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模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日期编号 .①模板:15㎜厚木胶合板②次龙骨:40×90㎜木枋,横向间距200~250㎜;③主龙骨:2根48×3.0㎜钢管,竖向间距400~500㎜;④螺杆:Ø14㎜钢螺杆@400×400㎜~500×500㎜。

3.2柱模板支设本工程柱是钢筋混凝土柱,主楼部分柱截面尺寸多为600×900㎜、900×900㎜、950×950㎜、1000×1000㎜、600×1000㎜等。

经计算,并考虑一定安全储备和现有施工条件,模板支设技术参数如下:①模板:15㎜厚木胶合板②次龙骨:40×90㎜木枋,横向间距250㎜;③主龙骨:钢筋混凝土柱采用2根48*3.0mm钢管@500mm④螺杆:950×950㎜及1000×1000mm钢骨柱使用M16㎜钢螺杆,柱内每边3根;其余钢骨柱使用M14钢螺杆,柱单边大于500mm时每边3根,小于等于500mm时每边2根。

根据层高及柱截面形式,选取典型计算截面如下:序号柱截面加固形式计算简图1 600×850㎜、600×900、600×950、600×1000、900×900、950×950㎜、1000×1000㎜等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0mm,高度90mm,间距250mm。

柱箍采用圆钢管48×3.0,每道柱箍2根钢箍,间距500mm。

每道柱箍每个方向设置3道对拉螺栓。

2 400×500mm、400×700mm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0mm,高度90mm,间距250mm。

柱箍采用圆钢管48×3.0,每道柱箍2根钢箍,间距500mm。

每道柱箍每个方向设置2~3道对拉螺栓3.3 板模板支设上部1#楼3F架空层层高为7.27米,部分结构1F层高为5.97米、标准层层高为3米、3.15米、3.4米。

地上结构板模板支设技术参数如下:序号板厚模板搭设主要技术参数计算简图1层高7.27m,板厚180mm模板:15㎜厚木胶合板;次龙骨(小梁):40×90㎜木方,间距300㎜;主龙骨(主梁):48×3.0mm钢管,平行于楼板长边;立杆:48×3.0mm钢管,纵距×横距:900×900㎜。

步距:1800mm。

2层高3m、3.15m、3.4m,板厚100mm、110mm、120mm模板:15㎜厚木胶合板;次龙骨(小梁):40×90㎜木方,间距300㎜;主龙骨(主梁):48×3.0mm钢管,平行于楼板长边;立杆:48×3.0mm钢管,纵距×横距:1000×1000㎜。

步距:1800mm。

3层高5.97m,板厚180mm模板:15㎜厚木胶合板;次龙骨(小梁):40×90㎜木方,间距300㎜;主龙骨(主梁):48×3.0mm钢管,平行于楼板长边;立杆:48×3.0mm钢管,纵距×横距:900×900㎜。

步距:1800mm。

3.4 梁模板支设地上结构根据梁截面统计,梁支撑计算选取典型截面为200×570、200×650、200×1200、250×900、250×1670、300×1170、600×3050、600×1900、800×1300、1200×1800。

序号梁截面模板搭设主要技术参数计算简图1 250*900(计算截面)、250*700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1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3.77m;梁两侧立杆间距1.2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单扣件类型;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2 250*500(计算截面)、250*400、250*570、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0.9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7.27;梁两侧立杆间距650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

3 600×1900(计算截面)600*1700、800*1700等;注:此三类梁下部有剪力墙,为转换梁。

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0.45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7.27;梁两侧立杆间距1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

此类大截面梁应加设剪刀撑;4 800*1300(计算截面)、700*13000.45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7.27;梁两侧立杆间距1.2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

此类大截面梁应加设剪刀撑;5600*3050(计算截面)、600*2700等;注:此两类梁下部有剪力墙,为转换梁。

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0.45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7.27m;梁两侧立杆间距1m;梁底木方间距12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

此类大截面梁应加设剪刀撑;6 200*570(计算截面)、200*500、200*400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1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5.97m;梁两侧立杆间距0.7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单扣件类型;梁底不增加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7300*1170(计算截面)、300*800、200*800、300*720等0.9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5.97m;梁两侧立杆间距0.7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8 1200*1800(计算截面)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0.5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5.97m;梁两侧立杆间距1.6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双扣件类型;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

此类大截面梁应加设剪刀撑;9 200*650(计算截面)、200*340、200*400、200*500、200*570、200*600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1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3.4m;梁两侧立杆间距0.6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单扣件类型;梁底不增加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10200*1200(计算截面)、200*900等1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3.4m;梁两侧立杆间距1.2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单扣件类型;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11 250*1670(计算截面)、300*1670等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0.5m;立杆步距1.8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3.4m;梁两侧立杆间距1.2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承重架采用单扣件类型;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3)梁侧模加固梁模板加固采用钢螺杆、钢管,小梁亦可采用步步紧。

根据梁高选取计算典型截面为250×900、1200×1800、600×3050。

序号梁截面模板搭设主要技术参数计算简图1200*500、200*570、200*600、200*650、200*800、200*900、250*700、250*900(计算截面)、300*800、300*720等小梁(枋木)道数4道;主梁(钢管)间距500(mm)主梁合并根数2根;M12的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250、500mm。

2200*1200、250*1670、300*1170、300*1670、700*1300、800*1300、800×1700、900*1700、1200*1800(计算截面)等小梁(枋木)道数8道;主梁(钢管)间距400(mm)主梁合并根数2根;M12的对拉螺栓水平间距400mm;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250、500、750、1000、1250、1500mm。

3 600*3050(计算截面)、600*2700等小梁(枋木)道数13道;主梁(钢管)间距400(mm)主梁合并根数2根;M12的对拉螺栓水平间距400mm;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2250、2500、2750mm。

4.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模板安装过程中要密切与钢筋绑扎、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如柱子钢筋接地连接、楼板中电线管预埋等)配合施工。

2)模板选用的隔离剂要求:要选用非油质的隔离剂,并选用不会影响装饰效果的隔离剂,(但被回填土掩埋的基础部位隔离剂可不受严格限制),同时,模板与砼接触面要提前先刷好隔离剂,并且在梁板钢筋绑扎前还要等刷隔离剂基本干燥不会污染钢筋时才开始现场绑扎。

3)对于墙柱模板要在模板根部预留200×200左右的清扫口,在模板安装并清扫完毕以后再采用预先留置的相应尺寸的门子板封闭。

4)在砼结构上安装墙柱模板时,用水泥砂浆座浆安装侧模板,以防止浇灌砼时漏浆造成砼结构烂根现象的缺陷。

5)在搭设梁板模板支架时,要求放线控制使上下楼层的模板支架立杆平面位置保持一致。

6)在浇灌砼的过程中,项目部要督促模板班组安排专人值班,负责看护模板构件不受破坏和变形,一旦在值班巡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7)对于模板拼装缝隙,柱子、墙、梁的侧面模板缝隙采用双面胶带(或橡胶条)粘贴在模板侧边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共11页/第1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