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积极有效师幼互动 ppt课件
积极有效师幼互动 ppt课件
“有效”是指师幼互动过程倡导师幼主动发 起有价值的互动,进而促进师幼情意发展, 有效达成了活动目标。(教师的提问都是围 绕活动目的,提的问题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 的)
“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幼 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根据 活动需要和幼儿实际,向幼儿(个 人或群体)主动发起的有价值的互 动,幼儿(个人或群体)向教师回 应的有价值的互动。
主动投入活动,大胆发表见解和发问
如:陶泥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设计 了一个师幼互动的内容: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安 安讲了自己设计宇航员用的马桶,但马桶盖打开, 总是掉下来,后来想出了办法:用陶泥粘在上面, 教师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儿互动。
教师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一句“有没有碰 到什么困难?”,创设了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 的空间和时间,有幼儿问:为什么是空的?也有幼 儿问:马桶下面都有一个管子的,你的马桶怎么没 有管子的?安安回答说:会发出光,把大、小便变 成氧气,所以没有管子了。反映了幼儿主动投入活 动,大胆发表见解和发问。
并重性:
教师
积极
教
主动
发起
师
与幼儿
积极
主动
发起
幼
互动
儿
并重
(1)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兴趣、需 要,设计师幼互动的内容(提问、小结 等),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 儿互动
(2)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创 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 间(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合理的 空间布局、充足的探索和质疑时间)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说:“是螳螂”,有的 说:“是蟑螂。”于是教师对孩子们说:“要说清楚 理由,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 论,有的说:“我觉得是螳螂,因为他有6条腿。”另 一位幼儿马上反驳他:“蟑螂好像也是6条腿,我觉 得是蟑螂,你看它这里好像是翅膀的壳,螳螂是没有 翅膀的”。“不对,螳螂也有这样的翅膀的,我哥哥 以前抓到过一只很大的螳螂,大螳螂就有这样的翅 膀。”“肯定是螳螂,你看它腿上有小刺的,蟑螂的 腿上是没有小刺的。”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这的确是 一只大螳螂。
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 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优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娟娟
一、一项调查
你认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 你是如何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
怎样的?
互动的?
1.
2.
3.
4.
5.
二、什么是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积极”是指师幼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 主动意识(师幼都投入到互动中)和互为主 体(一会儿教师问幼儿、一会儿幼儿回应教 师)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状态。
(1) 幼儿有认知需求:幼儿发起有价 值提问
幼儿 (2)幼儿有情感需求:幼儿有情感需 求时,如:情感依恋、鼓励等
案例:“鼠小弟的又一件小背心”——
即兴实验,拓展经验
当幼儿听到“大白鹅借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后下水游泳,等它 从水里上来时,大红的背心就褪了色”时,小宇觉得很奇怪, 马上举手说:“老师,什么叫褪色呢?”教师被他一问,才 发现“是呀,小班的孩子因为没有这个生活经验,所以不知 道褪色的意思。”于是教师暂时搁置了接着讲述的环节,用 一个杯子装了半杯水,和一团大红色的皱纸,神秘地说: “我来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就知道什么叫褪色了。”孩子 们睁大眼睛看着老师把一团大红色的皱纸放进水里,只见透 明的水一下子变红了,他们惊奇地叫起来,“水变色了,变 红了,真有趣。”再看老师把皱纸拿出来,大红色的皱纸变 成了粉红色的了,小宇开心地说:“我知道了,褪色原来是 这么回事。”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孩子们又津津有味地继续 听故事了。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对“褪色”不甚了 解,案例中教师运用皱纸、水,即兴给幼 儿做了一个小实验,浅显易懂,让他们体 会到什么是“褪色”,从而拓展了幼儿的 认识,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也使这个教 学活动在理解“褪色”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下去,避免了因为概念上的卡壳,而造成 对故事情节逻辑上的误解。
案例:“螳螂”还是“蟑螂”
时机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关节。师幼互动时机是贯穿 于每次活动始末,是无处不在的。
马拉古奇曾经说过:“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介入得以 一个有效的方式重新开始意见的交流并恢复幼儿的信心。因 此介入前必须衡量清楚,不可过度介入,不可推翻幼儿正在 进行的事物。与其牵着幼儿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 脚站立着。”由此看来,师幼互动的时机恰当与否,至关重 要。
“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 生活各环节中,幼儿根据活动需要和实际, 幼儿(个人或群体)向教师主动发起的有价 值的互动,教师向幼儿(个人或群体)回应 的有价值的互动。
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要素:包括师幼互 动主体、时机、内容、行为、方式、形 式、效应等。
三、什么是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优化
关键是教师能否在一次活动中用敏锐的双眼去分辨,哪些时 机是教师需要介入互动的?哪些时机则是需要教师做出一些 忽略,即不需要教师介入互动的?
互动时机的特征
适时 性: 教师 和幼 儿发 起互 动的 时机 是适 合的
(1)幼儿发生问题:幼儿遇到矛盾和 困难时、产生疑惑、兴趣转移、有认 教师 知偏差、需要建立规则时 (2)幼儿有新发展:幼儿间有思维碰 撞、新发现、新经验积累、自己解决 问题时
四、积极有效师幼互动促教育行为优化的 要素、基本特征
积极 有效 师幼 互动 要素
互Hale Waihona Puke 互互互互
互
互 动
互
动
动
动
动
动
动
主
动
主
时
内
行
方
形
体 的
效
体
机容
为
式
式
情
应
感
师幼互动主体:师幼互动开启者。
如果由教师一方开启的互动,则教师为师幼互动的主体; 如果由幼儿一方开启的互动,则幼儿为师幼互动的主体。
互动主体的特征
在阅读图画书《沙伯纳克》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 自主阅读5分钟,在自主阅读后,请幼儿一起来进 行集体交流“你看懂了哪一页?”。筝筝和贝贝介 绍后轮到阳阳介绍,阳阳拿着书走到前面翻到书的 12页,只见画面上是一只巨大无比的螳螂,横跨两 页,十分醒目,阳阳说:“我看到这个故事里有一 只大螳螂,它戴着红帽子,还穿了紫色的鞋子!” 阳阳的表述又清楚又完整,教师刚想表扬他,就听 见小豪说:“不是螳螂是大蟑螂。”面对小豪的质 疑,教师灵机一动,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螳螂呢还是蟑螂?”
可见幼儿是很能质疑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再 一次回顾制作宇宙飞船的过程,并对制作的内涵进 行再认识与再理解,因此这样的问答对幼儿们来说 是十分有意义的。
提问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相反幼儿主动的提问 恰恰显示了他们对话题交流的兴趣,反映了想对交 流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的愿望。所以不仅要关注幼儿 随时的插问,还可以特意留出时空让幼儿质疑,引 发生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