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验报告篇一:生物技术实验报告组别:第六组组员:苏琳伟、陈治、陈家和、陈硅报告人:陈硅学号:10349069词汇&释义:Parafilm 封口膜Chloroform 氯仿(三氯甲烷)Isopropanol 异丙醇DEPC 焦碳酸二乙酯TRIZOLa mono-phasic solution of phenol and guanidine isothiocyanatePhenol苯酚isthiocyanate 异硫氰酸胍MCS multiple cloning site (polycloning site)注:MSC是DNA载体序列上人工合成的一段序列,含有多个限制内切酶识别位点。
能为外源DNA提供多种可插入的位置或插入方案。
实验任务:1. 从猪肌肉纤维中提取RNA;2. 2对RNA上EGFP基因密码子片段进行RT-PCR扩增;3. 将经RT-PCR技术扩增的cDNA与插入载体质粒,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进行克隆;4.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含目的基因的载体质粒。
实验目的: 1.掌握提取纯化总RNA的原理和技术;2.掌握RT-PCR原理和技术;3.掌握TA克隆原理和技术。
实验原理:A.总RNA提取和纯化RNA 分离的最关键因素是尽量减少RNA 酶的污染。
但RNA 酶活性非常稳定,分布广泛,除细胞内源性RNA 酶外,环境中也存在大量RNA 酶。
因此在提取RNA 时,应尽量创造一个无RNA 酶的环境,包括去除外源性RNA 酶污染和抑制内源性RNA 酶活性,主要是采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去除外源性RNA 酶,通过RNA 酶的阻抑蛋白Rnasin 和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如异硫氰酸胍抑制内源性RNA 酶。
Trizol试剂是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的试剂,是一种由苯酚和异硫氰酸胍组成的单相溶液它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裂解细胞并释放出RNA,酸性条件使RNA与DNA分离,加入氯仿后离心,样品分成水样层和有机层。
RNA存在于水样层中。
收集上面的的水样层后,RNA可以通过异丙醇沉淀来还原。
在除去水样层后,样品中的DNA和蛋白也能相继以沉淀的方式还原。
乙醇沉淀能析出中间层的DNA,在有机层中加入异丙醇能沉淀出蛋白。
共纯化DNA对于样品间标准化RNA的产量十分有用。
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细菌组织,各种样品最大使用量(1ml Trizol),动物组织( 50mg),植物组织(100 mg),丝状真菌( 100mg),动物细胞(5×106~1×107),酵母(1×107) 。
TRIZOL试剂能促进不同种属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种RNA 的析出。
例如,从大鼠肝脏抽提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并用溴化乙啶染色,可见许多介于7 kb和15 kb之间不连续的高分子量条带,(mRNA和hnRNA成分)两条优势核糖体RNA 条带位于~5 kb (28S)和~2 kb (18S),低分子量RNA介于0.1 和 0.3 kb之间 (tRNA, 5S)。
当抽提的RNA用TE稀释时其A260/A280比值≥1.8 。
Rnase 污染的10大来源1:手指头2:枪头 3:水/缓冲液4:实验台面 5:内源 Rnase 6:RNA 样品7:质粒抽提 8:RNA 保存 9:阳离子 (Ca, Mg)10:后续实验所用的酶RNA提取须杜绝外源酶的污染,实验时应注意一.严格戴好口罩,手套。
二.实验所涉及的离心管,Tip 头,移液器杆,电泳槽,实验台面等要彻底处理。
三.实验所涉及的试剂/溶液,尤其是水,必须确保RNase-Free。
RNA纯化流程图(附:上清不含DNA的原因:1.因为细胞中存在DNA酶,在提取之前细胞破碎的时候没有加DNA酶抑制剂,DNA已经被分解了。
2.上层水相,PH 5.1左右,当溶液pH在酸性的时候,DNA分子就会沉淀在酚与溶液的界面,只有RNA分子留在水相。
而当pH接近中性时,DNA就会溶解在水相,(导致PH中性的大概原因是trizol与样品比例不对,应该尽量保证提取量的前提下使trizol过量)RNA纯化要求1 纯化后不应存在对酶(如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物质2 排除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的污染3 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分子等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4 排除DNA分子的污染B.RT-PCR一、知识背景:1、基因表达:DNA RNA Protein单拷贝基因表达存在逐步放大机制,如一个蚕丝心蛋白基因104 个丝心蛋白mRNA(每个mRNA 存活4d,可以合成105 个丝心蛋白)共合成109 个丝心蛋白。
因此单拷贝基因的mRNA 表达水平对于其功能水平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2、PCR 技术(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 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其特异性由两个人工合成的引物序列决定。
反应分三步:a、变性:通过加热使DNA 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b、退火: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c、延伸:在DNA 聚合酶和dNTPs 及Mg2+存在下,退火引物沿5‘ 3’方向延伸。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3、逆转录酶和RT-PCR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是存在于RNA 病毒体内的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至少具有以下三种活性:1、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以RNA 为模板合成cDNA 第一条链;2、Rnase 水解活性:水解RNANA 杂合体中的RNA;3、依赖D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以第一条DNA 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双链cDNA.二、RT-PCR 的准备:1、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1)引物的特异性决定PCR 反应特异性。
因此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引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同种蛋白的不同亚型,不同的mRNA 剪切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hnRNA 对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
尽量选择覆盖相连两个内含子的引物,或者在目的蛋白表达过程中特异存在而在其他亚型中不存在的内含子。
2)引物设计原则的把握:引物设计原则包括a、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bp ,引物太短会影响PCR 的特异性,引物太长PCR 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 酶的最适温度,也影响反应的特异性。
b、碱基分布:四种碱基最好应随机分布,避免嘌呤或嘧啶的聚集存在,特别是连续出现3 个以上的单一碱基。
GC 含量(Tm 值):40%~60%,PCR 扩增的复性温度一般是较低Tm 值减去5~10 度。
c、3‘端要求:3’端必须与模板严格互补,不能进行任何修饰,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的可能。
末位碱基是A 时错配的引发效率最低,G、C 居中间,因此引物的3’端最好选用A、G、C 而尽可能避免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T。
d、引物自身二级结构: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会自身折叠成发夹状结构或引物自身复性。
e、引物之间的二级结构:两引物之间不应有多于4 个连续碱基互补,3’端不应超过2 个。
f、同源序列: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应小于连续8 个的互补碱基存在。
g、5’端无严格限制:5’末端碱基可以游离,但最好是G 或C,使PCR 产物的末端结合稳定。
还可以进行特异修饰(标记、酶切位点等)等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引物。
常用引物设计软件如Primer5.0,Oligo6.0 等对于这些条件都可以自行设置。
二步法RT-PCR反应流程图示一部法RT-PCR反应流程图示C.TA克隆a质粒的基本特性1.质粒的复制通常一个质粒含有一个与相应的顺式作用控制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复制起始区(整个遗传单位定义为复制子)。
在不同的质粒中,复制起始区的组成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可决定复制的方式,如滚环复制和θ复制。
在大肠杆菌中使用的大多数载体都带有一个来源于 pMB1 质粒或 ColE1 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
图 3-1 是其复制其始示意图。
在复制时,首先合成前 RNAⅡ,即前引物,并与 DNA 形成杂交体;而后 RNase H 切割前 RNAⅡ,使之成为成熟的RNAⅡ,并形成三叶草二级结构,该引物引导质粒的复制。
形成的 RNAⅠ可控制 RNAⅡ形成二级结构,同时 Rop 增强 RNAⅠ的作用,从而控制质粒的拷贝数。
削弱 RNAⅠ和RNAⅡ之间相互作用的突变,将增加带有 pMB1 或(ColE1)复制子的拷贝数。
图带 pMB1(或 ColE1)复制起点的质粒在复制起始阶段所产生的转录的方向及其粗略大小。
篇二:生物技术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作业设计要求1.根据运作流程绘制:一幅能够年产100万株以上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各室详细布局平面图(分层多幅图或分解图);一幅(版)设计符合生产规范(运作流程)、合理美观、实用又能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植物育苗工厂平面布局图。
2.在第一幅图的下方列出组培所需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培养基主要物品。
3.根据规模大小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作方便,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安全,且具科学和美学有机结合效果的观赏性花园式工厂。
4.要标明题目、图示、坐标方向、班级、学号。
5.不强求按比例,也可用电脑绘制,有三维电脑绘制水平的更好。
6.实验报告一律用福建农林大学实验报告纸。
(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各室布局(生产车间)运作流程:1. 洗涤室药品室化学室(配药、灭菌室缓冲区(包括过道、无菌接种室无菌培养室(设计人工光照室、自然光源节能培养室、暗室等);附带办公室,资料室,细胞学实验室,卫生区等。
2. 列出组培所需的仪器、设备的名称。
初步计算各种仪器设备台数总功率、各设施统计用电总量,以供基建部门设计参考。
(二)现代化植物育苗工厂设计:1.主体部分(工厂化育苗运作流程):原种采集圃(品种园)(楼)保试管中间试验区销售展示厅(场、棚)。
2.配套布局部分:①办公室、资料室、大门(包括门卫值班室);②仓库(分类:实验室用品、农资生产材料、肥料、农药等);③游客习作区(科教区、休息亭);④食堂、宿舍、卫生区;⑤绿化(包括厂内外、道路的园林设计);⑥其它(文体、娱乐区等)篇三:生物技术实验报告.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动物基本组织一,实验目的:1,显微镜工作原理2,生物量级及系统过程3,动物基本组织4,显微镜的使用,基本组织观察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分。
标本经过物镜与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实像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像。
三,动物与器材:实验器材:13张组织标本实验设备:显微镜四,方法与步骤:1,实验分组2,实验原理讲解3,实验报告要求4,显微镜操作/观察⑴安放显微镜⑵检查⑶对光⑷调焦⑸低倍镜观察⑹高倍镜观察5,观察气管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织五,实验结果:六,实验结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棱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