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浅谈园林建筑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谈起园林建筑,有个永恒的话题:审美性和实用性到底应该将哪个放在首位?通过这学期《应用美学》这门选修课的学习,我在心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实用性和审美性都是园林建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实用性应该是一座园林的基础,而审美性则更多是一种附加的功能,更多地受建造者的财力、品味等因素的影响。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通读几遍后,书中的“大观园”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了元妃省亲修建的别墅,虽然有小说虚构的成分,却将清代园林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很有研究价值。

对于这座大观园,书中有诗写到:“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始筑成,天上人家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古往今来,更是有许多红学家花大量心思研究曹雪芹笔下的这座园林的艺术性,将大观园作为我国十八世纪上半期的园林建筑的典型,认为大观园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甚至不懈地想找到大观园的旧址。

而我今天便通过《红楼梦》中这座登峰造极的园林,谈谈我对园林建筑美学的一些小见解。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书中极力渲染了大观园的极致奢华。

但是,我们要看到大观园所满足的实用性。

首先,大观园处于书中的金陵地区,大观园的建造必须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势,这就要考虑到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因素,因为这些都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大观园内屋檐、窗户、朝向、墙体等方面的设计。

其次,大观园是为皇帝的宠妃元妃建造的。

这就要求大观园这座园林要满足皇家的规格,要严格遵照皇家对省亲别墅的要求,这甚至要细致到大门的宽高,而不是一味追求艺术性,追求个人的审美喜好。

再而,大观园是为省亲而建造的,这就要求大观园具有省亲的功能。

所以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出,贾府在大观园里建造了众亲友会面叙旧的大堂,建造了供元妃与亲友看戏玩乐的戏台等等,这些都紧贴大观园用于省亲的实用性。

最后,大观园里贾家老小和各小姐丫鬟们的住所,还有各管事处、厨房、药房,以及用于做法事的寺庙“栊翠庵”、用于祭月的“凸碧山庄”等,都是与贾府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建筑,确保了大观园的实用性。

从上文不难看出实用性对园林建筑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想象,若是大观园只是追求奢华和美丽,无视其实用性,既不符当地气候地形,又不符合皇家标准,
也不能提供省亲的功能,不能供贾府平日使用,那么岂不是沦为一个用金钱堆叠起来的“花瓶”?缺乏了实际作用,便也失去了建造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我认为在实用性和审美性中,实用性是更为重要的一方,是园林建筑的基础属性。

当然,审美性也是园林建筑不可或缺的一个属性。

如果一座园林只有实用性,但是没有审美性,那么它便只停留在基础用途上,很难带给人高层次的满足感和进一步的享受。

还是以大观园为例,书中贾宝玉居住的是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怡红院,林黛玉居住的时带有江南情调,绿竹环绕的潇湘馆,薛宝钗居住的是种满各种香草仙藤的蘅芜苑,迎春、探春、惜春的院落也是各有风格,没有一个院落不是美到令人叹为观止,给人如临仙境之感。

除了这几个主要院落是精心设计,将审美性发挥到极致外,大观园中院落之间的一水一木、一石一桥,甚至视野中的每一个角落,对居住者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可以从文中摘出几个句子感受一下——“望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束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住在大观园这样的园林建筑中,被美丽所环绕,心情怎能不愉悦,怎会不幸福感十足?
所以这就是园林建筑的审美性能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大观园的审美性是用难以计量的金钱打造出来的,这就有了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个园林都有如此雄厚的资金来尽情塑造它的审美性。

在大部分的寻常人家,建筑只能尽力满足实用需求,难以有富裕的资金用于审美性上的投资,贾府这等人家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虽然审美性看起来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归根结底,一座园林建筑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仍是它的实用性,审美性作为附加属性,要视能力而行,不可强求。

当然,审美性也不是以富丽堂皇为标准,许多文人雅士按自己的审美装饰出来的园林,即使没有大费钱财,也能有别具一格的儒雅与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审美性和实用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例如:大观园中美丽的水景被贾府用来泛舟游玩时,便是有了实用性;再如大观园中各种各样的草木、花
鸟,被贾府取来做香料、蔬果时,便也拥有了实用性。

所以,园林建筑的设计应该谋求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合理统一,只有这样,园林建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总而言之,园林建筑是一门以实用性为基础,审美性为附加属性,两者相互融合的艺术。

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多去观察,一定能进一步理解园林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