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 绘画的艺术特征

第一课 绘画的艺术特征

第一课绘画的艺术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从而提高欣赏绘画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分析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学习难点】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中西方绘画的区别,有切实的感受、体验以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感知能力。

【知识点】1、什么是绘画?2、绘画的种类3、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自主学习】1、中西绘画由于文明的差异、历史的不同,而导致了中西绘画特征和手法的不同。

2、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变化丰富的来表现形象,达到的艺术美感。

如南宋画家梁楷的《》。

3、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具特点的体裁,它独特的审美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尤其在此画种中透视的特点在这里充分展现出来。

代表作品有北宋画家王希孟的《》。

而西方绘画则以透视为主,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纵深感。

如代表作品是荷兰画家霍贝玛的《》。

4、20世纪中国美术迅猛发展,其中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是画家的作品,画家李焕民的作品《初踏黄金路》在体裁上属于画种。

5、五代画家的作品《》和李可染的作品《》,可让我们感受到作品所呈现出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时代特点。

6、西方的油画特点突出,这一绘画艺术产生于崇尚观察,关注特点的文艺复兴时期。

如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作品《》,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等等。

7、19世纪的主义画家迷恋对空气和光的研究。

法国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是他用画笔在同一地点去捕捉不同时间中的光线变化,从1890年至1891年,共画了24幅。

8、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一反传统的的手法,通过将画面形象进行处理而更加鲜明地强调了画家的感受。

如西班牙画家的作品《》。

9、绘画因为审美传统和创作手法的差别,会在表现形象和空间方面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

如西方绘画形象的感和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主要是通过运用法和法来表现,而中国绘画中,形象与空间处理多采用的远近层次变化和法。

【要点讲解】1、绘画的概念?绘画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明暗、透视、结构等手段(造型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作品形态)、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目的)。

2、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异:(1)观察方法不同:中——散点透视,西——焦点透视(2)造型方法不同:中——用线造型,西——用明暗色调造型(3)美感特征不同:中——注重写意,西——强调写实(4)中西地域文明之间的差异:中——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西——追求对自然改造的观念。

3、绘画的种类的区分:(1)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来区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

(2)按绘画对象的不同来区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3)按绘画的性质和功能不同来区分:壁画、年画、漫画、宣传画、连环画等。

(4)其它角度更为详细的区分:例如中国画细可分为:按技法——工笔画和写意画。

按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而山水画又可分为:按技法分——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等。

3、绘画的艺术特征:(1)造型与空间特征(2)材料与肌理特征(3)静态特征(4)视觉特征【知识拓展】一、中国画:中国画是以中国独有的毛笔、墨、颜料、宣纸、绢等工具材料,以长期形成的传统技法而创作的绘画品种,简称“国画”,用以区分外来画种。

中国画以独特的形式美感,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体系,是影响东方艺术的一大画种。

1、中国画是个大范畴概念,技法一般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

“写意”与“工笔”是两种相对应的画法,一般将粗放洒脱的画法,称“写意”或“意笔”,工整细腻的画法称“工笔”。

工笔画,指工细画法的中国画。

其结构严谨,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渲染精到。

着色工笔画,一般敷以浓艳重彩的称“工笔重彩”,施以淡淡薄彩的简色的称“工笔淡彩”,不施色的称“白描”。

工笔画历史悠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引魂升天图》即工笔重彩画。

唐宋时期,工笔画已达高峰,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大画家和大量的优秀的传世之作。

例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现代出现了不拘泥于形似而重在表现意象的工笔画。

写意画,是指运笔粗放的画法,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不拘泥于形似,着重描绘物象意态神韵和抒发艺术家胸襟的中国画。

粗放的画法,自古有之,汉代壁画中有许多画法粗放的作品。

所谓画法粗放也是相对而言的,故有大写意与小写意之分。

随着纸张的出现和制纸工艺的提高,古代文人开始作意笔画,宋代苏轼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提出“逸笔草草”,“抒写胸中逸气尔”等理论,促进了不求形似而求笔墨韵味的写意画的发展。

到明代董其昌提出书法入画和徐渭大写意花卉的杰出成就,更促使写意画越来越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种。

2、中国画从技法上,还可分为工兼写、白描、设色、水墨等形式;从设色上又分为金碧、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工兼写,即将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综合运用。

例如花鸟画中,用工笔将昆虫画得很工细,又用意笔将花草画得粗放。

白描,是指以线条勾勒而成的不着色的绘画。

设色,是相对“白描”而言的着色的中国画。

着色有浓淡之别,故有淡彩和重彩之分。

水墨,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造型的中国画。

由于中国墨色的丰富,画家多愿以墨色变化表现一种高雅的情调,故水墨画成为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形式。

金碧,指以浓重的矿物色和金、银色设色或以金、银色勾勒,造成色彩金碧辉煌、具有装饰性艺术效果的中国画。

青绿,指以矿物色石青、石绿为主设色的中国画。

用青绿设色的山水画,具有浓重的艺术效果,称之为青绿山水。

泼彩,指设色手法为大面积泼洒,具有潇洒奔放的艺术效果。

浅绛,指以赭石点染与墨色配合作画,如浅绛山水画。

绛,指暗红色。

没骨,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为形象之骨而言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造型,如没骨花卉等。

3、中国画的艺术特征(1)观察认识:A中国画常常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在透视上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取散点透视方法,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B在思想观念上无不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

人物画——神情兼备;山水画——讲究意境;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在创作构思上讲究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

D在构图上注重虚实对比,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2)造型表现:中国画用线造型,不拘于表面的形似,而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不似之似”。

(3)艺术手法: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代表,讲究“笔墨”情趣。

“笔”指线条和运用线条的方式;“墨”指墨色。

“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艺术语言。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即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作为品评中国画的两条首要准则。

“骨法用笔”,主要指运用笔法把握物象之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气韵生动”,是骨法用笔的目标和结果。

明代董其昌又提出“书法入画”,使中国画画法、线条艺术得到充分发展而成绘画造型主角。

“笔墨”情趣即在于运用线的刚柔、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组合的变化和统一,使线条在飞舞流动中形成运动感和节奏感,从而传递出艺术家的情绪、感受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

这乃是中国画奥妙之所在。

墨法与笔法息息相关,墨中见笔、以墨代彩,形成笔墨的韵味和情趣。

笔墨飞动的是形象,空白是虚灵的空间,空白托出物象的位置和轮廓。

画家运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在与空白的交融中,构成全幅的流动和虚实的节奏,形成气韵生动的笔墨乐章,显现出万物的神骨和作者的精神与生命的活力。

工笔画虽没有水墨画那样飞舞奔腾的线条,但匀整、挺拔的线型与线群组织的疏密,依然可以显见线条流动的美感,再配以鲜丽匀净的色彩,在空白的背景中显现出优美典雅、富有装饰美感的艺术特色。

(2)意象构成的时空中国画不是定点观察表现物象,不表现具体光线条件下的时间,不表现固定视域内的有限空间。

中国画所表现的时空,是对无限世界的相对集中与概括,不受客观世界的时间、光线、明暗、色彩和透视的制约,而是能动地、自主地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景物有机地组织于一个画面之中。

例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将日本侵华战争中带给中国人民的各种苦难,集中于一图予以表现。

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将南唐大臣韩熙载晚间宴请宾客的各种娱乐活动的情景,以屏风相隔组于一画之中,表现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事件。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从汴梁城内画到城外,表现北宋都城的风土人情、市井面貌、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等方方面面。

山水画中,可以集高远、平远、深远于一景。

中国画由于无固定视点,所以可以表现无限的意象空间。

(3)诗书画印的综合性中国画以画为主,将其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特色。

画上题诗充实画意或表达观点,题款或点题或补充画意或借以抒情等,使诗情画意相辉映。

例如郑板桥画竹,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经题诗,使画意更深一层。

中国画本来讲究书法用笔,画家往往也是书家,题款诗文的书法之美丰富了审美内容。

篆刻一方,黑白天地,有篆书、有刀法、有布局的趣味,而且一印红章在画中起到点缀提神和均衡构图的作用。

画与诗、书、印的结合,丰富了欣赏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审美内容和审美情趣。

二、油画: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一般为亚麻仁油)或松节油调和颜料,在特别的布、纸、板等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的绘画。

油画以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H凡爱克(1395年前—1426年)和J凡爱克(1395年前—1441年)〕改良调色油,使颜料便于层层敷设和颜色鲜亮,增强了表现力为始创,成为欧洲的主要画种,近代又成为世界性画种。

西方传教士将油画艺术带入我国,但油画真正在我国发展起来却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1、油画具有以下艺术特征:(1)色彩美油画靠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造型,颜色笔笔衔接铺满画面和层层积色,构成灿烂、艳丽或凝重浑厚的色彩效果,与其他画种相比,如同气势雄浑的色彩交响乐。

因此,色彩美是油画的重要的形式美。

(2)丰富的表现力客观现实本来就是色彩缤纷的世界。

油画以色彩造型,传统油画又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善于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世界,即将色彩缤纷的立体空间世界转移到平面之上,真实地表现出人对现实世界的视觉感受。

例如,油画能真实地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性、深远的空间性、逼真的质感、光照的明暗效果以及阳光的跃动等。

油画也正是由于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和色彩美,才能成为世界性的画种。

与传统油画并存于世的,还有以抛开科学性制约的形象变形、怪诞、抽象等为特点的现代派油画,使油画呈现多样化。

2、油画技法有厚涂法、薄画法、点画法、色块构成、笔画、刀刮、堆积颜色、制作凹凸底子、吸油画法、不吸油画法、上亮光油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