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优质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西方

【公开课优质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西方


史料六: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 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的很清楚,我们可爱 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额姐妹国家制造商品得崇 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 运来他们种植得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得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 亚麻和铁矿石
(5)从生态史观来看,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 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D.技术改良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
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C.中国的闭关锁国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4.“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 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 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探究悟道 历史特征,把握本质 “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 ,它同思想革命 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 高效演练,能力跨越 考点梳理 ,主干串联 ——————马克思
高考热点 探究悟道
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2011年第23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2013年第16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变式运用 用多种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来看,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世界 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 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 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 困问题、城市化问题
史料二:如此,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 马车、骑马货乘帆船所需旅行得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得距离。 但现在,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
史料三:在较早阶段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 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于是发生了许多新 得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得问题,有时时未获得解决得问题。 史料四:工业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 多得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世界若干地区得文化特征在食 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都趋于标准化。 史料五: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极大地超过了世界 早先在罗马人时代或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 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 他地区为止。
史料印证 中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强敌,处境大非昔比,不仅不再是独 一无二的神州,甚至存亡系于旦夕。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 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的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 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2012年第14题考查工业革命成就的影响
2010年第16题考查蒸汽机的影响 2008年第14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印证
史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夸大,它提供 了治理和利用、为机械供给动力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蓄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得依赖。这时,一个巨大得新能源已为人类 所获得。
2012年第5题考查对洋务运动实践的理 解 2011年第22题考查近代自然经济解体 的影响 2010年第11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 展特征 2009年第7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内涵
———《历史教学》2005年第二期
限时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 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 命
A.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题解题思路和技巧“四步法” 第一步:看问题,细读设问, 弄清答案来源 第二步:扣教材,结合设问,联系所学知识 第三步:读材料,围绕设问,把握有效信息
第四步:组答案,紧扣设问,条理准确作答
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世界文明史》认为:“虽然上述的一些原因十分重要,但 是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 地就会被推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技术改良对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B.工业革命并不需要技术改良
C.工业革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