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土方坍塌倒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基坑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基坑或隧道开挖放坡不合适、排水不当、基坑或隧道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不及时等。
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
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在总预案的基础上设置隧道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下设应急物资设备组、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和突击队,各职责和总预案中的职责相同。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控制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及时监测基坑及隧道维护支撑结构有无水平位移及变形情况,若有变化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于明显标志,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2 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道快、处置快。
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
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救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当及时通知项目应急指挥部,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5 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紧急事故时,项目部值班领导及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向副组长汇报,并立即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展开相关救援行动。
2、副组长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确定行动方案,并向组长汇报。
3、依据事故的大小情况,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小组人员按照即定的分工立即开展各项工作。
4、若发生重大的事故,由总指挥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进行汇报,并请求外援支持,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项目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图5.1 信息传递流程图
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