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青年联合会团体会员及委员推荐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依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丹东市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丹东青联工作实际制定。
第二条为进一步实现丹东青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推动青联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丹东青联团体会员、委员的推荐和管理。
第二章委员第四条委员的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承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丹东市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工作细则》;(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并愿意为青联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年代表人士和青年典型;(三)具有一定议事能力,能够代表青年在本会行使权利和义务;(四)每届委员出任时,年龄不超过四十周岁。
委员一般应具备资格条件:1、科学技术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学术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科研人员;知名科技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教育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小学副高职称以上优秀青年教师或担任学校副职以上管理人员;3、农林牧渔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型农民;外出务工优秀青年代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优秀经营管理者;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涉农科研工作者;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涉农行业企业家。
4、社会科学界:哲学、历史、美学、艺术、语言、民族、文化、考古等人文科学和人口、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学术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研究人员。
5、工交商贸界: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优秀民营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优秀一线青年产业工人。
6、企业管理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
7、金融界:市级财贸金融机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优秀的业务技术骨干。
8、政法界: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的一线英模;副科以上职级的行政管理人员。
9、文化艺术界:德艺双馨,具备国家二级演员及以上职称的青年演员;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优秀文艺工作者。
10、新闻出版界:具备国家二级编审或者国家二级播音员及以上职称人员;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新闻工作者;市级新闻媒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11、体育界:在全国或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或者有突出贡献的体育工作者。
12、医药卫生界: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疗工作者;医药卫生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
13、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机关及其所属办事机构的优秀工作人员;公证、律师、会计、审计、统计、咨询、广告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优秀从业人员。
14、民族宗教界:爱国爱教的各民族、各宗教组织的优秀代表人物;15、海外学人、华侨:旅居海外的留学人员、华侨;新近回国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归国华侨、侨属;16、省外特邀人士:省外在丹东工作、创业的特邀人士;丹东籍在外省发展、交流的特邀人士;17、公共管理及其他界别:具备副科及以上职级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省级以上综合表彰的优秀机关工作者。
第三章常委第五条常委出任时,年龄不超过四十二周岁。
第六条常委除具备委员的资格条件外,原则上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1、科学技术界:具备正高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科研人员;知名科技型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
2、教育界:市属以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副职以上管理人员;中小学特级教师或主要管理人员。
3、农林牧渔界:荣获国家级表彰的新型农村青年、杰出外出务工青年;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大型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具有正高职称以上涉农科研工作者。
4、社会科学界:哲学、历史、美学、艺术、语言、民族、文化、考古等人文科学和人口、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的学术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研究人员。
5、工交商贸界: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杰出民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荣获国家级表彰的杰出一线产业工人。
6、企业管理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民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
7、金融界:市级财贸金融机构主要管理人员或国家级杰出行业标兵。
8、政法界:受到国家级表彰的一线英模;副处以上职级的行政管理人员。
9、文化艺术界:德艺双馨,具备国家一级演员及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演员;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文艺工作者。
10、新闻出版界:具备国家一级编审或者国家一级播音员及以上职称人员;著名新闻工作者;市级新闻媒体高层管理人员。
11、体育界:在全国或国际大赛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或者有杰出贡献的体育工作者。
12、医药卫生界:具备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疗工作者;医药卫生行业的事业单位高层主要管理人员。
13、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主要合伙人或者负责人;业绩突出,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人员。
14、民族宗教界:爱国爱教的各民族、各宗教组织的杰出代表人物;15、海外学人、华侨:旅居海外的优秀留学人员、华侨;有突出业绩的回国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有突出贡献的归国华侨、侨属;16、省外特邀人士:省外在丹东工作、创业或丹东籍在外省发展、交流的各行业青年杰出代表;17、公共管理及其他:具备副处以上行政职务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国家级表彰的优秀机关工作者。
第四章委员、常委推荐程序第七条委员、常委推荐(一)丹东青联委员会由各团体会员推荐、协商产生的委员和特别邀请的委员组成。
每届委员会的名额、名额分配方案,由上届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决定。
在特殊情况下,可由主席办公会议决定。
每届任期内,可根据工作需要,增补部分委员、常委。
变更委员、常委名额及相关事宜,由本届常务委员会决定。
(二)市青联为各团体会员及特邀团体设立指定席位,各团体会员及特邀团体主要负责人变更后,其指定席位委员人选经市青联确认后自然变更。
指定席位人员调整尊重各团体会员及特邀团体单位意见。
(三)委员、常委增补根据青联发展需要决定,原则上每年增补一次。
(四)除指定席位外,委员、常委推荐原则上同一单位在同一届中委员、常委人数均不得超过1人。
(五)推荐机构人员1、委员的推荐机构人员包括:市青联主席、副主席;青联各界别组、市青联秘书处;各团体会员。
2、常委的推荐机构人员包括:市青联主席、副主席;市青联秘书处。
(六)推荐程序1、以上推荐机构和人员可直接向市青联秘书处推荐人选,每年增补委员、常委时,通报推荐机构和推荐人;2、市青联秘书处进行资格审查,提出预备人选;3、市青联秘书处对预备人选进行考察,并将正式候选人提交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审议;4、主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专题研究一次增补、卸免委员、常委事项并经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七)特邀委员、常委由主席、副主席提名,推荐程序与委员、常委推荐程序相同。
第五章团体会员管理第八条团体会员(一)本会实行团体会员制,由全市性的各青年团体和各县级青年联合会联合组成。
凡依法成立并登记注册的全市性青年团体,承认并履行全国、省、市青年联合会有关规定及本办法,自愿申请加入市青联的,经本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即取得本会团体会员资格。
(二)有条件的县(市)、区,均可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成立青年联合会。
新成立的青年联合会应报经市青联同意并备案。
第九条丹东市青年联合会与各团体会员的关系为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第十条团体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一)有向本会推荐委员和建议调整本团体委员的权利;(二)有对本会工作进行监督、建议和批评的权利;(三)有在执行本会决议的前提下,独立开展本团体工作的权利;(四)有执行本会决议,接受本会指导的义务。
如对本会决议有不同意见,在执行的前提下可予以保留。
(五)有报告本团体工作的义务;(六)有维护青年权益,反映青年意见和要求的义务。
第十一条各会员团体如严重违反本会规定,由本会常委会讨论给予警告或撤销其团体会员资格处分,受处分者有提出申诉并要求委员会复审一次的权力。
第十二条团体会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有本会二分之一以上团体会员同意并经本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可取消其团体会员资格。
(一)不履行本会规定义务;(二)其他应当取消团体会员资格的情形。
第十三条丹东市青年联合会对团体会员作出取消其团体会员资格决定前,应向该团体会员说明理由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团体会员有退出本会的自由,退会前应提出书面申请。
第六章委员管理第十五条委员必须遵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和《丹东市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工作细则》;执行本会决议;按要求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了解和反映青年意见和要求,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担任代表和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中担任委员的本会委员受本会委托,有反映本会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
第十六条对在青联工作中有显著业绩以及对社会有突出贡献和其他突出事迹的委员,由市青联给予表彰。
第十七条委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会章程。
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或严重违反本会章程的行为,由本会常务委员会撤消委员资格。
第十八条对于以青联或界别组名义组织的活动、会议,委员因故不能参加的,须书面或电话向活动组织者请假。
连续两次无故不参加的,由市青联秘书处予以通报,如无正当理由仍不参加青联组织的活动的,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委员资格。
第十九条委员长期(连续六个月以上,以下同)出国、外派等应及时告知市青联秘书处。
凡长期不与青联组织联系,不参加青联组织的任何活动者,由市青联秘书处给予通报;如再连续六个月无正当理由仍不参加青联组织活动的,将被视为自动放弃青联委员资格。
第二十条对于自动放弃委员资格的,由市青联秘书处通知本人及其单位。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丹东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