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玻璃幕墙施工工艺1.1 材料1.1.1 钢材:1 构件式玻璃幕墙所使用的钢材,包括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候钢、不锈钢(板材、棒材、型材等)。

其材料的牌号与状态、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允许偏差、精度等级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要求。

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当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时,其膜厚应≥45μm靘。

3 钢材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结疤、泛锈、夹渣和折叠。

1.1.2 铝合金材料:1 构件式玻璃幕墙所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包括铝合金建筑型材、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的材料牌号与状态、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表面处理、尺寸允许偏差、精度等级,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2 铝合金型材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对型材尺寸及允许偏差的规定。

幕墙铝型材应采用高精度级,其阳极氧化膜厚度不低于15μm。

3 以穿条形式生产的隔热铝型材,隔热材料应使用PA66GF25(聚酰胺66+25玻璃纤维)材料,严禁采用PVC材料。

用浇注工艺生产的隔热铝型材,其隔热材料应使用PUR(聚氨基甲酸乙脂)材料。

4 铝合金型材表面清洁,色泽均匀。

不应有皱纹、裂纹、起皮、腐蚀斑点、气泡、电灼伤、流痕、发粘以及膜(涂)层脱落等缺陷存在。

1.1.3 紧固件:1 构件式玻璃幕墙所使用的各类紧固件,如螺栓、螺钉、螺柱、螺母和抽心铆钉等紧固件机械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1.1.4 密封胶:1 构件式玻璃幕墙所采用的结构密封胶、耐候密封胶、中空玻璃密封胶、防火密封胶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2 同一单位构件式玻璃幕墙必须采用同一牌号和同一批号的硅酮密封胶。

任何情况下,各类硅酮密封胶要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准使用过期产品。

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耐候胶在使用时应提供与所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合格报告和力学试验合格报告以及保质年限的质量证明文件。

1.1.5 玻璃:1 玻璃是构件式玻璃幕墙的主要材料之一,玻璃要承受荷载,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幕墙玻璃的机械、光学及热工性能、尺寸偏差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2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玻璃,应进行厚度、边长、外观质量、应力和边缘处理情况的检验。

3 构件式玻璃幕墙使用的玻璃必须采用安全玻璃。

4 构件式玻璃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

隐框及半隐框结构中的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1.2 主要安装机具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机具主要有:垂直与水平运输机具(含脚手架或吊篮)、电动或手动吸盘、电焊机、注胶机具、清洗机具、扭矩扳手、普通扳手、测厚仪、铅垂仪、激光经纬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水平尺、靠尺、角尺等。

1.3 作业条件1.3.1 安装构件式玻璃幕墙的主体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等)经过验收合格,并符合有关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1.3.2 预埋件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已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不应大于20mm。

对于位置偏差过大或未设预埋件时,应制订补救措施或连接方案,经建设方结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洽商同意后实施。

1.3.3 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所用的垂直运输机具、脚手架搭设、吊栏设置、安全防护网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安装用电源分布配置齐全,安全保障措施完善,消防措施到位,安装场地和施工面障碍物已拆除。

1.3.4 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报总包技术部门的审批。

构件式玻璃幕墙的安装应纳入建筑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1.3.5 对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可能造成污染或损伤的分项工程,应在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前完成,或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3.6 大面积施工前宜在现场制作样板,并经业主、监理、土建及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施工。

1.3.7 安装施工前,应对现场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3.8 设置现场临时周转材料及半成品存放场地或库房,并采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1.4 施工工艺1.4.1 构件式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工艺流程:1.4.2 埋件和支座:1 根据测量基准线,确订预埋件位置。

2 预埋件锚筋应与受力主筋可靠连接,外露面平整,位置准确。

3 后补埋件必须进行抗拔力试验。

4 当埋件与支座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必须满足各项力学性能试验和其他试验要求。

1.4.3 立柱安装:1 以建筑结构轴线为基准,定位标高为依据,进行支座连接和立柱安装,支座与立柱不能直接接触,必须做绝缘处理,支座与立柱螺栓采用不锈钢材料,连接螺栓应采用不锈钢螺栓。

2 以不少于3根立柱为基准,按照设计图纸分格尺寸及要求进行安装,应按顺序进行立柱定位和安装。

3 横梁与立柱连接应采用结构性连接,当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时,连接点不应少于2个,并且应有防脱落措施。

横梁一端应进行弹性连接。

4 立柱与横梁连接完毕后进行调整。

然后进行支座固定,并做防腐处理。

1.4.4 安装防雷装置。

构件式玻璃幕墙在施工当中,有防雷要求的应采取防雷措施。

防雷装置及措施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进行。

玻璃幕墙防雷措施首先应确保与建筑主体结构的避雷均压环有效连接。

预埋防雷连接件应将每块埋件与主体结构的钢筋焊接连接。

相隔距离12~18m,形成一个环形连接通路。

高层建筑物用的玻璃幕墙顶部周围雷击电流可能会很大,当女儿墙与玻璃幕墙封边时,应设置金属极接闪器,金属极之间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金属封边均应与女儿墙内钢筋连接成电气通路。

1.4.5 保温防火及封边安装。

构件式玻璃幕墙应满足建筑主体防火分区的要求,进行防火封堵和隔断,防火措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构件式玻璃幕墙的窗间墙和窗槛墙的防火封堵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构件式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构件式玻璃幕墙与各层楼板、隔墙外沿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填充密实。

当采用防火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楼层间水平防烟带的岩棉或矿棉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

构件式玻璃幕墙的边缘或与其他结构装饰面的连接处理除满足建筑本身要求外,应做到可靠连接,接口严密,胶缝均匀。

在有保温要求的部位应填充保温岩棉或满足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

1.4.6 玻璃安装。

1 构件式玻璃幕墙采用的玻璃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应采用安全玻璃。

2 玻璃板块运送到现场,监理等单位应对硅酮结构胶部位进行粘接剥离检测,在结构胶粘接处用刀具切开,检查人员检查胶内在质量。

3 通过剥离试验合格后的玻璃板块可以进行安装,每安装1~5块进行压块或与主龙骨连接处的检查,压块固定间距≤300mm,且牢固可靠。

4 玻璃板块之间胶缝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板块的平整度达到验收标准。

5 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分格的玻璃下端宜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块,满足承受该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载,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高度不应超出玻璃外表面,且与玻璃之间设置衬垫。

1.4.7 打胶密封。

1 玻璃板块安装定位后,进行胶缝清刷。

硅酮建筑密封胶不宜在夜晚、雨天打胶,打胶温度及湿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要求。

2 打密封胶时应在晴天气候下放置泡沫棒;在胶缝两侧边口粘贴保护胶带。

3 硅酮建筑密封胶在接缝内应两对面粘接,不应三面粘接。

4 刮胶要平整,不能出现气泡及离鼓现象。

1.4.8 清洗验收。

1 对整幅幕墙进行清洗时,可采用丙酮或二甲苯等稀释剂对幕墙清洗。

2 验收标准严格按国家、行业、地区有关规范、标准以及业主方确认的技术性能指标对构件式玻璃幕墙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3 验收时以各部位隐蔽记录为依据,并经建设方、结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等单位签字确认。

隐蔽记录含测量放线确认、预埋件埋设、钢支座与立柱连结、横梁与立柱连结、避雷措施、防火封堵、胶缝填充等。

4 在各项材料符合设计与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幕墙整体验收。

1.5 质量控制1.5.1 构件式玻璃幕墙工程质量应严格按照《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 /J139)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以及国家、行业、地区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1.5.2 构件式玻璃幕墙所选用的各类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特别是《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GB17841-1999)、《建筑用硅酮结构胶》(GB16776)等。

1.5.3 幕墙受力杆件采用的铝合金型材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应小于3mm。

对已安装上墙的铝型材可用金属测厚仪进行测量。

1.5.4 玻璃幕墙使用的铝型材氧化膜应达到AA15级的要求,其最小局部膜厚度可在大约100mm2的面内分别测量5个不同点的平均厚度求得。

1.5.5 静电粉末喷涂的涂层厚度应按照《静电粉末喷涂铝合金建筑型材》(YS /T407)的规定;电泳涂漆复合膜厚度按《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YS/T100)的规定。

氟碳喷涂膜厚指标按照《氟碳漆喷涂型材》(GB/T5237.5)的涂层厚度规定。

1.5.6 玻璃进场检验单片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均按《浮化玻璃》(GB11614)的规定执行。

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按新修订的《中空玻璃》、《夹层玻璃》标准的规定执行。

1.5.7 进入施工现场的玻璃应检查项目:包括质量证明材料、玻璃尺寸与设计尺寸是否吻合,表面质量、碰伤、擦伤、划伤、脱膜、针眼、庇点、油污或胶迹等。

1.5.8 预埋件和连接件的数量、埋设方法及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1.5.9 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预埋件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0mm。

在抽检部位用水平仪测量标高及水平位置。

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预埋件的尺寸。

1.5.10 横梁、立柱、构件平面度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行业、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1.5.11 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保温材料严密填塞,水泥砂浆不得与铝型材直接接触,不得采用干硬性材料填塞。

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渗漏,密封胶不应污染周围相邻表面。

1.5.12 幕墙转角、上下、侧边、封口及与周边墙体的连接构造应牢固并满足密封防水要求,外表面应整齐美观。

1.5.13 幕墙玻璃与室内装饰物之间要留有间隙。

1.5.14 明框玻璃幕墙组件的安装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玻璃与构件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玻璃嵌入量不得小于15mm。

2 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两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长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5mm。

3 橡胶条镶嵌应平整、密实,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0%,其断口应留在边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