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动车检测站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站作业指导书

大庆市鲲鸿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KHJC/ZYZD-2020作业指导书编制:杨凯审核:邹致远批准:周洪艳2020年6月1日颁布2020年6月1日实施目录第一章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RB/T214-2017和RB/T 218-2017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汽车性能检测的检测行为,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制定本汽车性能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供检测人员使用。

本实验室的各项检测操作,均应该遵守本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以下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和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第三章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4.1车辆外观检测4.1.1车辆外观检测目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各零部件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现象:其结果不但使汽车动力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经济性变差、排放污染加大,而且影响了车容市容,甚至影响了行车安全。

因此,对车辆两外观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控制车辆外观技术状况、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汽车综合性能良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

4.1.2检测(检视)判定标准规范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1.3外观检测(检视)方法4.1.3.1车辆唯一性识别核对车身及牌照颜色、车辆类型、厂牌车型、牌照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车辆识别号等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与行车证记载是否相符。

经核对,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相符后,方可进行该车其它项目检测:唯一性标识系统不符,则终止该车检测。

4.1.3.2直观定性检视:检查车辆各部件损伤、渗漏、松旷、卡滞、脱落、失效、漏装、脏污、润渭等情况,作定性判断。

A.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一二级车无锈迹、脱掉漆;三级车无明显锈蚀或变形。

B.车门车窗玻璃:一级车应完好无损;二三级车不得缺损。

4.1.3.3仪具定量检测一-先目测、手感,必要时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1)用钢卷尺测量:整车外形长度尺寸和前后轮距应符合原厂规定,左右侧轴距差应≤轴距的1.5/1000(一级车应≤轴距的1.2/1000)。

并判断能否适应检测线。

(2)用钢直尺、高度尺检测:车体周正度;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应≤40mm(一级车应≤20 mm(3)用钢直(卷)尺测量:制动及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原厂规定。

(4)用钢直尺、深度尺检测轮胎磨损:胎冠花纹深度,微型车应≥3. 2mm,其它车转向轮应≥3.5mm、其余轮胎应≥2. 5mm(三级车——轿车和挂车应≥1.6mm,其它车转向轮应≥3.2mm、其余轮胎应≥1. omm);胎面和胎壁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深度足以暴露胎帘的破裂和割伤。

检视:轮胎不得有因局部磨损而暴露胎帘,同轴左右轮胎规格型号花纹应相同、磨损程度应大体一致,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转向轮不得使用翻新胎。

(5)用轮胎气压表测量各轮胎气压,应符合原厂规定。

顶起车桥用百分表测量车轮的横摆和径跳:小型汽车应<5mm,其它车应<8mm。

(6)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手段,检测其它有关项目和参数。

4.1.4.外观检测完毕,检测员必须在“外检单" 上签注检测结论和姓名。

4.1.5.逆反系数测量仪检验车身反光标识及车辆尾部标识板。

4.2车速表检测4.2.1检测目的汽车的行驶速度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应发挥车辆性能所能提供的尽量高的车速,但车速过高超过了汽车性能所允许的界限往往会使汽车失去操纵稳定性与制动距离过长,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行车中,汽车驾驶员通过车速表来了解、掌握车辆行驶速度,这就要求车速表应具有一定的精度,能尽量准确反映车辆的实际速度。

4.2.2检测判定标准GB7258一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2.3选用设备汽车车速表检验台。

4.2.4检测设备可检测项目(参数)车速表示值误差。

4.2.5检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4.2.5.1最大允许轴荷:13000kg4.2.5.2速度表校验范围:0~~120km/h 测量精度:≤土1% 分辨率:0. Ikm/h4.2.5.3 轮距范围:860mm~2300mm .4.2.5.4滚筒尺寸中φ×L:177m×1000mm4.2.5.5工作气压:0.7MPa~1MPa4.2.6检测操作.4.2.6.1准备工作:A.做好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B.打开工位控制机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车速标定界面。

C.转动速度台滚筒,计算机上应显示速度变化。

D.退出标定界面进入待检状态。

4.2.6.2检测A.引车员以3~5km/h速度将车辆驱动轮驶上检测台,挂空档。

B.待举升架完全落下、检测员提示“好”后,引车员挂低速档,让驱动轮缓慢使车辆自动摆正,确认安全后,引车员按检测信号提示开始检测操作。

C.车速表检测:引车员根据屏幕提示,按要求操作车辆,用直接档或次高档将车速稳定在40km/h约3~5秒后鸣号并保持车速:检测员同时按下取样开关,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屏幕提示“停车”时,引车员松油门、挂空档(可适当轻踩脚制动),让驱动轮停止转动。

4.2.6.3安全注意事项A.汽车检测前,轮胎上的水、泥、砂、花纹槽内或双胎间卡的小石子应清除干净,气压必须符合共规定。

B.测试前轮驱动车辆,必须将手制动拉紧,安全限位桩,紧握方向盘,缓慢加速,若车头出现偏摆应及时修正方向。

C.如发现驱动轮碰擦限位桩,前轮驱动车辆手制动不灵等不安全情况时,立即停止检测。

D.测试过程中车辆前后严禁站人,检测人员不得扶靠车辆。

4.2.7检测结果判定车速表指示车速V1(单位:km/h)与实际车速V2(单位:km/h)之间应符合下列关系式:0≤Vl-V2≤(2/10+4汽车:当车速表检验台的速度指示值(V2)为40km/h,读取该车辆车速表的指示值(V1),当VI的读数在40km/h~48km/h范围内时为合格;当该车辆车速表的指示值(V1)为40km/h时,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指示(V2)32.8km/h~40km/h范围内为合格。

4.2.8设备日常检查维护及保养4.2.8.1日常检查维护A.开机前检查、清洁工控机和速度传感器,并保持检测台清洁。

B.检查各种导线是否连接良好、有无脏污及破损。

C.检查举升器是否灵活、有无漏气漏油,保持运转部件润滑良好。

D.检查滚筒、限位桩是否转动自如。

4.2.8.2每月检查保养A.检查举升机架控制装置及电磁先导阀工作情况,并做好清洁。

B.检查速度传感器磁钢粘贴是否可靠。

C.检查紧固三连体、滚筒轴承、速度传感器、连轴器、固定螺丝、气管,加注润滑油脂。

4.3汽车轴重、制动性能检测4.3.1检测目的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可靠地减速、停车和紧急制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检测。

4.3.2检测判定标准规范●GB7258一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一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3.2.1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①检验员将被检车辆仪5km/h-10km/h的速度滑行,置变速器于空挡后(对自动变速器车辆可位于"D”档,正直平稳驶上平板;②当被测试车轮驶上平板时,急踩制动,使车辆停止,测得各车轮的轮荷(对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应为动态轮荷,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车辆的左右两侧可以按照1个车轮计、最大轮制动力、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等,并按照制动性能参数计算规定计算轴的制动率、不平衡率、整车制动率等指标;③重新启动车辆,待车辆驻车制动轴驶上平板时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按照制动性能参数计算规定计算驻车制动率;④车辆制动停止时如被测试车轮已离开平板,则此次制动测试无效,应重新测试4.3.2.5(台试)制动力要求:①整车制动力与整车重量之比,空载≥60%,满载≥50%;②前轴制动力与该轴荷之比≥60%;③派乘用车总质量≤3500kg的货车,后轴制动力与该轴荷之比≥20%。

4.3.2.6(台试)制动不平衡力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后轴:当后轴制动力大于或等于后轴轴荷的60%时不得大于24%;当后轴制动力小于后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得大于后轴轴荷的8%。

4.3.2.7(台试)驻车制动力要求:①驻车制动力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②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限值为15%。

4.3.3选用设备轮重仪、平板制动检验台。

4.3.4可测试项目(参数)①各轴质量及整车质量;③制动率;④制动不平衡率;⑥驻车制动力。

4.3.5检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4.3.5.1测量范围①轴荷:10000kg;②制动力:2轮×3000N:③轮距:860mm~-2300mm4.3.5.2分辨率:①轴荷:1kg;②制动力:1N4.3.5.3测量精度A、轴荷测量精度①零值误差和零点漂移:≤士0.1%(中·S)即≤土10kg。

②示值误差:a测量值不大于4%(F·S)的≤士5%(检测值);b测量值大于4(=·S)的≤土2%(检测值)。

③去皮范围:100%。

B、制动力测量精度①零值误差和零点漂移:≤土0.1%(-·3)即≤±30N。

②示值误差:a制动力不大于4%(r5)的≤土0.4%(l·5)即≤士12N;b制动力大于4(·5)的≤士5%(检测值)。

③左右制动力示值间差:a制动力不大于4(r·5)的≤5%(检测值);b制动力大于4(=…S)的≤3%(检测值)。

4.3.6检测操作4.3.6.1准备工作:A、开启设备动力电源B、开启并操作工位控制计算机进入标定界面C、观察轴重传感器,制动力传感器反馈信号是否平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