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一)、加大城郊型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力度
1、启动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

计划投资17.35亿元,建设占地21000亩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融科技、环保、健康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光伏、特色种植、休闲观光、养生养老、科普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园区整体规划初稿已完成,起步区重点项目农业光伏产业园正在立项,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000亩,一期实施1500亩,计划春季开工。

2、抓好农业项目建设。

2016年共谋划安排农业重点项目6项,计划总投资23.09亿元。

其中新建2项,计划投资17.36亿元;续建3项,计划投资5.22亿元;谋划1项,计划投资5103万元。

今年计划投资2.55亿元,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5项。

重点抓好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唐山市源野晓居生态博览园、唐山市开平区五丰园养殖场等项目。

3、加快家庭农场培育。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示范引导,强化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

在发展形式、发展内涵、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全力推动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特点的家庭农场发展,使之成为我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抓好绿色开平攻坚工程建设。

2016年度绿色开平攻坚工程绿化任务合计7100亩。

其中廊道绿化工程600亩;村镇绿化工程5个村,折合绿化面积200亩;企业及周边绿化工程20个,折合绿化面积500亩;荒山绿化工程包括人工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农田林网工程500亩;城区绿化工程300亩。

巩固绿化成果,搞好
新植幼树的涂白、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做好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工作。

继续抓好丘陵地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建立1-2片示范园,定期派出专家,组织好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丘陵地区薄皮核桃速生丰产及名优果品栽培技术,创立品牌,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农户效益。

3、推进畜牧业发展。

一是扎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在每个免疫期内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密度始终保持在100%,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二是加强“瘦肉精”的监管力度。

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类物质专项行动。

切实做到动物出栏报检必检、动物屠宰必检,从源头控制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

(三)、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1、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健全区、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是提升检验监测水平。

完善检测设备,实现农产品检测全面覆盖。

蔬菜产品快速监测要实现全面覆盖,“瘦肉精”类物质快速筛选检测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出栏量的3%,生鲜乳收购站的生鲜乳至少每季度抽检1次。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种子、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

四是定期风险评估,完善预警机制。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抓好农业安全生产。

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

重点抓好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等工作。

二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

加强防火基础设施
建设,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抓好队伍建设,搞好培训演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

重点抓好玉米郑单958、纪元一号,花生潍花8号、冀花5号,大豆中黄13、铁丰29等品种;重点推广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冬小麦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超吨粮集成技术,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2、提高农业机械化率。

一是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购置资金,力争不低于320万元。

进一步改善我区农机装备结构,努力提高我区农机装备的高科技含量,使我区农机化生产程度再上新台阶。

同时继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力保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二是在全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上实现突破,力争完成花生联合收获2.2万亩、玉米联合收获9万多亩的目标。

3、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计划组织农民参观培训2期次,培训农民500人次。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通过创新机制、规范实施和有效管理,加快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依托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1、抓好自身建设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相关方针政策,同时利用专业培训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丰富专业知识储备。

二是深入田间地头,身体力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户打
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

坚持培训、指导、服务、实践四位一体,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3、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一是实施基层农技通广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全区筛选45名农技指导员对接436户农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360户。

二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发扬科技创新精神,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区农业增收增效、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抓好水务工作
1、认真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一是根据我区2015年底移民实有人数,预计2016年共需发放移民款1084万元。

二是根据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现状,做好项目扶持的立项、实施、监管等工作。

2016年预计投入后期扶持资金680万元,对21个移民村及相关村的交通道路、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扶持,改善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2、做好农田水利水保工作。

预计2016年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全部为节水管灌灌溉面积。

3、加大水执法力度。

针对无取水许可,无计量设施,拖缴水资源费的取水单位和河道工程修建管理费,依据相应法律法规予以相应得行政处罚,做到足额征收工作。

4、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洪预案。

按照省、市防汛办的统一部署,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防洪预案,并要求各镇各有关单位修订防洪避险方案、预案。

5、加强抗旱服务。

一是巩固现有灌溉工程,对石榴河沿岸抽水泵站及时进行维护,保证各抽水泵站的正常运行。

二是合理开发地下水源,对全区农业机井及时组织维修保养和配套,充分发挥机井的灌溉作用。

三是建设抗旱水源工程,计划投资30万元,新打抗旱水源井7眼,配套7眼,解决600亩地灌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