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重点1.检索基础与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定义:P1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trieval):利用检索工具,准确、全面地查询与特定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
检索原理:文献检索的全过程由文献存储与文献检索构成。
文献存贮是文献管理者把一定数量提示文献特征的信息或从文献中桥出的知识信息加以组织,编制成为检索工具或组织成检索系统,即编制检索工具和建立检索系统的过程。
存贮是进行检索的前提,也是检索的基础。
文献检索是检索者根据需要,从某—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把相关的文献线索或知识信息查找出来。
即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检索所需文献的过程。
(来源于网络)文献分级、分类:P3-5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
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音、音频、视频、编码等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按载体形式分(1)印刷型文献(2)机读型文献:需要借助一定的机器设备方可阅读的文献。
①缩微型文献②视听型文献③数字化文献印刷型和数字化型是主要的文献载体形式按出版形式分(1)图书(Book):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式或其他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
包括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
{形式特征:书名、作者/编者/译者、出版者、ISBN号等。
优点:内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相对陈旧。
适用范围:对大范围问题获得一般性知识,对陌生问题进行一般了解,对熟悉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回顾……}(2)期刊(Periodical) :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
{形式特征:刊名、出版年、卷、期、ISSN 号等。
优点: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按期连续出版,便于长期跟踪研究。
缺点:不够系统全面。
适用范围:了解学科发展动态……}(3)会议文献(Proceeding ):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 特点:内容新颖,及时性强;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可靠性高。
一般是学科关注的热点和发展前沿}(4)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取某种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
按学位的不同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完整、详细;具有学术性和独创性;部分有保密性。
但水平可能参差不齐}(5)政府(组织)出版物(Government Publication):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所颁发出版的文献。
{特点:对于了解某国的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和事件有一定参考价值。
}(6)专利文献(Patent):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广义上是指所有与专利有关的资料。
狭义上的专利文献仅指专利说明书{特点:内容新颖、技术性强、实用性强并具有法律效力等,是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带有启发性的一种重要文献信息。
}(7)标准(Standard Literature):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
{特点:具有法律约束力;从技术的新颖程度看,当前标准往往是5年前最新的专利。
也有少数专利很快成为标准。
}可反映国家或行业的生产水平标准号:GB 7907-87 (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标准名称年代顺序号国别/组织代码(8)报纸(Newspaper):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周期较短的定期连续性出版物。
{特点:传递信息快,信息量大,现实感强,传播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是重要的社会舆论工具和信息源。
}(9)科技报告:某项科研成果的立项报告、中试报告、中期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或鉴定报告,是关于某项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总结报告或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
一般不是正式出版物。
{特点:内容较为成熟,专深具体}文献的级别P5文献按文献所含知识的加工层次,即其内容性质及结构有无变化,可分为三级。
A.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通常指作者的原始创作。
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都属于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
题录、目录、索引、文摘等属于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一般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阅读研究、并浓缩提炼而成。
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情报。
年鉴、进展、述评、综述等都属于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
检索工具的定义及其分类:P8检索工具:是搜集、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具有存贮和检索两方面的职能,是检索系统的核心和具体体现。
检索工具是把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后按照一定的特征顺序组织的文献集合体(有序化的文献集合),文献检索就是根据一些既定的标志(识)从文献集合体中选出有关的文献。
检索工具的种类:(1)书本式①期刊式:以期刊的形式连续出版。
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美国医学索引》②单卷式:围绕一定的学科专题,收集积累多年的有关文献而编印的。
专业性、系统性强,使用价值高。
如《糖尿病文献索引》(2)机读式以计算机输入输出为手段,为计算机检索而建立的各种数据库。
如Medline、CBMdisc等光盘检索系统,Internet网上综合的及专业的搜索引擎如Yahoo、Medical Matrix等(1)综合性检索工具:内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如《全国报刊索引》。
(2)专业性检索工具:内容仅限于某一学科领域,如《内科学文献索引》。
(3)专题性检索工具:内容仅限于某一特定课题,内容更集中,特指性强。
如《冠心病文献索引》。
按著录格式分(1)目录(Catalog):也称书目,它是以一个完整出版物(一本书、一种报纸或一本期刊等)为单位,对出版物外表特征进行著录,如出版物名称、著者、出版项(出版者、出版地等),没有具体内容。
常见的书目有《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
馆藏目录:是揭示图书馆各自收藏书刊资料的目录。
图书馆中最常用的有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和主题目录。
联合目录:是汇总若干图书馆或其他收藏单位收藏的书刊资料编制的目录。
利用联合目录可了解馆际之间藏书情况,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联合目录是馆际互借最常使用的检索工具,有图书联合目录、期刊联合目录等。
(2)索引(Index):索引是将图书、期刊等文献中的论文按内容进行分类标引或主题标引后,严密组织编排,以题录的形式注明论文出处。
它是以一种完整出版物中的某一知识单元为著录对象。
每一条著录项就是一条题录(有时混称索引为题录)。
索引还有另一个含义,指某种检索途径,如主题索引、著者索引、分子式索引等。
题录:指检索工具所著录的篇名、著者(可有工作单位和地址)、出处(论文原刊载的刊物名,出版年,卷期页)、语种等项目,不包括文摘。
如《中目》、《外目》、《美国医学索引》所著录的内容就是题录。
题录实例:分类号:R457.1; R619.105; R654.1主题词:手术后出血/治疗; 输血, 自体; 体外循环;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2002303047 自体血小板回输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韩威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胸心外科)// 中华医学杂志,2002,83(13):926-927(3)文摘(Abstract):文摘是在索引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文献主要内容。
它的优点是帮助判断检索是否合乎需要,避免漏检和误检,以及节省阅读原文的时间和精力,克服语言障碍。
许多外文检索工具均有英文摘要。
检索语言定义:检索语言是文献存贮和检索所遵循的一种规范主要作用:A.描述文献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B.存贮和检索文献检索语言是标引人员和检索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也是人与检索系统之间交流的桥梁。
MESH:P9医学主题词表(叙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简称MeSH ,NLM出版。
23,887个词和词组(2004年),通过注释、参照系统与树形编码,表达MeSH词的历史变迁、主题词的族性类别、属分关系、揭示主题词之间语义关系分为15个大类,其中包括:A 解剖H 自然科学B 有机体I 人类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现象C 疾病J 工艺学、工业、农业D 化学品和药物K 人文科学E 分析、诊断、治疗技术和设备L 情报科学F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M 人群G 生物科学N 卫生保健Z 地理名称MESH收编词的种类①叙词(即主题词)②款目词(Entry Terms. 一般是经常使用的关键词)Acetylsalicylic Acid(乙酰水杨酸)seeAspirin(阿司匹林)③非主题词(non MeSH)Digestive system fistula 消化系统瘘(non MeSH)Biliary fistula 胆瘘Esophageal fistula 食管瘘Tracheo esophageal fistula 气管食管瘘Pancreatic fistula胰腺瘘Gastric fistula 胃瘘④特征词(Check Tags)人类、动物、病例报告、比较研究、男(雄)性等。
⑤副主题词(Subheadings)副主题词是限定主题概念的规范化词汇,对主题词起细分作用或揭示多个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副主题词没有独立的检索意义,其作用是增加主题概念的专指性,提高检索效率。
副主题词现有83个,使用范围详见37-43页。
中图法:P9-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体系分类语言。
1975年出版第一版。
1998年出版第四版。
《中图法》以各门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将学科划分为五个基本部类、二十二个基本大类。
《中图法》的五个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二十二个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图书获取文献的途径:P2①平时阅读积累:专业书、刊、报纸、电视、广播、Internet②同行交流:会议、讨论③集中检索获取:主要途径场所:图书馆、资料室、Internet网络工具:工具书、数据库时间:定期/不定期④定题服务:新的获取文献信息的方式,前景广阔2.计算机检索基础计算机检索的发展过程:P12最早的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是由美国海军兵器中心(NOTS)图书馆于1954年研制的。
从50年代初计算机首次应用于情报检索试验,到如今的多元化全面发展,计算机情报检索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脱机检索阶段(1954-1964) 没有实用性,内部的实验性或半实验性系统联机检索阶段(1965-1972)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硬磁盘及磁盘机的出现,再加上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分组交换公用数据通信网的普及,使得文献检索从脱机批处理阶段进入联机检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