养留 美预备生。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迁入清华园,‚清华学堂‛ 建立。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这是清华历史的开 端。 辛亥革命后,游美学务处撤销。1912年10月,清华学 堂改名为清华学校。
碑式为梁思成(梁启超之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所拟。
赵元任讲课时自编的一个单音故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 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 狮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 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 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 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 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
——吴宓
梁启超《君子》讲演
1914年,清华学堂
•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 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 矣。
一暴十寒之弊。 …… 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 •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 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 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 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 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 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 焉? 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 • 温然,此其所以为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 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 率,……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 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 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 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 元任
梁启超(不必介绍了)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我国近 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 等方面的学术巨子。著有《静安文集》、《人间词 话》等。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通晓三十多种文字,对史学、 文学、宗教学、语言学、人类学、校勘学都有精深 的研究。对梵文、突劂文、西夏文、满文的佛教经 典,也都很熟悉。 赵元任,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开山鼻祖,在汉语方言 调查方面尤其有着特殊的贡献,是用现代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第一人
中文系和外文系
历史系 算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物系
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王力、吴宓、俞平伯等
陈寅恪、刘崇鋐、蒋廷黻、雷海宗、张荫麟等 熊庆来、郑之蕃、杨武之、孙光远、陈省身、赵访熊等 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萨本栋、任之恭等 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萨本铁等 钱崇澍、刘崇乐、陈桢、李继侗等
1933年夏,图书馆西文阅览室,清华大学西洋文学 系四年级学生曹禺创作话剧《雷雨》的地方
清华早期四大建筑(1916至1920年间兴建)之 科学馆
古英语‚U‛‚V‛不分
首任理学院院长:叶企孙
著名物理学家,多位“两弹一星” 元勋共同的老师
从这里走出的著名科学家: 钱三强、钱伟长、周光召、何祚庥、 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
1919年5月9日,“国耻纪念会”后在西大操场焚烧日货
口血未干,丹诚难泯, 言犹在耳,中岂忘心。
背面:
FAGTA NON ∀匚 RBA
行胜于言——清华校风
20世纪30年代,朱自清:“清华的精神是实干。”
1920级学生的毕业纪念物——日晷
清华早期四大建筑(1916至1920年间兴建)之 大礼堂
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至今仍是校 内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中的清华校友
沈崇诲,1928年考入清华土木工程系。1937年在‚淞沪之战‛中,8月19
日凌晨,我军与日军在上海的空中激战,我军炸弹投光后发现仍有敌舰 出现,这时沈崇诲驾驶904号轰炸机,对准一艘最大的敌舰‚出云号‛直 冲下去,他与敌舰同归于尽,为国英勇捐躯,时年仅26岁。
孙立人,1915年考入清华。任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与日寇多次激
土木系
机械系 电机系
施嘉炀、蔡方荫、陶葆楷等
庄前鼎、刘仙洲、李辑祥等 章名涛、倪俊、任之恭等
很多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到清华访问、讲学,如:数学家哈 达马,物理学家郎之万、玻尔、狄拉克,航空专家冯〃卡 门,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等。
施滉(1900-1934)烈士纪念碑
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 ‚唯真学会‛ ‚政治救国‛ 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加入美国共产党,任中国局 书记 1930年回国 1934年初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祖国儿女,清华英烈
共校 友 名中 - 26 1950
51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特 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真理是一定要胜利的。 反动派的末日,就是我们的光明!”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 备再跨进大门! ” 毛主席:“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 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清华大学第五届 “情系母校” 沈阳二中支队活动
春风化雨,澹荡仙居 ——谈谈我的大学
主讲:杜升华
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58班 E-mail:sublimation_1010@
清华精神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 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 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 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 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 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 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 长久地怀念它。在这类学校中,清华可以说是较为突 出的一所。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大学精 神与清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