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放任的美国

自由放任的美国


华盛顿州的“胡佛村”
幽默与讽刺
人们曾经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 叫“胡佛屋”。
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
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 骡子,叫做“胡佛车” 。 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 做“胡佛毯子”。还有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 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野兔吃了,叫它 “胡佛猪”。 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 —————— 加深危机
世界经济大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政府 —————— 摆脱危机 美国 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 ———————— 历届政府改革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战后经济复兴 西欧和日本———————— 和持续增长 推行新的经济模式
2.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31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朝地狱里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民谣
这场大危机使胡佛总统的竞选诺言失信 了,也使垄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 灭了,同时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了崩溃的 边缘。美国站到了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何去 何从?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B
45
典型例题
因果类型选择题
• (07珠海)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 B 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 • B、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 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 • 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
46
典型例题
材料类型选择题
• (07广州)有人在日记中把30年代的大危 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 喻主要说明这场危机( ) • A.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 B.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 • C.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财富过于集中——广大人民购买力低,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②分期付款、信贷消费,股票投机,造成市场虚假繁 荣,掩盖了矛盾 ③股市崩溃——导火线
劳动人民




D
3、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 世界引起连锁反映,迅速波及其他资 本主义国家,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危 机。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 C、一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 严重依赖美国扶持 D、美国为应付危机撤回大量对外投资, 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2018/7/2 17
社会矛盾激化
工 人 砸 碎 工 厂 玻 璃 示 威 者 与 警 察 冲 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 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 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B
44
典型例题
史论类型选择题
• (2007年广东历史21)1929—1933年发生了 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 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背景资料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 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时期;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 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 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的全面危机 表现: (1)社会动荡不稳:全 ▲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 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 ▲工商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 ▲农民收入减少,农业衰退;(农业危机) 伏。 ▲工人失业,农民破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生活危机) (2)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被推到崩溃的边缘。
32
1932年总统大选,罗 斯福以普选票57%、选举 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 优势而获胜。
——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 与梦想》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P104)
•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劳动价 值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核心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 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企业破产、失业剧增
农业萧条、农民破产
影响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国际关系:
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特点
范围广 时间长 破坏性大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 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与殖民地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国家间)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亚当 · 斯密:只有管得少的政府, • 大卫· 李嘉图提出:积累资本、更新技术和机器是 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才能是管得好的政府。 政府是守夜人。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贫富分化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膨胀分期付款
经济萧条衰退 社会危机严重 国际局势紧张
大 萧 条 来 临
席 卷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19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机器化大生产 资本家私有制 矛盾
自由放任
密切协同 分工更细, 步调一致 效率更高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日益扩大 矛盾 产品相对过剩
加剧
目的为何?
股票投机 银行信贷
榨取最大利润
工人待遇?
购买能力有限 经济危机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 3 ) 世界 局势: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的矛盾 ( 倾销、增税)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使世界局 势紧张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4、影响:
1.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工业、农业、 世界贸易)
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 摇欲坠。 3.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 道路。(美:新政;德日:法西斯主义)
胡 佛 反 危 机
自由放任
自愿合作
罗 斯 福 新 政
小结
(原因、特点和影响)
世界大危机
病入膏肓的经济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36
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 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 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 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课堂训练]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 源是( ) A、20世纪20年代各国的稳定发展 B、生产相对过剩 C、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D、资产阶级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C
2、下列能够反映1929――1933年经济 危机影响的是: ①美国政府坚持自由放任主义 ②大量 工农业产品被资本家销毁 ③“胡佛 村”“胡佛屋”的大量出现 ④各国之 间的关税战 ⑤罢工运动不断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柯立芝繁荣
罗斯福新政
H· C· 胡佛 F· D· 罗斯福 J· C· 柯立芝 (在任1923~1929) (在任:1929~1933) (在任:1933~1945)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
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 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27
胡佛政府的政策 1、前期:1932年前
(1)特点: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 干预 (2)内容: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 关税
2、后期:1932年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3.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 下降,胡佛最终被人民抛弃
“胡佛村” 经济危机后,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 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 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 村”。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 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 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 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
A
4、危机打击下,各国垄断资产阶 级纷纷销毁产品。这是因为 A、大量富余的产品会被国家强制 征收作为社会救济物品 B、为了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 C、对保证产品信誉而销毁大量质 量不过关的产品 D、产品落后需要更新换代
B
5、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 机产生的影响表述,不正确是 A、打破了战后相对稳定局面 B、只有美国实行了对经济的干预 C、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D、许多国家卷入到关税大战中
B
典型例题
史论类型选择题
•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 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 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 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 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 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