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教育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同时反过来指导教育时间。

2、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3、广义的教育: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5、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6、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7、各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题,是直接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8、教育者是教育活动实践的主体。

9、受教育者是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10、教育影响是教育时间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终结。

11、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J)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到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12、古代教育: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极端。

原始形态的教育即是原始社会的教育。

13、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4、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与(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等文明古国。

16、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17、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就(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8、(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相传,孔子的弟子三千。

19、在汉代,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0、(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知道)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21、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22、明代以后,(八股问)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23、(1905年)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24、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特点。

25、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重。

26、(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27、(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终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28、西欧中世纪学校主要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29、世俗教育主要是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的。

(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3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J)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1、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

现在学校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则与(学习化社会)相辅相成。

32、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33、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有:(J)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34、现代学校教育具有的特征:(J)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3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36、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37、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是社会的所有组织都能使其成员获得学习与发展机会的社会,是终身教育实现的基本条件。

38、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J)第一,全体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39、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J)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40、(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41、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42、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3、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注意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确立的。

44、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中典型的学制类型。

45、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46、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也称(《钦定学堂章程》。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

47、(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48、国家一般通过法律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发》),这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49、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50、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形成了一种风气。

5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伤害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包括《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5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J)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5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J)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显现)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55、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6、(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57、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之中。

58、孔子的教育思想(J)1、孔子特别重视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在教育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乐》,《易》,《春秋》。

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

58、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59、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也称(“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60、(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旧穿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做(理想国)里。

61、(斯巴达国立教育)和(雅典和谐教育)的经验,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提供了雏形。

6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

他所倡导的(和谐教育主张),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63、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64、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J)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F·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一、他们反对封建教会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二、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包括思维、热情和性格的发展。

65、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66、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做(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67、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贡献:1、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2、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3、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4、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68、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