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措施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并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以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社会的安宁。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
1、合同管理
建造合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有更多的费用问题要依据合同确认,而不是依据预算来确认,合同的主要作用将在以下几方面更加突出:(1)工程量核定方式;(2)工程款支付方式;(3)违约责任及索赔规定;工期、质量及双方责任。
因此,项目部必须认真研究建造合同的各项条款。
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加工合同、租赁合同等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合同,随着施工建造的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也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对甲、乙方都有强制作用。
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施工项目部来讲,认真、及时、全面、专业地加强合同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
2、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具体实施表现为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和第三方质量监督等两套质检机制。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
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
同时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培训学习,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
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
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至少阶段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
4、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预算成本反映的是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是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套用相关的取费标准计算得出的。
计划成本,指项目管理部门按计划工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的成本。
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
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管理
的盈亏情况。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施工成本管理要紧紧围绕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几个方面展开,在施工成本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5、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
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
常运行。
安全是天,是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
6、风险管理
在项目实践中,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
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
要重视各部门及施工队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的各类风险。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
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
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
施工质量对进度和经济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誉有直接影响,项目是企业创建名牌工程,实现优质工程计划的归宿。
2.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要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各项目部现场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熟悉和运用,提高对标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督促劳务分包队伍的负责人和他们的施工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标准、规范,并加大对分包的监督理力度,确立工程质量负
责制,以提高工程实物质量为突破口,把分包队伍自身的质量管理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3.完善规章制度。
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做到超前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应该认真严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规定的运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
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立项与报建、招标与发包、设计与施工、材料选购、竣工验收等,这些工作必须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坚持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指挥谁负责质量,不给事故责任者推脱的借口。
应以科学的态度做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一旦下达,要严格执行计划。
每项工程开工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负有重大的责任,施工规范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准绳。
4.抓好施工全过程管理。
企业要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同时,抓好材料物资的管理,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和(材料)施工试验关。
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
作内容。
控制材料质量,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对主要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设置样品,严格按样品进货,严格检测和验收。
另外,应当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要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前提。
目前,建材市场规范程度不高,建材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材料性能不过关。
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直接影响屋面防水工程质量。
另外,机械化施工关没有全面普及。
施工中,大量工程依靠手段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控制较难。
因而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入手,研究开发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施工设备、施工技术都非常重要的措施。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减少耗费,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