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压器差动电流计算原理之变压器CT的接线方式

变压器差动电流计算原理之变压器CT的接线方式

上一期我们和大家一起了解了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定量分析了变压器高低压侧一次电流的相位、幅值关系。

我们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进行差流计算时使用的是二次电流,因此需要经过电流互感器(CT)将一次电流转换为供保护使用的二次电流。

本期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变压器CT的接线方式。

1、CT的极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CT接线的极性问题。

这就需要搞清楚几个名词:极性端、同名端、减极性。

极性端一般用“*”标记,在图中,一次侧P1为极性端,P2为非极性端,一般设计P1装于母线侧(或变压器侧),P2装于负荷侧。

二次侧S1为极性端,S2为非极性端。

P1和S1(P2和S2)互为同名端。

至于减极性,我们只需要简单的记住:若CT采用减极性,对于一次绕组电流从极性端流入,对于二次绕组电流从极性端流出。

如果将CT二次回路断开,将保护装置直接串联在一次回路中,流过装置的电流方向与CT减极性标注的二次电流方向相同。

所以减极性标注对于判断二次电流的流向非常直观。

所以我国CT均采用减极性标注。

2、变压器两侧CT的接线方式
在模拟型变压器保护中,为了相位校正的需要CT有些情况下需要接成三角形。

现在的微机型保护中,相位校正都在软件中实现,所以变压器两侧CT均使用Y接线。

以下图所示的Yd-11变压器两侧CT的接线方式为例:
如图所示的CT接线形式,其高压侧及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靠近变压器侧的端子连在一起,我们称为封CT的变压器侧。

如果是靠近母线侧的二次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则称为封CT的母线侧。

设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nH,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nL。

分析流入保护装置的二次电流(Iha,Ihb,Ihc,Ila,Ilb,Ilc)与变压器一次电流(IHa,IHb,IHc,ILa,ILb,ILc)的对应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压侧二次电流从极性端流出,流入保护装置。

低压侧二次电流从保护装置流出,从极性端流入CT二次绕组。

若程序设定二次电流的方向以流入保护装置的(A,B,C)端为正方向,则有:
低压侧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反向。

做出向量图如下:
故有,当主变高压侧CT与低压侧CT同时封变压器侧时,高压侧二次电流超前低压侧二次电流150°。

同样也可以推导出,当高压侧CT和低压侧CT同时封母线侧时,高压侧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方向。

也为高压侧二次电流超前低压侧二次电流150°,结论一致,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推导。

所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线方式决定了一次侧电流与进入保护装置的二次侧电流的对应关系。

了解完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CT接线,保护装置外部的接线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至此二次电流已流入保护装置,差动电流的计算剩下的部分,就由软件完成。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相位校正,幅值校正,消除零序电流。

相关主题