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三)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酚类B.不能使溴水褪色C.1 mol该有机物可与2 mol金属钠反应D.1 mol该有机物与1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只有一种方式答案 C解析根据结构简式,该化合物无苯环,A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使溴水褪色,B项错误;含有1个羧基1个醇羟基,1 mol该有机物可与2 mol金属钠反应,C项正确;含有2个碳碳双键,1 mol该有机物与1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有1,2-加成和1,4-加成两种方式,D项错误。
2.某有机化工原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与芳香族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能与溴水反应,最多生成3种产物C.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答案 D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10O3,与等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该有机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B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D项正确。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B.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苯、乙醇和乙酸C.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 A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两种产物,A项错误;苯和酸性KMnO4溶液不互溶,因而溶液出现分层,而乙酸能和酸性KMnO4溶液互溶,液体不分层,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乙醇而褪色,因此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苯、乙醇和乙酸,B项正确;苯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因此苯和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C项正确;C3H6Cl2可以看做CH3CH2CH3中的2个H原子被2个Cl原子取代,2个Cl原子取代同一C上的2个H原子有2种,2个Cl原子取代不同C上的H原子有2种,即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4.一定条件下,M、N、Q可进行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M、N互为同系物B.N有3种同分异构体C.Q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M和Q可用溴水鉴别答案 B解析A项,M是苯,N是乙苯,二者分子中都含有1个苯环,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故二者互为同系物,正确;B项,N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3种芳香烃类同分异构体,还含有多种链状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Q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二者均为平面型结构,故Q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正确;D项,Q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M分子则不能,可以鉴别,正确。
5.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结论原因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和乙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B 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 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二者所含的官能团相同D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褪色的本质不同解析A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苯则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其褪色,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错误;B项,乙酸乙酯与水发生取代反应(即水解反应),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错误;C项,乙酸与新制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氧化反应,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为—OH和—CHO,错误;D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MnO4-被还原为Mn2+而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正确。
6.某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X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B.X可以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原理不相同C.标准状况下,1 mol X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相同D.X与庚二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B解析A项,X分子中含有五元环和碳碳双键,但二者之间通过单键连接,由于单键可以任意旋转,故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错误;B项,X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MnO4-则被还原为Mn2+而使溶液褪色,故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正确;C项,X分子中含有—COOH,1 mol X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生成0.5 mol H2和1 mol CO2,二者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同,错误;D项,X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庚二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
7.“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
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能力更强,如图是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Ⅰ的分子式是C25H28O8B.反应[a]是氧化反应C.1 mol物质Ⅰ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物质Ⅰ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 B解析根据物质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5H28O8,A项正确;反应[a]为还原反应,B项错误;1个物质Ⅰ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2个羰基,故1 mol物质Ⅰ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物质Ⅰ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故其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正确。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和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反应类型不同D.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答案 B解析A项,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含有—COOH,可看作C4H9COOH,—C4H9有4种不同结构,故该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正确;B项,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烷则不能,故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CO2,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错误;C项,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为加成反应,正确;D项,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苯与Na2CO3溶液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乙醇与Na2CO3溶液互溶,不分层,故可用Na2CO3溶液鉴别乙酸、苯和乙醇,正确。
9.分子式为C7H12O4的有机物X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且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符合该条件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7种C.9种D.11种答案 A解析分子式为C7H12O4的有机物X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则该有机物属于酯类;水解得到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且羧酸为二元羧酸,醇为一元醇。
①若为甲醇,则羧酸为戊二酸,则戊二酸有4种结构,分别为HOOCCH2CH2CH2COOH、CH3CH2CH(COOH)2、CH3CH(COOH)CH2COOH、(CH3)2C(COOH)2,则X有4种不同结构;②若为乙醇,则羧酸为丙二酸(HOOCCH2COOH),则X有1种结构,故符合条件的X的种类数为4+1=5种。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含有两个甲基的醇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 B解析分子式为C5H12O且含有两个甲基的醇,考虑—OH在碳链上的位置,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OHCH3、CH3CH2CHOHCH2CH3、(CH3)2CHCH2CH2OH、CH3CH2CH(CH3)CH2OH。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过滤后即得乙醇B.HOCH2CH(CH3)2与(CH3)3COH属于碳链异构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加入足量烧碱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酸乙酯D.一个苯环上已经连有—CH3、—CH2CH3、—OH三种基团,如果在苯环上再连接一个—CH3,其同分异构体有16种答案 D解析A项,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CaO后采用蒸馏法分离出乙醇,错误;B项,两种有机物中—OH的位置不同,属于官能团的位置异构,错误;C 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错误;D 项,一个苯环上连有—CH3、—CH2CH3和—OH,有10种不同结构,再考虑苯环上氢原子的种类,再连接—CH3,符合条件的有机物共有16种不同结构,正确。
12.直链型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可以制得非天然油脂,其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注:图的反应式不完整)。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油和蔗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B.蔗糖、天然油脂、非天然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该非天然油脂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D解析甘油和蔗糖的结构中均含有羟基,二者均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A项正确;蔗糖为二糖,天然油脂和非天然油脂属于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正确;该非天然油脂是不饱和油酸与蔗糖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其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蔗糖是二糖,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13.环之间通过共用两个不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桥环化合物,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桥环化合物。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C.其二氯代物为4种D.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时最多消耗6 mol O2答案 C解析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而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A项错误;四个碳原子不共面,B项错误;该物质中有两种氢原子,当2个Cl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2个H时有1种情况,当2个Cl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时有、、3种情况,则该物质的二氯代物有4种,C项正确;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时最多能消耗5.5 mol O2,D项错误。
14.双环戊二烯()主要用于制作医药、农药、树脂产品,常存在于煤焦油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B.双环戊二烯与篮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双环戊二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双环戊二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 C解析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基本化工原料,A项正确;双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2,篮烷()的分子式为C10H12,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双环戊二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双环戊二烯的结构中含有,故双环戊二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