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的对外交往
玄奘取经图
玄奘西行想象画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 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 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 丧没,难以全生。 成为研究西亚和 ——《大唐西域记》 印度历史的重要
典籍。Βιβλιοθήκη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 遣唐使 交流的使团
安 倍 仲 晁 衡 麻 ) 吕
(
空 海
中国古代史上的对外交往
武 凤 彦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域
汉 武 帝 张 骞
张骞出使西域壁图(敦煌壁画)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示意图
公元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 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西汉疆域图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从此,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 知本业贵,遂成风俗。
——雍正皇帝上谕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以农业为本的传统思想。
“重本抑末”
物不天 以有朝 通,物 有原产 无不丰 。籍盈 外, 夷无 乾 货所 隆
——
广州十三行 18世纪的港口
三、闭关锁国的影响
积极作用: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 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 用。 严重后果: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 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 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精神、作用相同)
这些邮票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
郑和下西洋
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人物
地区
郑和
西洋 航海情况
哥伦布
美洲
达· 伽马
比较结果
印度
时间最早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艘(一说3艘)
120吨,100吨, 50吨 到达印度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同海外 诸国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业为本的传统观念, 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自 认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害怕 会危及自身的统治。
•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 • 六次东渡日本终成功 • 在日本弘扬佛法,传授 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 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 不同点 相同点
路线是向西,为了 都有坚定的信念、 玄奘 学习印度的文化。 顽强的意志,大 无畏的精神; 都为中外交流作 路线是向东,为了 出贡献。 鉴真 弘扬中国文化。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人数
7次
27800人
4次
1500人
1次
60人
次数最多 人员最多 船只最多
船数
船只大小 到达范围
大船62艘(连小船共 计200多艘)
大船长151.8米,宽 61.6米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17艘
船长24.5米,宽6 米 到达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