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频率专题试题

基因频率专题试题

题型归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问题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方法: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此种基因的个数/(此种基因的个数+其等位基因的个数)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1.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基因频率设二倍体生物种群中的染色体的某一位置上有一对等位基因,记作A和a,假如种群中被调查的个体有n个,三种类型的基因组成为AA、Aa和aa,在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和n3。

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p=2n1+n2/2n,q=n2+2n3/2n。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

即:基因频率=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例1】[自编题]①、一个羊群中,某一性状的个体基因型BB的60只,Bb的20只,bb 的20只,求基因频率:B , b 。

②、一个羊群中,某一性状的个体基因型BB 的占60%,Bb的占20%,bb的占20%,求基因频率:B , b 。

【答案】①、70% 30% ②、70% 30%3.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对于伴X染色体遗传,在Y染色体上往往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伴Y染色体遗传中,则X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所以在计算基因总数时,应只考虑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

若某基因在X 染色体上,求一个群体中某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可按下式求解:(1)、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2)、若某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是()A.1%、2%B.0.5%、5%C.10%、10%D.5%、0.5%DB4.哈迪—温伯格定律与基因频率的计算该定律指出: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

这5个条件是: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迁入和迁出;⑤没有自然选择。

我们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群体称为遗传平衡群体。

例如:一个自然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A和a 的频率的比例是1/2:1/2,在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前提下,即使繁殖很多代,A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永远是1/2:1/2,这就是哈迪—温伯格定律。

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p+q)2=p2+2pq+q2=1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上例中的A)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如上例中的a)的频率。

(p+q)永远为1;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即A)的纯合子(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

遗传平衡群体无论繁殖多少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

【分析】下列种群属于遗传平衡群体的有()A. 16%AA、48%Aa、36%aaB. 60%BB、20%Bb、20%bbC. 1%CC、18%Cc、81%cc5、自由交配与自交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人和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

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自由交配的后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而自交后代中,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基因型频率会改变。

6、基因频率的变化与进化的关系(1)若所有个体均有交配机会(或自交或自由交配),不存在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不存在突变及迁移或配子致死与胚胎致死等现象,则无论进行多少代繁殖,种群中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此时种群也不进化。

若发生上述各类现象,则将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因而也将引起种群进化。

(2)在一个种群中所谓不发生进化,只是种群中等位基因频率无变化,但种群内各种基因型比例却可以不断变化,即基因型比例在种群中没有固定比例——判断是否发生进化,必须依据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例1】[自编题]①、一个羊群中,某一性状的个体基因型BB的60只,Bb的20只,bb 的20只,求基因频率:B , b 。

②、一个羊群中,某一性状的个体基因型BB 的占60%,Bb的占20%,bb的占20%,求基因频率:B , b 。

③、一个羊群中,白毛(B)对黑毛(b)是显性,随机抽取900只,其中黑毛羊9只,求基因频率:B , b 。

理论上抽样的个体中白毛杂合子有只。

【答案】①、70% 30% ②、70% 30% ③、90% 10% 162【例2】[2008年江苏高考题]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由哈迪—温伯格定律得知,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会越来越多,导致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大,但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C【训练题】1、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子离婚后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婚后他们生一患此病男孩的概率是()A. 1/25B. 1/100C. 1/200D. 1/6252、某人群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B.9/19C.1/19D.1/23、随机调查发现,一个社区的600名女性中有色盲基因的携带者45人,色盲患者15人;600名男性色盲患者33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A.12% B.9 % C.6 % D.4.5 %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分A、B、C三组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A组: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人(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B组:小组同学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C组: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的孩子,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

请你帮助分析,其病因与双亲中的有关。

5.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

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3:CAC4、1.8% 红绿色盲患者家庭母亲5、80%6、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

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7.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8、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细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细菌(物种)不一定产生9、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10、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11、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

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下图中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12、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

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AA为25%、Aa为50%、aa为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Aa也在下降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13、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1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1/2)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发生了隔离②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化③发生了自然选择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④⑤ D.②④⑤16、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