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幼儿语言教育》试题库一、填空题1、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指儿童对母语的理解和产生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5、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6、讲述活动往往有一定的凭借物。
7、游戏与活动的基本区别主要在于控制、真实和动机三方面的程度不同。
8、童话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9、儿童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语言的发展现象通常被称为前语言现象。
10、 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11、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包括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语言教育观和活动语言教育观。
12、自主阅读能力能力的培养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
13、依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可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
14、讲述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一种独白语言。
15、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用游戏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听说游戏。
16、语言的发展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7、学前期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时期。
18、人类的交际形式有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种。
19、对于幼儿来说语言既是使用的工具,更是学习的对象。
20、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口头语言的经验。
21、人出生的头几年使口语发展的最佳期。
22、幼儿获得语言是幼儿社会化历程中的里程碑。
23、听和说是读和写得基础,是儿童入学后顺利过渡的必要条件。
24、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
25、最初的阅读准备是看书。
26、完整语言教育观的理论依据是全语言理论。
27、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
28、选择教育内容时,应注意趣味性、新颖性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9、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幼儿的语言发展。
30、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
31、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主要在于儿童对语言结构的创造性运用。
32、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33、谈话活动是一种多方位的语言交流活动。
34、他人修补则是谈话时如有不理解的情况,听话人用重复、提问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信息。
35、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36、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37、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
38、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叙事性讲述。
39、在讲述活动中使用图片来帮助幼儿讲述,是人们所熟知的看图讲述。
40、情景表演讲述,要求幼儿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来进行讲述。
41、在讲述中幼儿运用最普遍的语言是描述性语言。
42、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43、听说游戏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44、幼儿园的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45、幼儿学习词汇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和学习新词。
46、语言结构敏感性是对语言本身的反应,而不是对语言传递信息的反应。
47、编构故事是一种对幼儿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48、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
49、适度正确的婴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有利无害的。
50、研究显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 3―8岁岁期间形成的。
二、选择题( B )1、研究者将幼儿的语言发展划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的标界是A.儿童开始发出声音节 B.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C.儿童开始与他人对话 D.儿童的读的能力开始出现( A )2、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是A.语言形式 B.语言内容 C.语言运用 D.语言操作( C )3、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的年龄界限一般来说是A.8个月 B.1岁 C.1岁半 D.2岁( C )4、幼儿语言教育是专门研究儿童语言发展及教育的学科。
A.0-3岁B.1-3岁C.3-6岁D.0-6岁( B )5、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于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4岁左右( A )6、儿童语言发展学家布伦姆和莱希以系统性的方式研究的儿童语言构成的学说是A.三环学说B.四范畴说C.完整教育观D.活动教育观( A )7、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可以分解为A.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B.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二个层次C.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二个层次D.终期目标和活动目标二个层次( B )8、儿童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A.倾听行为B.表述行为C.欣赏文学作品行为D.早期阅读行为( A )9、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大体上为A.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B.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C.专门的与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相结合D.游戏活动( B )10、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以儿童的的发展为基础和宗旨的。
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手势语言D.第二语言( D )11、对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应考察A.幼儿的语言学习行为B.教师的教学行为C.相关环境的营造D.A、B、C三方面全面衡量( ABC )12、语言的功能是A.交际工具B.学习工具C.思考工具D.劳动工具( ABCD )13、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以下哪些经验和习惯A.听得懂B.记得住C.想得出D.说得好( ABC )14、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有:A.积累性B.渗透性C.易行性D.先天性( C )15、学前期幼儿使用的基本句型是A.复合句B.单词句C.简单陈述句D.否定句( B )16、句子的平均长度可用来衡量。
A.语音B.词C.语法D.句法( B )17、儿童的语言调节功能是在岁左右萌芽和发展的。
A.2 B.3 C.4 D.5( C )18、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在岁左右。
A.1 B.2 C.3 D.4( ABC )19、儿童学识字可分为的阶段有A.泛化阶段B.识字阶段C.再现阶段D.创造阶段( ADC )20、基本阅读技能包括的方面为A.翻书的动作B.识字写字C.阅读顺序D.按页翻书( ABCD )21、自然学习模式包括的部分有A.示范B.参与C.练习或扮演角色D.创造表达( ABCD )22、四范畴说的构成环节是A.语言规则范畴B.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C.语言操作范畴D.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AC )23、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的结构可分为A.纵向结构B.静态结构C.横向结构D.动态结构( ABCD )24、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划分为哪几大块面?A.倾听B.表述C.欣赏文学作品 D.早期阅读( ABCD )25、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通常出现在哪几种情景之中?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B.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C.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D.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ABCD )26、对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A.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参照性原则( AC )27、幼儿日常交谈的主要特点是具有A.自发性B.计划性C.随机性D.有预期目的性( ABC )28、幼儿园通常所开展的讲述活动一般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A.有一定的凭借物B.有相对正式的语境C.旨在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D.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ABC )29、依据凭借物的特点,可以将幼儿园的讲述活动划分为A.看图讲述 B.实物讲述C.情景表演讲述 D.叙事性讲述( BCD )30、评价的主要功能有A.交际功能B.鉴定筛选功能C.教育功能D.导向功能( ABC )31、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可分为的等级有A.积极参与B.一般参与C.不参与D.参与( ACD )32、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方式有A.幼儿集体讲述B.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C.幼儿分小组讲述D.幼儿个别交流讲述( ACD )33、游戏与活动的基本区别是: A.控制 B.教育 C.真实 D.动机( BCD )34、口语练习主要包括的子目标有A.识字B.扩展练习词汇 C.尝试运用句型D.复习巩固发音(ABD )35、听说游戏由活动向游戏过渡所需的转换有A.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B.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C.由他人教育向自我教育转换D.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ABCD )36、听说游戏设计和组织应遵循的基本步骤依次有A.交待游戏规则B.教师引导游戏C.设置游戏情景D.幼儿自主游戏( ABCD )37、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的类型有A.儿童诗歌B.生活故事C.童话D.幼儿散文( BAD )38、培养幼儿的倾听技能包括的侧面有A.评析性倾听的能力B.有意识倾听的能力C.分析性倾听的能力D.欣赏性的倾听能力( ABCD )39、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有A.讨论与示范B.准备 C.串连与总结D.幼儿想象与仿编( ABD )40、故事表演游戏的类型有A.分段表演型B.整体表演型C.创编型D.角色活动型( BCA )41、儿童识字行为发展的阶段依次有A.流畅阶段B.萌发阶段C.初期阶段D.创造阶段( A )42、幼儿早期读写能力逐渐发展的现象被研究者称之为A.读写萌发B.早期阅读C.正式阅读D.书面学习( ACD )43、早期阅读能力包含的内容有A.幼儿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B.会流畅书写C.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D.掌握初步的阅读和书写技能( ABCD )44、3至6岁的儿童普遍喜欢的书有A.童话 B.诗歌 C.动物故事 D.跟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书( B )45、研究显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岁期间形成的。
A.3-5 B.3-8 C.2-5 D.2-8( ABD )46、幼儿在学前时期需要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有A.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B.预期的技能C.翻书技能D.自我调适的技能(ABCD )47、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步骤依次有A.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B.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C.归纳阅读内容D.幼儿自己阅读( ABCDE )48、教师语言的功能有A.情感功能B.信息功能C.表达指示功能 D.美感功能E.交际功能( C )49、教师的语言应当充满情感的色彩指的是教师语言应具有A.规范性B.逻辑性C.情感性D.针对性( A )50、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当较多使用常用的非概念化的日常生活交际语言,这是指语言要A.生活化B.文学化C.结构简化D.情景三、判断改错题1、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利于其认知和个性的发展。
错改“不利于”为“有利于”2、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识和能力。
对3、语言形式指词和词相互间在传递信息及含义时的表征关系。
错将“语言形式”改为“语言内容”4、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教材或环境而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